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27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57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531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243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自行设计的生物膜培养装置,通过对4种不同填料载体进行连续曝气循环培养生物膜,对湖水中的溶解态微囊藻毒素(MCs)的去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填料载体上生物膜从形成到稳定大约需要3周;生物膜形成后对MCs的去除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颗粒活性炭柱>多密孔球型滤料柱>塑料悬浮填料柱>陶瓷滤球柱。在实验水质条件下,当水力停留时间(HRT)=5 h,进水MCs浓度为21.5~47.25μg/L时,颗粒活性炭、多密孔球型滤料柱对MCs的去除率最高可达100%,塑料悬浮填料柱对MC-LR和MC-RR的去除率分别为70%和88%。当HRT=2.5 h时,塑料悬浮填料柱对MC-RR的去除率为MC-LR的2倍。生物膜对MCs的降解效果随温度(5~20℃)和溶解氧的升高而增加。塑料悬浮填料作为合适的生物膜挂膜填料载体对水源水的生物预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实验分别考察了外加乙酸钠、葡萄糖、酒石酸钾钠、甲醇等4种低分子有机碳源对生物膜填料塔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乙酸钠的脱氮效果最佳,对NOx的平均去除率为62.05%;外加葡萄糖、酒石酸钾钠、甲醇时的NOx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1.03%、46.98%、58.71%。乙酸钠、酒石酸钾钠、甲醇均能使SO2的去除率达到100%,葡萄糖显著降低了SO2的去除率。乙酸钠是在生物膜填料塔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技术中适宜的外加碳源。  相似文献   
63.
旋转填料床/柠檬酸盐法吸收-解吸SO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采用旋转填料床结合柠檬酸盐法脱除烟气中SO2的方法,考察了旋转填料床转子转速、液气比、初始柠檬酸根浓度和初始pH值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重力法超重机转子转速为1 000 r/min、液气比为7L/m3、初始柠檬酸根浓度为1.5 mol/L、吸收液的初始pH值为5.0,脱硫效率稳定在99%左右。研究了水蒸气汽提法解吸SO2时初始柠檬酸根浓度、初始pH值、SO2浓度、富液流量和水蒸气流量对解吸效率的影响,得出了影响SO2解吸率的基本规律,并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对生物膜填料塔对模拟烟气和电厂烟气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对比分析了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生物膜填料塔对不同烟气中SO2和NOx的净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循环液温度在24~35℃、空床停留时间(EBRT)为60s、喷淋量为8~10L/h、脱硫塔的pH为0.8~1.5、脱氮塔的pH为7.5~8.0的条件下,生物膜填料塔对模拟烟气和电厂烟气中SO2的净化效率都很高,但模拟烟气条件下的总脱氮率的平均值为80%,而在电厂烟气条件下只有35%。经分析认为,脱氮率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电厂烟气中杂质的影响,以及烟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同时因为生长条件不同从而驯化出的微生物群体组成也不同。  相似文献   
65.
铁炭复配修复地下水中NO_3~--N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铁炭复配修复地下水中NO3--N,探讨了实验条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近中性条件(初始pH 6.42)下,反应时间为1 h时NO3--N修复率达到60.85%;Fe/C=1∶1时介质最佳用量分别为4~5 g;Fe/C=1/1.5时修复率为72.80%;反应速率在高振荡强度下大于低振荡强度;氧化铜的催化效果最好,可使修复率提高7.5个百分点。铁炭复配介质修复地下水中NO3--N是有效可行的,修复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在Fe/C=1∶1时修复率与介质用量呈正相关,无限减小Fe/C比并不能无限提高修复率,振荡强度对修复具有显著影响,低振荡强度下的修复过程较高强度存在滞后现象,并非所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铁炭修复NO3--N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6.
多孔富铁填料曝气过滤除磷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多孔富铁填料的曝气过滤装置具有优良的除磷性能,理论分析研究了多孔富铁填料的除磷机理,通过铁细菌测定、电镜扫描、红外光谱分析等实验对其除磷机理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多孔富铁填料除磷为化学除磷过程,铁的形态转化中存在铁细菌的氧化作用,沉淀物以碱式磷酸铁为主。  相似文献   
67.
两阶段曝气生物滤池的硝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少、投资费用低、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现已被应用于许多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深度处理以及污水的回用。实验以陶粒为填料,自行设计了升流式两阶段BAFs(UBAFs)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反应器运行条件对COD与氨氮去除影响,并探讨了UBAFs反应器内氮流失及同步硝化反硝化情况。结果表明,UBAFs对生活污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在进水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200~363 mg/L和16.8~31.3 mg/L条件下,UBAFs处理出水水质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标准,能够满足回用要求。通过采用氮平衡分析方法和借助电子扫描电镜技术,初步认为UBAFs反应器脱氮方式是由于在UBAFs第一阶段局部厌氧环境中以传统方式进行硝化反硝化脱氮,第二阶段是在好氧条件下,异养好氧硝化菌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  相似文献   
68.
生物填料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的脱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草甸棕壤、炉渣和活性污泥等基质按体积比13∶6∶1配制生物填料,研究了生物填料地下渗滤系统(subsurface wastewater infiltration system,SWIS)在不同的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条件下对校园生活污水的脱氮效果。场地实验结果表明,当BOD5负荷为12.0 g BOD5/(m2·d),表面水力负荷为0.04-0.10 m3/(m2·d)时,SWIS对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4%和82.0%。当水力负荷为0.08 m3/(m2·d),BOD5负荷9.3-16.8 g BOD5/(m2·d)时,SWIS对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为92.7%和81.2%。SWIS中氧化还原电位(oxygen reduction potential,ORP)随进水水力负荷和BOD5负荷的增加而降低,脱氮效率下降。综合出水水质和处理效率,适宜的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分别为0.065 m3/(m2·d)和12.0 g BOD5/(m2·d)。在此条件下,SWIS的启动周期为25-30 d。出水水质均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标准,且处理效果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强。  相似文献   
69.
诺氟沙星作为一种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并大量进入水体环境,给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安全带来隐患。研究了由3种不同填料组成的水平流和复合垂直流生物活性滤床对诺氟沙星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1m^3/(m^2·d)、进水诺氟沙星浓度为392.11—686.17μg/L(平均浓度为500.97μg/L)条件下,复合垂直流滤床对诺氟沙星去除效果普遍好于水平潜流滤床,以沸石为填料的复合垂直流生物活性滤床对诺氟沙星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为80.61%,说明选择合适填料和合适类型的生物活性滤床可以作为去除诺氟沙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0.
TAIC(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作为过氧化物交联或自由基反应交联的助交联剂被广泛应用。由于TAIC性质稳定难于生物降解,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处理TAIC生产废水,并考察了铁炭比、进水pH值、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TAIC降解机理和反应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影响微电解工艺的因素主次关系为:pH>Fe/C质量比>反应时间;在最佳条件进水pH值为5,铁炭质量比为2:1,反应时间为135 min时,COD的去除率达到46%以上,TAIC的去除率达到48%以上。TAIC去除机理研究表明,微电解对TAIC废水的作用主要通过·H的还原和铁离子的絮凝作用,其中·H的还原作用是TAIC降解的主要原因。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铁炭微电解法处理TAIC的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通过建立模型并拟合出了TAIC降解的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