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275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铜锌铅镉镍铬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铜,锌,铅,镉,和铬。通过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体系消解液对土壤样品消解,选择出微波最佳消解条件。对硝酸-盐酸-过氧化氢体系消解液和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体系消解液进行消解对比试验,发现前者不能将土壤样品完全消解,后者能将样品消解完全,但需将消解液中剩余的酸赶尽,否则测定结果将明显偏低。微波消解土壤与传统电热消解相比,操作简便快速,可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2.
酸化油页岩灰吸附Ni(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质量分数为50%的HNO3制备酸化油页岩灰吸附剂,研究吸附时间、吸附温度、Ni(Ⅱ)初始浓度、溶液pH值、吸附剂投加量和吸附剂粒径对酸化油页岩灰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酸化油页岩灰吸附剂的吸附量(Qe)随吸附温度、Ni(Ⅱ)初始浓度、溶液pH值、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吸附剂粒径的增加而减小.吸附温度对吸附刺的最大吸附量Q有明显影响.当Ni(Ⅱ)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溶液pH值为6.0,吸附剂粒径为53~75μm,吸附剂投加量为16.0 g/L,吸附搅拌速度为400 r/min时,25℃、30℃、35℃下酸化油页岩灰的最大吸附量Q分别为17.0 mg/g、33.2mg/g、42.9mg/g,且吸附主要以离子交换的化学吸附方式为主.酸化油页岩灰吸附剂对Ni(Ⅱ)的吸附符合Languir等温吸附方程,温度为25℃、30℃、35℃,溶液pH值为6.0,油页岩灰吸附剂投加量为16.0 g/L,油页岩灰吸附剂粒径为53~75μm条件下,酸化油页岩灰对Ni(Ⅱ)的最大吸附量Q分别为17.0mg/g、33.2 mg/g、42.9 mg/g.研究表明,油页岩灰经过酸化改性后可作为吸附荆处理含Ni(Ⅱ)废水,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应用D412螯合树脂治理含镍电镀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D412螯合树脂对Ni(Ⅱ)离子静态和动态的吸收性能,并且研究了使用D412树脂除去和回收电镀废水中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阜康冶炼厂无污染新工艺和环境治理的有关情况 ,从理论上阐述了无污染工艺和污水治理的技术原理 ,对有色金属冶炼工业逐步采用湿法精炼清洁工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5.
海水中微量镍的吸附溶出伏安法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0mol/L氯化铵缓冲溶液中,加入丁二酮肟,(Ni(Ⅱ))于-0.95V处产生灵敏的极谱波.通过对电解质选择,仪器参数优化,建立脉冲伏安法测定海水中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0.38~10.0/μg/L,最小检出限0.10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97%~10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9%.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准确、简便的特点,适用于海水、饮用水和清洁地表水中痕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36.
电解法处理含镍废水及纯镍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解回收法处理Ni2+含量为2g/L的废水,在阴极回收纯。研究了电解电流、极距、NH4Cl浓度、pH值等因素对Ni2+去除率、槽压、阴极能耗的影响,得出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20℃,电解时间20min时、电解电流300mA,极距15mm,NH4Cl浓度5g/L,pH值8.0,该条件下Ni2+去除率为96.926%,槽压16.21V,阴极能耗22.418kW.h/kg,在阴极可得到沉积6.45μm厚的板。  相似文献   
37.
镍的作物效应及临界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三种紫色土(酸性,中性,石灰性)上添加Ni(0,10,30,60,100,200mg/kg土)进行莴笋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i能刺激作物生长,而高浓度的Ni则阻碍作物生长,使叶片黄化。三种土因性质及本身肥力水平的差异,使酸性紫色土上作物Ni最敏感,石灰性紫色土上次之,中性紫色土上最不敏感,且Ni在作物体内分配规律也有所不同,比较了土壤全Ni,有效Ni,植株根Ni作为的临界值的优越性,结果  相似文献   
38.
含镍废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从含废催化剂中以硝酸形式加收的方法,回收率为70%,硝酸纯度为96.6%。该工艺简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开展基单晶高温合金DD6在950 ℃下的热盐腐蚀试验(95%Na2SO4+5%NaCl),探明涂盐量和涂盐方式(周期涂盐和单次涂盐)对DD6高温热腐蚀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方法 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X射线衍射等设备,对不同涂盐量及涂盐方式下DD6的表面及横截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分析不同涂盐量和涂盐方式下DD6的高温热腐蚀机理。结果 DD6在950 ℃下主要发生碱性熔融热腐蚀,同时伴随氧化、硫化和氯化等过程。高温热腐蚀使得DD6合金表面生成的保护性氧化膜被熔融态的腐蚀介质破坏,导致O、S、Cl等外部元素通过氧化膜的缺陷进入DD6基体中,在合金的亚表面发生内氧化、内硫化以及内氯化反应,横截面上出现明显的腐蚀层,其主要由氧化物以及硫化物组成。随着热腐蚀的进行,DD6表面物质发生了剥蚀,沉积盐量的增加导致剥蚀现象越加严重,合金内部致密的组织结构也被破坏,横截面上出现了大量孔洞、裂纹等缺陷。在相同涂盐量下,周期涂盐法使得DD6的腐蚀程度高于单次涂盐法。结论 DD6高温热腐蚀行为与涂盐量及涂盐方式密切相关,相同涂盐方式下,涂盐量越大,DD6热腐蚀更加严重。涂盐量一定时,周期涂盐法使得DD6的热腐蚀剧烈程度大于单次涂盐法,且DD6在上述热腐蚀条件下均发生剥蚀破坏。  相似文献   
40.
按《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与德国国家标准方法 DIN38406-16的原理,对海水中的实际样品与加标样品分别使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阳极溶出伏安法进行测定。GF-AAS法和ASV法测定海水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83%~101.2%、112.8%~114.1%,实验室内标准偏差分别为5.36%~6.36%、10.89%~15.41%。依据实验结果,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海水中测定的准确度、精密度优于阳极溶出伏安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