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6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94篇 |
废物处理 | 6篇 |
环保管理 | 28篇 |
综合类 | 204篇 |
基础理论 | 14篇 |
污染及防治 | 16篇 |
评价与监测 | 13篇 |
社会与环境 | 5篇 |
灾害及防治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51.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7)
二沉池作为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单元其优化运行尤为重要,实际中往往缺乏对二沉池的深入认识而导致在运行中经常发生污泥沉降性能变差的情况,基于上述问题探讨了表征污泥沉降性能的经验表征参数污泥容积指数SVI的不足,提出了二沉池水力停留时间内污泥沉降比SV的概念,同时基于固体通量理论和物料守恒建立了二沉池的数学模型,采用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Lab VIEW)对北京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泥位层高度和回流污泥浓度进行了动态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泥浓度较低(MLSS4.0 g/L)时,SV_(30)和MLSS之间呈正比例关系,可采用经验SVI值来判断污水厂的污泥沉降性能,但污泥浓度升高时(MLSS4.0 g/L)SV_(30)和MLSS之间的线性关系发生改变,采用经验SVI值衡量污泥的沉降性能会带来较大误差;所开发的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二沉池运行工况并预测未来二沉池泥位的变化趋势,同时指导操作人员动态地改变回流比值,既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泥膨胀带来的污泥流失风险,又能为污水厂的优化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2.
153.
154.
155.
156.
夏季黄山不同高度大气气溶胶水溶性离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2011年夏季在黄山3个不同高度上设观测点,利用Andersen分级采样器同步采集大气气溶胶,样品用离子色谱仪(Metrohm I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底、山腰和山顶的平均总离子浓度分别为13.32、10.94和9.97μg.m-3,大气气溶胶无机离子成分随高度增加呈递减趋势;黄山大气气溶胶中主要离子质量浓度依次为SO24->NH4+>Ca2+>NO3-;NH4+、SO24-分别为最主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浓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最为显著,两种离子浓度和在3个采样点中均占PM2.1离子质量浓度的75%以上;粗粒子中最主要的阳离子与阴离子则为Ca2+和NO3-.PM10与PM2.1中阴阳离子线性回归线斜率近似为1,表明黄山大气气溶胶酸碱平衡.相关性分析表明,NH4+与SO24-的相关性高达0.98,这两种离子主要结合成(NH4)2SO4和少量的NH4HSO4存在于颗粒物中.黄山地区气溶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周边地区人为源的影响.后向轨迹模拟显示,黄山夏季气团主要来源于南方沿海、东海、黄海及北方地区.由于途径重污染排放区,北方气团细粒子离子浓度较高,K+离子浓度近为西南气团的数倍. 相似文献
157.
158.
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燃烧点源排气筒的同度规定和与之相应的排放标准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燃油锅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9.
根据2017年至2021年贵阳市中心城区的10个国控站点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运用L波段雷达探空秒级数据,计算得出贵阳近5年混合层高度随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分析表明:(1)贵阳市四季混合层高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高冬低,日变化特征为07时至18时高,19时至06时低;(2)贵阳市混合层高度与污染天气的环境容量有直接相关性;(3)冬季大气以中性层结主导,低风速,混合层厚度低于200m是造成贵阳市主城区冬季轻度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0.
辽东湾海冰漂移的动力要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辽东海JZ20-2海域冰期气象、水文和海冰的实测资料和海冰数值模拟结果,对海冰漂移过程中风和流的拖曳力、海冰内力、科氏力和海面倾斜力要素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海冰热力-动力模式对1999年2月3日6:50至2月5日6:50间辽东湾海冰进行了48h数值模拟,对并JZ20-2海域的海冰动力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海冰内力、风和流的拖曳力为同一量级,海面倾斜力和科氏力明显较小,其均值的比例关系依次为14.7:18.8:32.6:1.5:1.0;海冰各动力要素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海冰的漂移速度和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