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69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31.
为解决废水磷回收和污泥资源化利用问题,以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前驱体,采用盐溶液浸渍和高温热解方法,制备系列改性污泥基生物炭(MgxBC),研究了MgxBC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以及在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PMS)氧化剂存在下对共存抗生素的催化降解性能.结果显示:氮气氛、1mol/L盐加入量制备的Mg1BC相比于未改性污泥基生物炭(BC),对磷的Langmuir饱和吸附容量可达63.2mg/g(为BC的近3倍);除极酸条件下(pH0<4),Mg1BC的磷去除率均大于99%;水中共存离子对Mg1BC吸附磷影响较小,Mg1BC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此外,Mg1BC可催化活化PMS,显著提高与磷共存抗生素(如四环素(TC)、磺胺二甲基嘧啶(SMT))的降解性能,实现吸附磷和高效去除抗生素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232.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和离子色谱法(IC)分别测定降水中的钾、钠、钙、,对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和加标回收率等指标作比对,并对降水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国标方法AAS法相比,ICP-AES法和IC法操作更简单,并可实现多元素的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233.
采用过饱和沉淀法制备了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s)载体,并通过水热法将高分散纳米CdS粒子负载于其上,得到了可见光响应和高活性的CdS/Mg-Al-LDHs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RD、SEM、FT-IR、UV-Vis-DRS和BET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过程中,CdS纳米粒子的插层使Mg-Al-LDHs发生了剥离,由于剥离态Mg-AlLDHs较大的负载表面,与纯CdS纳米颗粒相比,负载的CdS纳米粒子的分散度较高、晶粒粒径较小且光吸收明显蓝移,这不仅增加了复合催化剂的活性位点,而且提高了负载CdS纳米粒子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使复合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见光条件下(λ420 nm),CdS/Mg-Al-LDHs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的活性明显高于纯CdS,当CdS的负载量为50%时,降解MB的活性与纯CdS相比提高了2.4倍。  相似文献   
234.
以泡花碱和氯化为原料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硅胶(MgO-2SiO2)吸附材料,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模拟放射性废水中的Co2+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合成pH在10.50~11.00,可以得到目标硅胶(MgO·2SiO2),在460cm-1处出现了较强的吸收峰,这是由Mg-O伸缩振动和si—Mg-O弯曲振动引起。在500℃焙烧4h后,可以得到吸附性能良好的硅胶,随着溶液pit的升高,去除率增大,在pH为4~8时达到最大。25%时,最大吸附量可达135.5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重复使用4次,对Co2+的吸附量仍然达到130mg/g,说明硅胶是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235.
磷酸铵镁沉淀法回收尿液中N和P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源分离尿液为研究对象,在氨氮含量为2 850 mg N/L的微稀释尿液中,投加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以磷酸铵沉淀法回收N和P。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影响磷酸铵沉淀反应的因素依次为:pH值、PO34-∶NH4+、Mg2+∶NH4+、温度。在搅拌速度=100 r/min、反应温度=15℃、反应时间=10 min的条件下,实验分别考察了pH值、PO43-投加量、Mg2+投加量对磷酸铵沉淀法去除N、P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H=9.5,Mg2+∶NH4+∶PO34-=1.3∶1.0∶1.0。最佳工艺条件下尿液中的NH4+-N可从2 850 mg/L降低到约125 mg/L;剩余磷酸盐浓度约7 mg/L。SEM及XRD分析表明,沉淀物的主要成分为呈斜方晶系的磷酸铵晶体。  相似文献   
236.
利用白云石回收污泥厌氧消化液中的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梅翔  杨旭  张涛  王欣  严伟  何珣  张怡  周宇翔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1):3809-3816
为经济有效地从污泥厌氧消化液中回收磷,构建了以白云石提供钙源的磷回收方法,探讨了磷回收的工艺条件与效果。通过盐酸酸化厌氧消化液以降低其碳酸盐含量,同时利用白云石溶于冷稀盐酸的特性使其钙缓慢释放到酸化的厌氧消化液中形成第一步磷回收体系,考察体系酸化pH、白云石与厌氧消化液的固液比以及反应pH对白云石的钙释放和磷回收效果的影响;第一步磷回收后的上清液为第二步厌氧消化液磷回收提供钙源,研究投加钙磷摩尔比对磷回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固液比为5.0时,在酸化pH为4.0~4.5且酸化溶出时间为10 h以及反应pH为9.0的条件下,第一步磷回收产物以磷酸钙盐沉淀为主,厌氧消化液磷回收率及回收产物含磷率(以P2O5计)分别达到99.43%和38.49%;第一步磷回收后的上清液按一定的钙磷摩尔比投加到酸化后的厌氧消化液中进行第二步磷回收,当投加钙磷摩尔比为0.20时,在反应pH为9.0的条件下,回收产物同时含有磷酸钙盐和磷酸铵,厌氧消化液中氮、磷回收率分别达到13.19%和90.90%,回收产物氮、磷含量(以P2O5计)分别为0.26%和39.58%;经XRD、XRF、ICP及SEM等分析表征,2步磷回收的产物以磷酸钙盐和磷酸铵为主要成分,杂质少。研究表明,利用白云石为钙源,通过分别构建不同的磷回收体系可以分步从污泥厌氧消化液中经济有效地回收磷,且磷回收率和回收产物含磷率高。  相似文献   
237.
胡怡  宋永会  钱锋 《环境工程学报》2012,6(9):3019-3024
以赤泥为晶种,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磷酸铵(MAP)结晶法回收模拟废水中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投加赤泥(60~80目)8 g/L,搅拌速度为180 r/min,搅拌时间30 min,沉淀时间30 min,N∶Mg∶P=1∶1∶1的条件下磷酸根离子的回收率随初始磷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初始磷酸盐浓度小于90 mg/L时增幅较大,初始磷酸盐浓度大于90 mg/L后增幅减小;pH值对磷酸根离子的回收率影响显著,结合铵根离子、离子的回收率变化,pH值为9.5时最优;磷酸根离子的回收率随着Mg∶P摩尔比和N∶P摩尔比增大而呈上升趋势,当Mg∶P摩尔比为1.4∶1、N∶P摩尔比为4∶1时,磷酸盐的回收率可达97.9%。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最优工艺条件下的结晶产物进行了表征,表明磷主要以磷酸铵形态回收。  相似文献   
238.
近年来,我国冶炼行业快速发展,随着原合金年产量的逐年增高,排放出来的渣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合理地处理、开发利用渣,达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和变害为利的目的,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近年来我国有关渣的研究应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239.
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及沉淀剂的回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磷酸铵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在pH为8.5、反应时间为20min、n(PO4^3-):n(Mg^2+):n(NH4^+):1.2:1.1:1的最佳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97.6%。采用加入足量饱和Ca(OH)2溶液的方法,可使上层清液中多余的Mg^2+与PO4^3-形成Mg(OH)2和Ca3(PO4)2沉淀,离心后再用浓硫酸溶解,可达到回用的目的,而处理后上层清液中剩余磷酸盐质量浓度低于1mg/L,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二类污染物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所得MgNH4PO4沉淀用加热碱溶方法回用,MgNH4PO4沉淀的回用次数小于6时,氨氮去除率在80%左右;所得MgNH4PO4沉淀用加酸溶解方法回用,氨氮去除率最高为35%。  相似文献   
240.
湿式镁基与钙基脱硫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了湿式基与钙基脱硫的反应机理、系统构成及工艺优缺点,并以220t/n锅炉为例,对以上两种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从而说明在石化系统采用基脱硫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