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440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920篇
基础理论   181篇
污染及防治   235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河底沉积物培养耐酸产甲烷颗粒污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河底沉积物作为接种污泥,在一个3.1L的EGSB反应器中进行培养耐酸产甲烷颗粒污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GSB反应器在pH6.0,出水碱度低于400mg CaCO3/L,容积负荷5.3kg COD/(m3d)的条件下培养出具有良好沉降性能和产甲烷活性的耐酸颗粒污泥.形成耐酸颗粒污泥后,EGSB反应器在pH5.8~6.0,进水COD 3000mg/L,容积负荷5.2kg COD/(m3d)的条件下稳定运行29d, COD去除率平均为89.2%,出水总碱度仅为264.4mg CaCO3/L,沼气中甲烷的含量约为56.9%.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颗粒污泥内部存在成簇生长的索氏甲烷丝菌  相似文献   
922.
以Pt/C气体扩散电极为阴极,对pH=3的60mg/L酸性红B溶液进行双室电解,8V下电解80min后,酸性红B溶液在阴极室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4.2%和66.8%,而酸性红B溶液在阳极室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73.3%和56.6%,表明O2能在阴极室还原为H2O2和.OH来氧化降解酸性红B.通过红外光谱和GC-MS对酸性红B在阴极室的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检测出20种中间产物,包括14种酯、3种酸和3种含—NO2或N—OH基团的物质,给出了酸性红B染料在阴极室的可能降解路径.  相似文献   
923.
研究了黄河水中组氨酸对铜(Ⅱ)与黄河固体粒子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 E% pH关系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黄河水中铜(Ⅱ)主要以Cu(OH)+形式与黄河固体粒子液 固界面发生 价阳离子交换反应;二者界面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 E% 主要受溶液pH值的影响,并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大,由此得到E% pH 关系曲线;(2)在天然河水pH范围内(8.0~8.5), 0.2μg/mL组氨酸的存在会使铜(II) 转化沙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 E% 从 95.75% 增加到 98.5%;会使铜(II) 未转化沙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从93.25%增加到97.25%,水体中的铜几乎全部由水相转入固相。说明一定浓度的组氨酸对该体系的离子交换有促进作用;(3)在铜(II) 黄河固体粒子相互作用体系中,相同条件下,转化沙的离子交换率大于未转化沙。  相似文献   
924.
阴离子染料酸性大红GR水溶液的脱色及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美燕  陈润铭  熊亚 《环境化学》2005,24(3):326-329
以阴离子染料酸性大红GR为代表,采用十二胺做助剂,硫酸铝做混凝剂对其水溶液进行脱色处理,研究了助剂、混凝剂投加量、pH值及其盐效应等的影响.通过电导率、丁达尔效应和IR谱图分析其脱色机理:阴离子染料在水溶液中与十二胺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靠氢键和静电键结合,使染料微粒聚集形成胶体,再与硫酸铝混凝剂作用产生沉淀.  相似文献   
925.
累托石-粉煤灰颗粒吸附剂的制备及除铜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累托石-粉煤灰颗粒吸附剂制备工艺条件及其去除铜冶炼废水中Cu(Ⅱ)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累托石与粉煤灰的比例为7∶3,另加入15%的添加剂(St)和50%的水,焙烧温度为500℃时,制成的颗粒吸附剂不仅吸附效果最佳,而且其散失率较低。在不调节铜冶炼工业废水pH值的条件下,颗粒吸附剂用量为0·01g/mL,作用时间为60min,温度为25℃(常温)时,Cu(Ⅱ)的去除率达99·5%,处理后的水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26.
鲁氏酵母菌WY-3降解甲胺磷的性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污水中分离出一株酵母菌,编号WY-3.该菌能利用甲胺磷(MAP)作唯一氮、磷源生长,也能利用甲胺、乙胺和硫酸铵(硝酸盐和羟胺除外)作氮源生长,它还能适应高浓度(60%)葡萄糖的培养条件,初步鉴定为鲁氏酵母菌(Saccharomyces rouxii).从WY-3菌无细胞抽提液中检测到一种高活力酸性磷酸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活性染色法呈现一条白色谱带.氟化钠试剂可抑制该酶催化MAP释放无机磷,但是不影响该菌代谢MAP脱氨基的性能.MAP经WY-3菌作用后毒性会大大降低,分析其残留物时发现有无机磷和甲醇物质.此外,文中还对酵母菌一类共代谢菌降解MAP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27.
氧化钆掺杂二氧化钛催化超声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实验室合成的Gd2O3掺杂TiO2为催化剂,以甲基橙超声降解反应为模型,研究了各种因素对Gd2O3掺杂TiO2催化超声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d2O3掺杂TiO2催化超声降解甲基橙的效果明显优于非掺杂的锐钛矿型TiO2的情况;在甲基橙溶液pH1.0~3.0、甲基橙质量浓度20mg/L、溶液用量100mL、催化剂用量0.5~1.0g/L的条件下,用输出功率1.0W/cm^2和频率25kHz的超声波照射60min,甲基橙降解率可达98.6%,COD去除率可达99.0%。  相似文献   
928.
甲醇装置酸性尾气工业处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甲醇装置酸性尾气工业处理试验,用体积分数为25%~30%的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提浓该酸性尾气,提浓后的酸性尾气送至克劳斯硫磺回收装置回收硫磺。在再生塔底温度为124℃、气液比为80、吸收塔塔板为11层的条件下脱除H2S,净化气中H2S体积分数小于0.25%,去除率为97.3%。该项目的实施消除了HCN、CH30H、H2S等有毒气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可回收硫磺736t/a,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29.
纳米Fe2O3-TiO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基橙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钛酸四丁酯为主要原料、冰醋酸为抑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Fe2O3-TiO2复合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FS)分析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光谱特征。以甲基橙溶液为处理对象,在可见光下研究了不同n(Fe2O3):n(TiO2)的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并初步研究了荧光强度与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之问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Fe2O3):n(TiO2)为0.10%的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光照4h后甲基橙的去除率达99.8%,且荧光强度与光催化活性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0.
希瓦氏菌MR-1可有效降解常用偶氮染料甲基橙(MO)等,但采用该方法实现高效深度的降解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利用海藻酸钠(SA)包埋希瓦氏菌MR-1和纳米四氧化三铁(Fe3 O4)对MO脱色处理,探讨了包埋微球SA、SA/Fe3 O4、SA/希瓦氏菌MR-1以及SA/希瓦氏菌MR-1/Fe3 O4的形态学、流变性以及机械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