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440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922篇
基础理论   181篇
污染及防治   235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4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硅藻土/MnFe2O4复合型催化剂(DMF),以金橙Ⅱ为目标污染物,分析DMF活化过一硫酸盐(PMS)的性能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 MnFe2O4颗粒均匀负载于硅藻土上,使DMF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活化性;2) DMF对PMS的活化能力优于单一MnFe2O4,DMF (1:1)/PMS体系降解金橙Ⅱ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且降解速率是MnFe2O4/PMS体系的2.16倍,0.5 g/L DMF和0.5 mmol/L PMS在40 min内对50 mg/L金橙Ⅱ降解率达到93.1%;3)反应体系中存在·OH、SO4-·、1O2、·O2- 4种活性物种,其中·OH和SO4-·起主导作用;4) DMF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金属离子溶出量远低于MnFe2O4。研究结果可为新型高效PMS催化剂在处理工业废水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2.
针对南方农田酸性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突出的问题,分别以初始镉(Cd)(1.253, 1.553, 2.153, 2.753, 4.253, 10.253mg/kg)胁迫及pH值6.10(T处理组)、pH值5.00(TS处理组)下的样土为盆栽土壤,选取地肤为修复植物,通过温室盆栽控制实验研究Cd污染土壤中地肤的耐性以及初始土壤p H值和Cd浓度对地肤提取土壤中Cd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组成熟期地肤茎生物量均高于地下根系生物量;T处理组地肤的根际土、非根际土有效态Cd含量均高于TS处理组;所有处理组地肤的茎部Cd含量均高于根系(即根茎转移系数大于1),且根系和茎部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通过对地肤种植前后土壤镉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T和TS处理组每盆地肤对Cd的去除率分别为0.84%~1.85%、0.94%~2.38%,说明地肤对酸性土镉污染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在T处理组,当土壤Cd浓度为2.753mg/kg时,地肤对土壤Cd的去除率达到最高,为(0.62±0.16)%;在TS处理组,则是土壤Cd浓度为1.253mg/kg时的去除效果最佳,为(0.79±0.07)%.综合表明地...  相似文献   
843.
为了探究大型海藻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的光合生物控制机理,在锥状斯氏藻的培养体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龙须菜海水浸提液,通过生物量、表观放氧速率和呼吸速率、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能量变化,以及反应中心、放氧侧和电子传递链活性变化,来揭示大型海藻龙须菜对锥状斯氏藻的光合抑藻机理.结果表明:共培养3 d的实验中,添加0.6 g·L-1龙须菜海水提取液对锥状斯氏藻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藻体密度提高了15.5%;添加1.2、2.4和4.8 g·L-1龙须菜海水提取液对锥状斯氏藻生长则有显著抑制作用,藻体密度分别下降了26.8%、95.1%和91.4%,化感物质对锥状斯氏藻的生长有低促高抑的效果;添加龙须菜海水浸提液能显著抑制锥状斯氏藻最大光合放氧速率和显著增加其暗呼吸作用,呈现出剂量效应,抑制效果随培养时间而减弱.龙须菜中的化感物质能破坏锥状斯氏藻PSⅡ反应中心,使得反应中心数量减少,造成反应中心潜在活力(Fv/F  相似文献   
844.
吴剑涛  柳松 《生态环境》2010,19(5):1054-1058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经过油酸铵改性的掺钒二氧化钛粉末投入到纯TiO2溶胶中,烘干、煅烧,制得带有n-n异质结半导体结构的复合型高活性掺钒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并通过XRD、TEM、X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来考察TiO2/V-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TiO2/V-TiO2复合催化剂拥有比纯TiO2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其中,V的掺杂摩尔分数为0.5%、TiO2:V-TiO2的质量比为10∶1的最佳复合催化剂,其光催化活性是纯TiO2的5.1倍。  相似文献   
845.
pH和添加有机物料对3种酸性土壤中磷吸附-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pH和添加有机物料对红壤、砖红壤和水稻土中磷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砖红壤和水稻土中磷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均随pH的升高而降低,pH对红壤中磷吸附和解吸的影响很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铁、铝氧化物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磷吸附的主要因素。红壤的CEC和有机质含量很低,铁、铝氧化物含量高,因而对磷的吸附量最高。砖红壤和水稻土CEC较高,土壤表面对磷的排斥作用较大,而且较高含量的有机质覆盖了土壤表面的磷吸附位,因此这2种土壤对磷的吸附量低于红壤。添加稻草并进行恒温培养可使红壤和水稻土对磷的吸附量显著减少,但对砖红壤中磷吸附的影响较小。添加稻草使土壤磷的解吸量和解吸率增加,从而增加了土壤中吸附性磷的活性。  相似文献   
846.
根据混凝土四点剪切加载和两端切口半边对称加载这2种Ⅱ型混凝土试件断裂试验的结果,计算分析了它们的断裂韧度KⅡC及其相互关系。采用有限元方法,基于数值模拟,利用ANSYS软件计算分析了2种Ⅱ型混凝土试件断裂试验加载阶段各荷载步的应力场和应变场,用位移外推法分别计算了四点剪切加载和两端切口半边对称加载Ⅱ型断裂数值模拟试验的断裂韧度,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由于两端切口半边对称加载条件下试件受力均匀,容易保证整个试验过程中试件断裂过程区切应力占据主导地位,而四点剪切加载条件下则不可避免出现张拉和扭转等现象,从而导致试件断裂破坏过程中并不总是纯剪切的Ⅱ型断裂,这可能是这2种Ⅱ型混凝土试件断裂韧度KⅡC值有所不同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47.
橙油可以发出香味,具有香料的功能,广泛用于消耗品中,如化妆品、药品和加工食品以及家庭清洁产品中.橙油是从橘子外表层提取出来的,表层残留的农药会随之进入橙油产品,因此,橙油中的农药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848.
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作为暴露生物,检测了水体Hg2+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血淋巴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肝胰腺中GPT和GOT活性随水体中Hg2+浓度(0.01~0.30mg·L-1)升高而降低;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GPT和GOT活性变化趋于分化,0~0.05mg·L-1暴露组,随Hg2+浓度升高血淋巴GPT活性迅速上升,0.10~0.30mg·L-1暴露组,随Hg2+浓度升高血淋巴GPT活性迅速下降;GOT活性随着水体Hg2+暴露浓度的升高则持续上升,表现出"剂量-效应"正相关;两种组织中AKP和ACP活性随暴露浓度的升高都表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并且最高值均出现在0.05mg·L-1的Hg2+处理组。4种酶活性对水环境中Hg2+反应灵敏,可作为中华绒螯蟹毒理学评价指标以及重金属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49.
过硫酸钠对砂壤土中三氯乙烯的氧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过硫酸钠(Na2S2O8)为氧化剂,柠檬酸(CA)螯合Fe(Ⅱ)溶液作为活化剂,对砂壤土中的三氯乙烯(TCE)进行处理.采用正交试验获得优化操作条件为: Na2S2O8浓度5mmol/L,Fe(Ⅱ)浓度2.5mmol/L,CA浓度0.25mmol/L,反应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土壤中不同浓度的TCE去除率均在93%以上.对于污染程度高的土壤,采用连续氧化处理可达到较高的修复目标要求.土柱实验结果表明经过Na2S2O8溶液氧化7d后,TCE氧化率达到88.9%以上,且去除效果与处理方式有关,分次加入方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50.
邵武  宋岩  王彩红 《环境工程》2011,29(5):45-47
介绍人工湿地处理酸性矿井废水系统及其机制,分析了酸性矿井水的形成、特点和人工湿地处理酸性矿井水的可行性,列举国内外应用实例,说明人工湿地是治理酸性矿井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