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82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胡怡  宋永会  钱锋 《环境工程学报》2012,6(9):3019-3024
赤泥为晶种,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磷酸铵镁(MAP)结晶法回收模拟废水中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投加赤泥(60~80目)8 g/L,搅拌速度为180 r/min,搅拌时间30 min,沉淀时间30 min,N∶Mg∶P=1∶1∶1的条件下磷酸根离子的回收率随初始磷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初始磷酸盐浓度小于90 mg/L时增幅较大,初始磷酸盐浓度大于90 mg/L后增幅减小;pH值对磷酸根离子的回收率影响显著,结合铵根离子、镁离子的回收率变化,pH值为9.5时最优;磷酸根离子的回收率随着Mg∶P摩尔比和N∶P摩尔比增大而呈上升趋势,当Mg∶P摩尔比为1.4∶1、N∶P摩尔比为4∶1时,磷酸盐的回收率可达97.9%。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最优工艺条件下的结晶产物进行了表征,表明磷主要以磷酸铵镁形态回收。  相似文献   
112.
用白泥和赤泥制备烟气脱硫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碱厂白泥和钢厂赤泥为主要原料,研究了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成型烟气脱硫剂的工艺;考察了m(白泥):m(赤泥)、白泥和赤泥平均粒径、黏结剂、造孔剂对脱硫剂活性的影响。脱硫剂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m(白泥):m(赤泥)=2:1,白泥和赤泥粒径越小越好,黏结剂为Na,造孔剂为Zb,加水混匀,挤条成型,烘干后高温焙烧制得;脱硫剂的最高脱硫率为99.83%,脱硫剂脱硫12.30h后穿透硫容为15.20%。  相似文献   
113.
用改性赤泥为原料制备水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用改性赤泥为水泥混合材料制备水泥的方法。用具有酸性的工业废渣磷石膏作赤泥的改性剂,以降低水泥的碱含量;在750~800℃焙烧赤泥,使赤泥中活性低的γ-2CaO·SiO2转变为活性高的β-2CaO·SiO2,以提高赤泥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泥中加入质量分数为45%的混合材料,改性赤泥赤泥用作混合材料制备的水泥的后期强度提高近10%;改性赤泥作混合材料时,水泥的各项物理性能仍能满足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中的525^#水泥要求;用改性赤泥作水泥混合材料,其强度优于粉煤灰、增钙粉煤灰和赤泥。  相似文献   
114.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年产量和堆存量大,理化性质极端,严重威胁赤泥堆场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赤泥土壤化改良和堆场生态修复被认为是最有希望解决赤泥问题的方法之一。对赤泥的基本理化性质,赤泥土壤化改良机理、改良措施(基质改良、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及其存在问题、改良过程中的潜在生态环境风险等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分析,并对赤泥土壤化改良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5.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工业固体废物。目前处置赤泥的主要方法是人工池塘/水坝或露天堆放,造成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赤泥的强碱性是制约其大规模综合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实现赤泥大规模的综合利用以及促进氧化铝生产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迫切需要对赤泥进行脱碱。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综述了国内外拜耳法赤泥的脱碱方法,例如酸浸法、盐离子置换(沉淀)法、微生物修复法、水洗法、CO2法等,分析了各类赤泥脱碱方法的脱碱机理及其优缺点,并在目前脱碱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赤泥脱碱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6.
为了探讨赤泥固化电解锰渣中可溶性锰离子的固化效果和可行性,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分析手段,对比评估了新鲜赤泥、陈旧赤泥(堆放1年以上)、生石灰以及陈旧赤泥复合生石灰等固化剂在不同添加剂量下对电解锰渣中可溶性锰离子的固化效果,并初步阐释了赤泥固化电解锰渣中可溶性锰离子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新鲜赤泥的固化效果优于陈旧赤泥,但差于生石灰;当添加量为30%时,新鲜赤泥对可溶性锰离子的固化率为93.7%,而陈旧赤泥仅为58.6%。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陈旧赤泥在堆存过程中部分碱性物质流失所致。另外,30%陈旧赤泥复合5%生石灰时,固化率可达99.8%,与10%生石灰固化效果相近,表明利用赤泥取代部分生石灰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固化效果,并且降低了固化成本。总之,赤泥具有作为电解锰渣固化剂的潜力,但考虑到电解锰渣和赤泥还存在其它的危害物质,因此大规模利用时还需要综合评估其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引起次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7.
《化工环保》2006,26(5):356-356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氧化铝厂赤泥制备硫化氢脱硫剂的方法。步骤如下:将原料赤泥和助剂(赤泥附液、酸液、碱液、蒸馏水任选一种)混合后置于研钵中,其中赤泥质量分数为80%~90%,助剂质量分数为10%~20%,将配好的物料加水搅拌,制得含湿量为65%~75%的粘浆物料;将粘浆物料送入挤条机,经多孔板挤成直径为1~5mm,长为2~8mm的柱状物料;  相似文献   
118.
广西南丹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南丹地区的锡多金属矿床是中国的特大型富矿,在过去的矿山建设中已经对周边土壤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该地区的土壤以红土为主,红土与中国中部的黄土和东北的黑土的形成过程、土壤的pH值、土壤中阳离子的含量、土壤中粘土矿物种类等均明显不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根据南丹地区土壤的特点,认为在注重化学修复的同时,赤泥是一种潜在的修复剂,赤泥经过处理后加到土壤中,不但能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同时可以达到了废物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9.
以拜耳法赤泥为原料,采用硫酸浸取的方法浸出铝和铁,通过加入硅酸钠溶液制备出高效絮凝剂聚合硅酸硫酸铝铁(PSAFS)。研究考察了制备聚合硅酸硫酸铝铁的酸浸工艺参数,并评价了其絮凝效果。结果表明,硫酸浓度35%,液固比5.5 mL/g,酸浸温度90℃,酸浸时间2.0 h为最佳酸浸条件,由此制备的PSAFS对综合污水浊度、COD、总磷和总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1.7%、61.8%、81.7%和81.1%。对比试验表明,该絮凝剂与市售PAC、PFC相比具有相当或更优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且形成的絮体具有粗大、致密的特点。该工艺为拜耳法赤泥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0.
本文综合介绍了我国在赤泥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科研与生产实践中所取得的重要技术成就。分析了赤泥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并指出了开展系统工程根治其危害的技术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