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12篇 |
免费 | 1403篇 |
国内免费 | 91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98篇 |
废物处理 | 158篇 |
环保管理 | 183篇 |
综合类 | 2843篇 |
基础理论 | 844篇 |
污染及防治 | 541篇 |
评价与监测 | 285篇 |
社会与环境 | 101篇 |
灾害及防治 | 17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65篇 |
2023年 | 293篇 |
2022年 | 299篇 |
2021年 | 267篇 |
2020年 | 237篇 |
2019年 | 270篇 |
2018年 | 171篇 |
2017年 | 200篇 |
2016年 | 226篇 |
2015年 | 229篇 |
2014年 | 319篇 |
2013年 | 234篇 |
2012年 | 252篇 |
2011年 | 235篇 |
2010年 | 259篇 |
2009年 | 258篇 |
2008年 | 261篇 |
2007年 | 217篇 |
2006年 | 228篇 |
2005年 | 200篇 |
2004年 | 191篇 |
2003年 | 150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巷道放顶煤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可靠性和人 -机工程学理论 ,建立了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人 -机 -环境系统可靠性模型 ,给出了系统可用度和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结合开滦马家沟矿 972 3工作面人 -机-环境系统分析 ,探讨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理论分析及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模型能简便地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 ,准确预测系统可用度和生产能力 ,从而为指导矿井设计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在摇瓶条件下,以乙酸、丙酸、乳酸和丁酸为碳源,采用一步发酵和两步发酵法,对真养产碱杆菌(A.eutrophus)合成聚β羟基烷酸(PHA)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这4种混合酸生产PHA的发酵过程曲线,探讨了A.eutrophus对4种酸利用的情况.结果表明,采用A.eutrophus以丁酸为最佳碳源,一步发酵法生产PHA可达10.2g/L,占细胞干重的68.9%. 相似文献
53.
9月20日22时左右,福建省永泰县嵩口镇与长庆镇的13个行政村遭遇特大山洪暴发灾害事故。截止21日20时,已造成死亡7人.失踪5人.受伤1人,房屋倒塌140多幢,桥梁被毁9座。 相似文献
54.
55.
利用UV/Fenton工艺对模拟间-甲苯酚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H2O2加入量、FeSO4加入量、pH、原水初始COD值、环境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间-甲苯酚浓度为100mg/L、初始COD值251 mg/L的废水,在30℃下,pH为4.Q,[H2O2]/[Fe2 ]=15(质量浓度比),紫外灯照射3 h后,COD去除率达86.3%,若再经Ca(OH)2絮凝沉降,则COD去除率提高到92.6%.同时,对Fenton及UV/Fenton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UV/Fenton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Fenton法. 相似文献
56.
γ-射线辐照法改善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γ-射线辐照法对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进行预处理,从固体组分、可溶性组分及厌氧产气量等角度来探讨γ-射线辐照法改善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特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γ-射线辐照处理后,污泥的平均粒径减小,在辐照剂量为6.51-30.75kGy范围内,粒径的减小率达30%-50%;可溶性有机组分随着辐照剂量升高而增加,当辐照剂量为19.4kGy时,SCOD增加率达552.5%;与未辐照相比,污泥经2.48、6.51、11.24kGy辐照处理后,厌氧消化累计产气量分别增加8.89%、19.74%和35.81%。γ-射线辐照法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污泥厌氧消化特性的方法,11.24kGy左右的剂量可作为污泥预处理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57.
58.
水解酸化-缺氧法处理采油废水的污染物迁移降解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解酸化.缺氧法对采油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采用GC/MS技术对水解酸化-缺氧法处理采油废水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降解进行的研究表明:水解酸化段和缺氧段对采油废水中碳原子为C6-C9、分子量为100—140的有机物均有较好的降解能力。其中,在水解酸化段中酮类、芳烃得到较好的降解,缺氧段中酚类和醚类化合物降解明显。水解酸化-缺氧工艺对于采油废水中的甲苯和二甲苯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59.
60.
以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基础药物——二甲双胍(MET)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真空紫外(VUV)活化亚硫酸盐有氧(VUV/SO2-3/O2)体系中的降解效果。通过淬灭试验,验证了反应体系中硫酸盐自由基(SO-4·)、羟基自由基(HO·)、水合电子(e-aq)和氢离子自由基(·H)活性物质的存在,同时考察VUV/SO2-3/O2体系中pH、亚硫酸盐(SO2-3)浓度、光强、天然有机物(NOM)和常见无机离子对MET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VUV/SO2-3/O2体系对MET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VUV/O2或SO2-3/O2体系,在180 min内可降解91%的MET;MET降解率随pH的增大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