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440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922篇
基础理论   181篇
污染及防治   235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01.
针对电镀污泥脱水过程中金属离子大量溶出带来的处理难题,以四甲基乙二胺、二硫化碳为主要原料,以氢氧化钾为引发剂,采用聚合法制备了一种脱水稳定剂,并考察了稳定剂投加量、污泥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电镀污泥离心脱水时重金属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稳定剂投加量(稳定剂与污泥的质量比)为1%、反应温度为20℃、pH=1、反应时间为30 min、转速为3 000 r/min条件下对含Ni(Ⅱ)电镀污泥离心脱水后,Ni(Ⅱ)脱水稳定率达96.88%,且脱水稳定剂对混合电镀污泥中Ni(Ⅱ)、Cu(Ⅱ)的选择性大于Zn(Ⅱ)。脱水稳定剂的脱水稳定机理是其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与重金属离子M(Ⅱ)(Ni(Ⅱ)、Cu(Ⅱ)、Zn(Ⅱ)等)形成配位键,从而形成稳定的交联网状结构,达到化学稳定,实现了离心脱水极少重金属离子溶出(即脱水稳定)的效果。所合成的脱水稳定剂可广泛用于含镍、铜、锌等金属离子的电镀污泥脱水处理。  相似文献   
202.
为消除某炼化企业酸性水贮罐腐蚀情况及腐蚀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出减缓腐蚀及防止罐内油气着火爆炸等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腐蚀产物FeS形成原因及引发着火爆炸的危险性,阐述了氮封系统和可靠的防腐材料进行腐蚀抑制等防范措施运用中的系统压力控制、腐蚀产物堵塞问题解决办法。提出以下措施:采用有效的防腐涂料抑制腐蚀;采用材料改性及表面防护技术,提高罐体耐低温H2S腐蚀能力;使用氮封系统时,选择安装适宜口径的呼吸阀;定期检查氮封系统排气线内腐蚀产物积存情况;有效控制因FeS氧化放热引起的自燃或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203.
本研究以具有典型偶氮结构的单偶氮染料酸性橙Ⅱ为研究对象,以电解技术为核心,在经优化的电解工艺条件下,探索不同醌类化合物修饰电极对偶氮染料的加速降解作用,并初步探讨运用电解方法降解染料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204.
根据2007年丹东33场降水的72h后推气流轨迹,分析影响丹东降水酸度变化的主要气团方向。结果表明,来自西北方向的气团形成降水酸度不强,经过我国华东、京津冀以及山东半岛等工业发达地区的西南方向气团,形成降水酸度较强,途经朝鲜半岛的东南方向气团,100%为酸性降水,严重影响丹东降水的酸度。  相似文献   
205.
针对难降解的偶氮染料废水,在以磺化酞菁钴CoPcS为催化剂的情况下,实验研究了催化剂浓度、光照强度、温度、甲基橙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CoPcS浓度0.2 g/L,光照强度250 W,温度40℃,pH=1,甲基橙10 mg/L时,在30 min内,甲基橙的降解率高达98.06%。最佳试验条件:pH值为1,催化剂浓度0.2 g/L,甲基橙初始浓度15 mg/L,温度40℃。影响因素主次为:pH值〉甲基橙初始浓度〉温度〉催化剂浓度,该反应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06.
污泥活性炭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污泥活性炭处理酸性品红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pH值、污泥活性炭投加量、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探讨了污泥活性炭处理染料废水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活性炭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随着酸性品红染料废水浓度的增加,脱色率先增大后减小,COD去除率的变化曲线与脱色率的曲线呈现相似的走势,但在脱色过程中,只有部分染料分子被吸附到污泥活性炭的结构中,另一部分脱色应归因于水溶液中的氢离子吸引染料分子中的碱性助色基团;随着污泥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脱色率逐渐增大,COD去除率一直减小;由于染料分子中的显色基团和助色基团与废水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比较明显,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均在pH为弱酸性范围内效果比较好;随水浴时间的增加,脱色率逐渐增加,COD去除率很低并一直减小;温度的升高使脱色率先增大后减小,COD去除率整体逐渐减小。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pH值取5,水浴时间取6.5 h,水浴温度取20℃,染料废水浓度取2.5 mg/L,活性炭投加量取2.5 g,其脱色率为47.73%,COD去除率为62.62%。  相似文献   
207.
柳州酸性降水中S(Ⅳ)、醛及其加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柳州市降水中普遍含有S(Ⅳ)与醛形成的1:1加合物。本文测定了柳州雨水(pH3.70~4.16)中S(Ⅳ)-甲醛加合物(HMSA)的离解常数Keq为(2.14±0.166)×10-6mol/L;研究了雨水中S(Ⅳ)-醛加合物的测定方法;改进了液相中S(Ⅳ)和醛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8.
论北京降水的酸性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1994~1995年在北京市区安慧里进行了降水观测,分析了降水离子浓度,对夏季典型气象条件下的降水事件进行了后推气流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年降水pH均值为5左右,夏季pH值最低,平均为4.88,说明北京出现了酸雨?气流轨迹分析显示,S-E扇形方向来流的降水酸度高;N-W扇形方面来流的降水酸度低?   相似文献   
209.
我国酸性降水来源探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酸性降水存在着大气污染物的局地冲刷和中、长距离传输双重来源机制。我国南方重污染城市的酸性降水主要来源于城市高浓度大气污染物的局地冲刷;广阔区域和清洁地区的酸性降水则主要来源于大气污染物的中、长距离传输。酸性降水中局地来源和传输作用的贡献,因地而异,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大气污染条件和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210.
溴酸钾—酸性铬红—CTMAB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痕量硒(Ⅳ)对溴酸钾氧化酸性铬红的褪色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硒的新方法。检出限为4μg/L,硒的含量在20~240μ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食品中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