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34篇 |
免费 | 1075篇 |
国内免费 | 158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785篇 |
废物处理 | 106篇 |
环保管理 | 768篇 |
综合类 | 5823篇 |
基础理论 | 668篇 |
污染及防治 | 586篇 |
评价与监测 | 326篇 |
社会与环境 | 972篇 |
灾害及防治 | 7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5篇 |
2023年 | 684篇 |
2022年 | 746篇 |
2021年 | 725篇 |
2020年 | 531篇 |
2019年 | 495篇 |
2018年 | 386篇 |
2017年 | 473篇 |
2016年 | 480篇 |
2015年 | 510篇 |
2014年 | 834篇 |
2013年 | 427篇 |
2012年 | 619篇 |
2011年 | 595篇 |
2010年 | 556篇 |
2009年 | 559篇 |
2008年 | 532篇 |
2007年 | 422篇 |
2006年 | 439篇 |
2005年 | 332篇 |
2004年 | 256篇 |
2003年 | 266篇 |
2002年 | 225篇 |
2001年 | 212篇 |
2000年 | 172篇 |
1999年 | 162篇 |
1998年 | 156篇 |
1997年 | 116篇 |
1996年 | 120篇 |
1995年 | 118篇 |
1994年 | 99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31.
832.
833.
834.
835.
杭州市灰霾与非灰霾日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011年典型灰霾和非灰霾天气下,采集了杭州市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样品,测定并分析各粒径段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及其化学成分;同时采集并分析了主要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样品,通过CMB(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进行源解析. 结果表明:灰霾天气下,二次粒子是杭州市各粒径段颗粒物的首要贡献源,其对≤1.1、>1.1~3.3、>3.3~5.8和>5.8~10μm粒径段的颗粒物贡献率分别为60.4%、62.2%、54.8%和46.5%. 在一次排放源中,机动车尾气是≤1.1和>1.1~3.3μm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13.8%和12.2%;城市扬尘是>3.3~5.8μm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率达到16.0%;而建筑施工尘是>5.8~10μm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率为14.2%. 非灰霾天气下,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增加,二次粒子的贡献率显著下降,对≤1.1μm粒径段颗粒物的贡献率为42.7%,而对>5.8~10μm粒径段颗粒物的贡献率仅为15.5%;机动车是各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贡献源,贡献率均在20%以上;煤烟尘是≤3.3μm细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贡献源类,贡献率为22.0%;城市扬尘是>3.3~5.8μm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率为18.3%;建筑施工尘依然是>5.8~10μm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率为21.4%. 相似文献
836.
837.
838.
应用Tripod Beta事故模型对某厂触电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了事故原因,并提出预防类似事故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39.
芦苇和藨草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3种浓度梯度的富营养化水体净化实验,研究了芦苇和藨草的生长状况及其对富营养化水体中N、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芦苇和藨草在3种梯度的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正常生长,并对水中N、P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藨草在处理轻度和中度富营养化水体时要比芦苇占优势,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体中,芦苇对N、P的去除能力要高于藨草,且二者对水中TP的净化效果要好于TN。通过对受试水样的TN、TP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曲线拟合得出,水体中TN、T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呈负指数衰减,芦苇和藨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率随其在水体中停留时间的延长而递增。实验结果为利用挺水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模式和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0.
长江武汉段水质重金属健康风险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武汉段水质中19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连续3年(2009-2011年)调查研究,并应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流域内的水体经饮水途径、皮肤接触途径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非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水平小于10-8a-1,因此可忽略由非致癌物所致的个人年风险。化学致癌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砷>镉,且化学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年总风险在1.41×10-5~2.42×10-5a-1之间,远大于非致癌物,但低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和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的推荐值(5×10-5a-1和1×10-4a-1)。此外,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要远大于通过皮肤接触途径所致的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