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275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以Ti O_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Ni或Co掺杂的Mn-Ce/Ti O_2催化剂,用于烟气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低温脱硝。考察Ni或Co的掺加对Mn-Ce/Ti O_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各催化剂进行了BET,XRD,H_2-TPR,XPS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NO,NH_3,O_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6×10~(-4),6×10~(-4),6×10~(-2),空速为16 000 h~(-1)的条件下,Mn-Ce/Ti O_2、Mn-Ce-Ni_(0.4)/Ti O_2和Mn-Ce-Co_(0.2)/Ti O_2催化剂的NO去除率在120℃时分别为38%,68%,74%,在150℃时分别为64%,92%,近100%,这表明掺加Ni或Co后Mn-Ce/Ti O_2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明显提高;在进气中加入体积分数为1×10~(-4)的SO_2后,Mn-Ce/Ti O_2催化剂的NO去除率在300 min内从98.2%下降至57.2%,而Mn-CeCo_(0.2)/Ti O_2和Mn-Ce-Ni_(0.4)/Ti O_2催化剂的NO去除率分别为73.9%和69.8%,这表明Ni或Co的掺加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抗硫性能。表征结果表明:Ni或Co的掺加基本不影响Mn和Ce在载体Ti O_2上的分散;Ce元素以Ce~(3+)和Ce~(4+)价态存在,且主要为Ce~(4+);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变化不大;Mn O_x与Ce O_x的结晶度降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492.
在煤系硫铁矿在处理含废水中,废水的pH值,反应时间,粒度,加入量,温度,搅拌等对Ni2+的去除率影响较大。在煤系硫铁矿中加入不同配比的还原铁粉进行改性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煤系硫铁矿与还原铁粉的比例为100:10时,加热温度为200℃时,对的去除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93.
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絮凝处理含镍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絮凝处理含电镀废水,此法处理含废水效果明显。实验表明:当在室温条件下,单体用量为1.5mol/L,反应时间为48h时,可得到分子量较大、絮凝效果较好的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用这种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处理含废水,当其用量为100mg/L,pH值控制在7,接触反应时间为70min,在室温的条件下,可使含废水中的Ni2+,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0%和80.0%以上。  相似文献   
494.
固定化细菌胞壁多糖吸附铜、锌和镍最佳包埋条件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包埋刺,将细菌胞壁多糖进行包埋固定后,以吸附铜、锌和的能力为考察指标,从机械强度、传质性和耐酸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了固定化小球最佳配方。按照此最佳配方进行吸附能力验证实验,结果发现,该固定化小球对铜、锌和的吸附量分别达到0.9571mg/g、0.7843mg/g和0.4548mg/g,且机械强度、传质性和耐酸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495.
为探明小麦孕穗期毒害效应与成熟期籽实产量间的关系,实现中期毒害效应诊断与评价,以春小麦"冀张春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外源Ni对小麦孕穗期植株生长和成熟期籽实产量的影响,并对不同生育期的生理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外源Ni会增加小麦孕穗期株高和叶片干质量,减少茎秆和穗干质量,降低成熟期籽实产量,投加Ni量≥100 mg·kg~(-1)时出现明显抑制作用,茎秆、穗干质量和籽实产量均明显下降(p0.05);小麦孕穗期各器官中Ni含量和富集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根系穗茎秆叶片,外源Ni会明显增加小麦孕穗期各器官和籽实中Ni含量,其中,小麦穗和籽实中Ni含量和富集系数随Ni投加量的增加均呈二次吸收富集高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各形态Ni含量与小麦孕穗期各器官和籽实中Ni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根系和穗中Ni及土壤不同形态Ni含量与茎秆、穗干质量和籽实产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茎秆和穗干质量与籽实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提出,利用小麦孕穗期毒害效应突变点指标表征小麦外源Ni毒害临界值是可行的,其毒害临界值指标为:土壤全Ni含量为139.08 mg·kg~(-1),土壤有效态Ni(DTPA提取)含量为21.59 mg·kg~(-1),小麦穗Ni含量为19.17 mg·kg~(-1),小麦根系Ni含量为318.49 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