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33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注重社会影响分析,避免和减少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社会风险,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2.
隔震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对地面结构减震效果显著。本文运用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有限元法并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分析了在输水隧道施工中设置减震层和注浆加固一定范围内围岩这2种方法的减震效果、适用条件及其减震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减震层或加固层的设置均使隧道衬砌应力减小,起到保护隧道衬砌的作用;在较大的范围内注浆加固围岩的办法,对软土中的输水隧道的减震更加有效,它能充分发挥围岩的承载能力;而在围岩与衬砌间设置减震层的办法,对稳定性极好的坚硬围岩中的输水隧道的减震效果更加有效。计算结果可为地震区的输水隧道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化学特征对输水响应的阶段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地下水化学特征在生态输水作用下变化的观测资料研究发现,地下水化学特征对间歇性输水的响应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在受输水影响的初期地下水中矿化度和主要离子含量呈现上升变化,随着输水的进行,矿化度和主要离子的含量逐步下降,最后又表现出上升态势.根据地下水盐变化特点可将地下水化学对输水的响应划分为3个阶段:初期阶段(盐分横向累积阶段)、中期阶段(淡化压盐阶段)和后期阶段(蒸发溶盐阶段);输水间歇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变化与地下水化学对输水响应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相一致的特点.在“盐随水来,盐随水去”规律作用下,地下水化学特征的阶段性变化受土壤盐分含量、与河道距离、输水水质、水量的影响,其中土壤盐分、输送水的水质与地下水位的抬升是主导因素,而距河道远近与水量的多寡则是导致与河道不同距离处阶段性变化时间差异的重要原因.从水盐运移规律的角度考虑,河道输水方式比面上输水方式更利于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94.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水生生物水质生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沿线地表水体中的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 (水生昆虫 )进行了监测 ,从生物学的角度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 ,并对引水后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5.
近几年我国的长输管道发展势头迅猛,多个长输管道项目先后开工。笔者参加了福建LNG站线项目输气干线工程的部分线路和场站的监督检验工作。现就监检过程中发现的若干问题,及处理措施进行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96.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及输水通道建设研究——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市作为典型的水源单一型城市,难以有效应对主水源的突发性污染事故。通过对国内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以南京市应急预测需水量为依据,对南京市应急备用水源进行了研究,并以规划的应急备用水源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了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输水通道。这一研究有利于提高南京市的应急供水保障水平,同时可供国内相关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开发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97.
杭州市交通干线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杭州市四季交通干线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分布和浓度特征,得出汽车尾气是市区交通干线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污染来源,且有机物浓度与交通干线繁忙程度成正比,杭州市交通干线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以春季最为严重,秋季最轻。  相似文献   
98.
洪涝灾害后城镇景观长距离输水系统水文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汉美  段国凡  李春娥 《灾害学》2021,(2):43-46,78
对输水系统运作过程存在风险采取准确评估,可有效维护洪涝灾害后城镇景观设施完整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MS-AR模型的长距离输水系统水文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分析输水节点结构重要性与网络结构抗毁性的耦联关系,推算平均节点结构重要度,明确节点对系统损坏贡献水平,利用节点结构重要度离散性质表示输水系统网络结构抗毁性,获取长距离输水系...  相似文献   
99.
暴雨洪涝灾害是一个多因素耦合的复杂系统,在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基础上,根据杭州市1959~2009年的降水资料、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要素,综合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以及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区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考虑到降水、地形、水系以及GDP和耕地等因子,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编制以100 m×100 m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的杭州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杭州暴雨洪涝风险东北部高于西南部。杭州暴雨洪涝风险高值区主要在杭州市区、余杭区、临安市、富阳市和桐庐县的富春江流域、淳安千岛湖西南部地区。暴雨洪涝风险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山谷、河边、江边、人口密集地区等区域  相似文献   
100.
北京市城区主要交通干线的噪声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北京市城区二环路、三环路和长安街等交通主干道的昼间交通噪声监测分析 ,发现各干道交通负荷重 ,且噪声普遍超标。城市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车流量、车型、路况的差异 ,也使得交通噪声在空间上差异明显。当车流量较大时 ,道路两侧交通噪声在时间上基本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