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358篇
基础理论   183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71.
为防止新除草剂乙氧氟醚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作者进行了该农药在花生上残留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乙氧氟草醚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1~12天,生长后期,花生壳、花生仁及花生植株中均未检出。同时提出了乙氧氟草醚在花生上的安全使用准则。  相似文献   
672.
673.
论文以藏嵩草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15N 同位素标记技术,野外原位定量研究高寒藏嵩草草甸7 个主要植物种对土壤有机氮(甘氨酸)和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吸收,以证明不同植物对土壤氮素吸收的生态位分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高寒藏嵩草草甸7 种植物δ15N天然丰度值为0.840‰~5.015‰,变异范围为4.175‰,地上组织氮浓度为14.38~23.31g·kg-1;② 从7 种植物吸收土壤甘氨酸、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看,草地早熟禾偏好吸收土壤有机态氮,其体内氮的36%来源于土壤甘氨酸。冷地早熟禾和雅毛茛吸收土壤无机氮的能力最强,其体内氮的41%~43%来源于铵态氮。溚草偏好吸收土壤硝态氮,其体内氮的35%来自于硝态氮。③ 优势植物藏嵩草、华扁穗草和黑褐苔草对15N-Gly、15N-NO3-15N-NH4+的吸收均较低,仅为0.085~0.475 μmol 15N·g-1 DW,表明这3 种莎草科植物不能有效吸收土壤中的甘氨酸和无机氮源。④ 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种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存在差异和多元化的特点,其中莎草科植物对土壤氮的利用较低,而早熟禾、溚草禾本科牧草及双子叶植物雅毛茛以土壤无机氮和可溶性有机氮作为氮源。  相似文献   
674.
<正>世界杯对于球迷来说,可谓是一场盛典;对于刚刚过去的巴西世界杯,有多少人为之狂欢,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夜里还得瞒着老婆偷偷爬起来ole ola加油助威;绿草如茵的画面,滚上一个球,带着狂欢与汗水,是如此具有魔力。但前一阵看一则新闻,题目是"世界杯的草坪真的会污染环境吗?",内容讲到为什么国外的球场总是这么绿,绿得整齐绿得干净,其实这些颜色不是天然的,是利用草坪染色技术染出来的。文章称从着色剂的成分看,使用的着色成分基本都是对人体和环境低毒、无毒的,如果着色剂中添加微量元素或肥料成分,还会对草坪有一定  相似文献   
675.
试验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及浮床覆盖率对分别种植了空心菜和香根草的生态浮床系统处理再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HRT对TN,TP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对CODCr,NH3-N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2种浮床系统随HRT的增加其水质净化效果逐渐提高。综合考虑,HRT应保持在3 d左右;②随覆盖率的增加,2种浮床系统处理效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对TN,TP的去除效果影响显著。综合分析,2种浮床系统比较理想的浮床覆盖率为45%左右。  相似文献   
676.
小白泥沟是东川小江流域的重要泥石流沟,利用香根草生态技术选取约2hm2的堆积区进行治理示范,1a后对其治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根草成活率达80%以上,植被覆盖率达85%,4种土著植物恢复,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对照区,土壤冲刷量仅为对照区的约10%,具有较好的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677.
根据长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该地区两省一市的秸秆焚烧PM2.5排放量状况进行估算.通过长三角地区2002年-2012年主要农作物产量、草谷比、焚烧比例和PM2.5排放因子,估算了该地区内秸秆焚烧量,同时对由秸秆焚烧引起的PM2.5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2002年-2012年秸秆焚烧量最高的为农业发达的江苏省,高峰都集中在每年的10月份前后,由秸秆焚烧引起的PM2.5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55 218.96 t,其中江苏省每年的PM2.5排放量占到该地区的75%以上,2012年占到80%.研究结果将为制定该地区污染控制政策,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8.
通过前期盆栽模拟试验发现,汞污染土壤种植香根草木屑和腐殖土或者添加木屑和腐殖土后再种植香根草都能极大抑制汞通过地表径流迁移,但是尚没有开展野外试验进行验证。因此为了进一步验证其效果,本研究在贵州万山汞矿区大水溪村汞污染农田建立了地表径流小区,现场研究了种植香根草及添加木屑和腐殖土后种植香根草对土壤汞固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在所有处理小区的地表径流中,颗粒态汞占总汞的96%以上,是汞迁移的最主要途径;(2)在汞污染土壤中种植香根草或者土壤中分别添加木屑或者腐殖土后再种植香根草,都能显著降低地表径流中颗粒态汞含量(46%~67%),进而减少土壤汞通过地表径流向周围环境迁移,且香根草与木屑或腐殖土结合效果更佳;(3)不同处理均降低了地表径流中可溶态汞(13%~31%)的含量。本研究能为汞矿区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一定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79.
Th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4 herbicides (butachlor, quinclorac, bensulfuron-methyl and atrazine) on 3 submerged macrophytes (Ceratophyllum demersum, Vallisneria natans and Elodea nuttallii) were tested in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variables of the relative growth rate and the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content showed that all of the tested herbicides affected the growth of the plants obviously. The abnormal growth of the plants was observed in most treatment groups, even at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 (0.0001 mg/L). Except for the C. demersum treated with quinclorac at 0.005 and 0.01 mg/L, the relative growth rates of the plants were inhibited significantly (p < 0.05).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hl-a content was carried out with both the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s and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l-a contents of the plants in all treatment groups were affected by herbicides significantly, except for the C. demersum treated with bensulfuron-methyl at 0.0005 mg/L. The decrease content in Chl-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dosage of the herbicides in most treatment groups. It was suggested that herbicides in water body might potentially affect the growth of aquatic macrophytes. Since the Chl-a content of submerged macrophytes responded to the stress of herbicides sensitively and directly, it could be used as biomaker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r in th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herbicide contamination.  相似文献   
680.
香根草对镉毒害的生理耐性和积累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Cd水平(0、1、7.5、15、30mg·L-1)对香根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香根草对Cd的积累能力与处理浓度密切相关,体内积累的Cd含量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当Cd处理浓度为30mg·L-1时,根系积累的Cd含量最高达到2232mg·kg-1(以干重计).低浓度Cd(1mg·L-1和7.5mg·L-1)可促进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但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逐渐下降.不同浓度的Cd胁迫增加了植物体内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香根草对Cd的积累能力很高且主要分布在根部,但将Cd运输到地上部的能力较差.香根草虽不是Cd超积累植物,但具有比较强的稳定化能力,在污染土壤的修复方面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