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69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846篇
基础理论   187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11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不同种类进口含物料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得到了进口含物料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程序及方法,共包括3步:第1步,利用肉眼观察物料的外观特征、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以及X射线衍射光谱、矿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确认主要物质形态组成,确定物料的自然属性。第2步,将物料的外观特征和试验结果与文献资料进行比对,判断物料的产生工艺,确定物料是该生产工艺中的不合格品、废弃物质或残余物。第3步,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判断物料的固体废物属性。在此鉴别的进口含物料分别是烧结返粉、阳极泥和冶炼渣,均属于中国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该研究为进口含物料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和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镧-铅复合污染下AM真菌对玉米生长和镧、铅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常青  郭伟  潘亮  王起凡  周昕南  杨亮  李娥 《环境科学》2017,38(9):3915-3926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的方法,模拟不同程度的镧-复合污染土壤(50、200、800 mg·kg~(-1)),研究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CE)和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对玉米(Zea mays L.)菌根侵染率、生物量、矿质营养元素吸收、C∶N∶P生态化学计量比、稀土镧(La)和重金属(Pb)吸收、转运的影响,旨在为稀土-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AM真菌CE和RI均与玉米建立了共生关系,平均菌根侵染率为26.7%~95.8%;随着La-Pb复合污染含量的增加,玉米植株菌根侵染率、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以及N、P、K、Ca、Mg这5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显著降低,而玉米植株C∶P和N∶P以及地上部和根部La、Pb含量显著增加.接种2种AM真菌使玉米植株生物量显著提高了17.8%~158.9%,地上部和根部P含量显著提高了24.5%~153.8%,降低了C∶P和N∶P,符合生长速率假设.在3种程度La-Pb复合污染含量土壤上,AM真菌使玉米植株根部Pb含量显著增加了51.3%~67.7%,地上部Pb含量显著降低了16.0%~67.7%,Pb从玉米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率降低了31.5%~54.7%;同时,接种AM真菌显著增加了轻度LaPb复合污染土壤上玉米植株的La含量,在中度La-Pb复合污染土壤上却显著减少了玉米地上部的La含量,增加了玉米根部的La含量,抑制了La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重度La-Pb复合污染土壤上均没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果初步证明,AM真菌具有促进稀土-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潜力,对于稀土-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武汉市儿童多途径铅暴露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武汉市区设置70个采样点,采集土壤、灰尘、大气及食品样品.根据美国EPA推荐的儿童暴露参数,应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对武汉市儿童多途径暴露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武汉市区儿童每天的暴露量为1.20×10-3mg.(kg.d)-1.经消化道途径是儿童摄入的主要途径,其暴露量为1.04×10-3mg.(kg.d)-1,其次为经呼吸道途径及皮肤吸收途径,其暴露量分别为0.153×10-3mg.(kg.d)-1和8.56×10-7mg.(kg.d)-1.在消化道途径中,摄入土壤或灰尘暴露量占占总暴露量的52.0%,通过消化道途径摄入土壤或灰尘是最主要的暴露途径.用Monte Carlo法进行模拟,在消化道途径中,通过摄取土壤暴露量为2.48×10-2mg.d-1.超过JECFA指定的PTDI的概率为2.1%.风险水平R计算结果表明,从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这3个途径的暴露风险均小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其中经过皮肤吸收途径的暴露风险值小于可忽略风险水平1×10-8.应用Kriging插值法获得武汉市中心城区儿童日暴露量的空间分布,运用指示Kriging方法获得了武汉市儿童暴露危险指数图,显示武汉市青山区及江岸区儿童暴露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54.
杨雯  黄锦楼  彭会清  李思拓 《环境科学》2013,34(9):3709-3715
采用摩擦清洗法修复污染场地土壤,主要目的是将细颗粒和污染物从砂粒表面去除.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清洗参数,并对3份不同含量土壤进行摩擦清洗实验.优化的清洗参数为:水土比70%干物质、温度25℃、搅拌时间30 min、搅拌速率1 200 r.mim-1.摩擦清洗前土壤经过筛分化验分析表明,3份土壤主要富集在砂粒和粉黏粒中;的分布与有机质有极大相关性.结果表明,经过摩擦清洗后,3份原状污染土壤砂粒的清洗效率分别为:67.61%、31.71%、41.01%,摩擦清洗从砂粒表面去除一部分细粒土壤和污染物,使浓缩至粉黏粒中;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摩擦清洗后砂粒表面变光滑.以上结论说明摩擦清洗对于污染场地的砂粒土壤具有较好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55.
铅蓄电池厂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清洗及形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贝  黄锦楼  苗明升 《环境科学》2013,34(9):3697-3703
以我国西南某蓄电池厂区内不同污染负荷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含量和形态进行分析,并利用不同清洗剂清洗进行筛选.对不同pH条件下的清洗效率和形态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粒径土壤进行不同时间清洗以确定最佳清洗时间.结果表明,厂区内A和B点土壤污染严重,分别达到15 703.22 mg.kg-1和1 747.78 mg.kg-1,活动态比例较大,残渣态仅占17.32%、11.64%、14.6%和10.2%.EDTA、盐酸、柠檬酸、鼠李糖脂和SDS这5种清洗剂中EDTA和盐酸的提取效果最好.酸性条件下的清洗不仅能有效地提取总量并能有效地减小活动态的环境风险,建议pH 4~7最为合适.粗沙粒和细沙粒的清洗效果较好,清洗粉黏粒建议改进工艺,清洗时间定为240 min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6.
泉州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铅同位素组成及其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查明泉州市土壤的污染来源,采集了泉州市不同功能区表层(O~20cm)土壤及城市环境污染端元(燃煤尘、汽车尾气尘、污泥)样品.采用ICP-MS测定土壤Pb含量,用热电质谱仪测定各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泉州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污染;泉州市土壤同位素208 Pb/(207+206)Pb和206Pb/207 Pb比值变化较大,分别为1.0769~ 1.1486和1.1150~1.2142;泉州市区各端元组分同位素组成差别比较大,可以有效示踪和鉴别泉州市区环境的污染来源.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追踪土壤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泉州市区土壤总同位素和可溶相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土壤中来源较为复杂.交通繁忙区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农业区土壤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泥与当地土壤背景,商业区土壤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泥与燃煤尘及其煤渣的排放,居民区土壤污染主要受城市污泥与汽车尾气排放影响.  相似文献   
57.
杨敏  卢龙  冯涌  方超  李雄清 《环境科学》2013,34(6):2309-2313
利用聚磷活性污泥去除废水中的[ρ(Pb2+)=150.0 mg·L-1],研究了反应体系内不同溶解氧状况和初始pH值对污泥除的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条件下,pH 6时,的去除率随时间增长呈上升趋势,32 d后去除率达99.8%,其中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分别占41.8%和52.6%,污泥中的稳定性良好.好氧条件下,在相对较短时间内的去除率随pH上升而增加,反应2 h时,pH 6、pH 4和pH 2对应的的去除率分别为99.9%、96.9%和30.3%;而好氧32 d后pH 6、pH 4和pH 2的污泥中残渣态含量分别为3 072.3、4 726.8和2 359.1 mg·kg-1,分别占污泥中总的41.8%、65.8%和88.8%.综合考虑除率和除后污泥稳定性,好氧且pH 4理论上是聚磷污泥除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8.
李非里  牟华倩 《环境科学》2013,34(6):2232-2239
研究了pH 4.0的水溶液中各种金属离子对合成的δ-MnO2去除对叔辛基酚(4-t-OP)的影响.实验表明反应150 min时,δ-MnO2对4-t-OP的去除率达到100%,但当反应体系中含有金属离子时,去除效果受到抑制.抑制效果随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随金属离子的不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pH 4.0条件下,Pb2+和Mn2+的抑制效果最强,其次为过渡金属离子,再次是碱土金属离子,而碱金属离子基本上不产生抑制作用.还比较了δ-MnO2对多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其对Pb2+的吸附作用最强,在其余的金属离子中,对过渡金属离子的吸附量稍大于碱土金属离子.结果表明,金属离子所产生抑制作用的源于其占据了δ-MnO2表面反应位点并与4-t-OP形成竞争,而抑制作用大小的差异主要来源于δ-MnO2与金属离子间吸附作用强弱的差别,MnO2表面结构的变化,以及溶液中自由态金属离子的分布比例及其离子半径的不同.  相似文献   
59.
重金属絮凝剂PEX对水中铅的去除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合成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聚乙烯亚胺基黄原酸钠(PEX)的基础上,研究了该絮凝剂处理含离子废水的效能,并对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PEX对离子的捕集效率较高,去除率可达90%以上;pH值对PEX去除离子有一定的影响,pH=5.0时去除效果最好;Mg2+﹑Ca2+、EDTA、柠檬酸、焦磷酸钠以及致浊物质的存在均能促进离子的去除;絮体残渣稳定性好,金属离子易回收,回收率可达到70.0%。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废气中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测量的过程分析,将环境污染源监测中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有机结合,分析并评定监测全过程的不确定度,为提高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测量的准确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