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358篇
基础理论   183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91.
赵溪 《环境教育》2015,(4):83-84
2012年7月23日斯瓦尔巴德群岛在昨天结束了黄河站的考察后,奥特琉斯号在夜色中继续沿着斯瓦尔巴德群岛的西侧海岸线向北航行。依旧是夜间起航,白天登陆。从今天开始登陆的地点已经属于群岛的无人区地带了。这里没有人类长期生活的一切条件,是真正的北极动植物乐园。今天上午的登陆处,是一个水面非常平缓的浅滩。从冲锋舟上往海底张望,就能看到很多海底碎石上的生物,有海星、海草甚至是被称为海肠子一  相似文献   
692.
本文设计了双因子(氮负荷升高、有无螺类)受控实验,研究了氮负荷升高(太湖正常氮负荷的3倍)对螺-附着藻-苦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负荷升高处理明显提高了水体总氮、总溶解氮、叶绿素a等指标的含量,显著增加了附着生物干重,进而抑制了苦草生长;与正常氮负荷处理组相比,3倍氮负荷处理组中苦草的相对生长率、株高和叶片数分别降低了33%、25%和13%.环棱螺降低了附着生物干重和水体叶绿素a含量,明显促进了苦草生长.氮负荷升高和环棱螺存在对水体各项理化指标、附着生物干重和苦草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无交互作用.此外,氮负荷升高还降低了环棱螺的生长速率.分析认为,氮负荷升高对沉水植物生长的抑制机理主要体现在浮游藻类与附着生物生物量增加的抑制效应;环棱螺的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这种效应,但由于氮负荷升高还同时使环棱螺生长率降低,削弱了其对附着生物的牧食压力,从而使得附着生物对苦草生长的抑制作用加强.因此,氮负荷升高使螺-附着藻-沉水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失衡,也可能是氮浓度较高的富营养湖泊中沉水植被稀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3.
针对太湖水草压榨液高有机物浓度的特点,研究采用消化污泥与颗粒污泥的混合泥接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处理太湖水草压榨液。启动初期采取快速提升负荷至4 kg/(m3·d)并长期稳定在该负荷,这种启动方式有利于提高污泥的活性,加速污泥颗粒化。调试历时95 d,逐步提高进水负荷,研究发现IC的最大容积负荷可以达到18 kg/(m3·d),为了能够稳定运行IC反应器,降低容积负荷到15 kg/(m3·d),此时COD的去除率在85%以上。研究表明:运用压榨技术处理太湖水草为今后处理各类水草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选择,使得处理太湖水草不用局限于固体废物领域,将水草进行压榨能够妥善处理打捞上来的太湖水草,实现水草的减量化。  相似文献   
694.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4):177-185
采用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了沉水植物苦草及其附生生物膜对水体不同浓度多环芳烃菲(PHE)(0.0、0.5、1.0、1.5 mg/L)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PHE作用下,苦草及生物膜生物量表现为随PHE浓度增加而降低,PHE对苦草及生物膜表现为生长抑制作用。在苦草作用下,生物膜干重分别增加了13.2%、10.0%、282.0%,水体pH、溶解氧增加,溶解性有机碳及藻密度降低,水体PHE去除率也显著提高,苦草有缓解PHE对附生生物膜的胁迫和一定净化水质的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体PHE的浓度与苦草茎叶和生物膜生物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与对照组相比,苦草组对菲的净化效率分别提高9.0%、16.2%、12.5%,水体PHE的净化效果除了与沉水植物的吸收有关,还与其附生生物膜的生物降解有着密切联系。研究结果有利于理解沉水植物和附生生物膜对有机污染水体修复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695.
草铵膦和草甘膦均为灭生性广谱除草剂,具有低毒、高效的特点,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2种有机磷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防除果园、非耕地等的杂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导致这2种农药越来越多地进入环境,尤其是水环境中.由于草铵膦和草甘膦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且在水溶液中较稳定,目前在多地的水体中均检出2种农药残留.随着对草铵膦和草甘膦毒性研究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这2种农药对水生生物存在一定的毒性.针对目前草铵膦和草甘膦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和毒性效应(包括对鱼类、藻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旨为草铵膦和草甘膦在水环境中的环境行为和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为2种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6.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整全开发理念盘活乡村生态资源价值,是新时代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在揭示生态资源价值化所经历的“生态资源价值培育—生态资源资本深化—生态资源价值实现”三阶段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阐述生态资源价值化与乡村振兴的内涵逻辑关联,并深入剖析生态资源价值化助推乡村振兴的三阶段逻辑机理,探讨助推乡村振兴的区域典型模式以及在助推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区域现实难点和共性现实难点。基于逻辑发展、区域难点、共性难点三个视角提出生态资源价值化助推乡村振兴的突破路径,为盘活生态资源价值,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97.
植物内生菌联合超积累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可显著提高植物修复效率.从镉污染稻田水稻根系中分离获得1株编号为R-13的植物内生菌.分别利用显微观察、碳源利用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该菌株鉴定为1株红苍白草螺菌(Herbaspirillum rubrisubalbicans);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耐Cd2+能力,在镉含量为300 mg·kg-1的固体培养基上仍能生长.经显色反应发现R-13菌株具有产生铁载体和分泌吲哚乙酸(IAA)能力,此外,经Pikovskaya''s固体培养基和Ashby固体培养基试验表明R-13菌株溶磷作用微弱,但是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在盆栽试验中,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追踪R-13菌株在龙葵根部定殖情况,发现接种1次3 d后草螺菌属在龙葵根系内相对丰度相比空白对照(CK)增加201.88%,两次接种可使草螺菌属在龙葵根部的相对丰度相比CK增加1182.44%,接种5 d后草螺菌属在龙葵根系内相对丰度开始出现显著降低趋势.当接种20 mL·pot-1菌液时对龙葵的根、茎、叶及果实中镉含量无显著影响,当接种菌液达到40 mL·pot-1时可显著提高龙葵营养器官中的镉含量,当接种量达到200 mL·pot-1时龙葵营养器官中镉含量最高.此时,根系中镉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84.42%,茎秆中提高43.67%,叶片中提高64.06%,果实中提高20.29%.综上可见,根系接种植物内生草螺菌R-13可显著提高龙葵根系中草螺菌属的相对含量,同时可起到强化龙葵吸收镉的作用,该菌株在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技术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8.
699.
700.
建立了一种用于测定糙米、稻壳、植珠(稻草和秧苗)、土壤及稻田水中恶庚草烷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中的恶庚草烷用乙腈或炳酮提取和微型柱固相萃取净化后,用GC/MS(SIM)方法测定。仪器的灵敏度低于50pg,样品中恶庚草烷的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05mg/kg,不同浓度下恶庚草烷的平均回收率为80.0%-96.4%,变异系数〈13%,在恶庚草烷/水稻的残留试验中应用本方法测定恶 草烷残留量取得了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