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利用紫外、红外拉曼光谱和GC/MS对传统皂素生产工艺、S-F工艺和E-S工艺头道液废水的有机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工艺、S-F和E-S工艺头道液废水的有机物主要是醛类,此外,传统工艺头道液中检测到的22种有机物中,还有大量生物难降解的杂环类(12.24%);而S-F和E-S工艺头道液中检测到的25种和31种有...  相似文献   
12.
汉江流域黄姜产业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从汉江流域中上游特殊环境功能区位出发,分析了黄姜产业开发现状及由此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污染综合防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EM技术在黄姜加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混合种属的协同优势对废水的降解优于单一菌属,采用EM技术处理黄姜加工废水,投资费用低,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只要加强中控管理:pH值、温度、处理时间,即可确保水质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黄姜茎段、叶片、块根为外植体,进行无菌系建立、芽分化、生根等试验,探讨黄姜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1)茎段在①MS BA1.0 mg.L-1 NAA0.2 mg.L-1(单位下同);③MS BA2.0 NAA0.2;⑤B5 BA1.0 NAA0.2;⑦B5 BA2.0 NAA0.2四个培养基上培养,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尤以⑦号培养基长势最佳;而在这四个培养基上接种的叶片因为全被污染,无愈伤组织形成.(2)块根在②MS BA1.0 NAA0.5;④MS BA2.0 NAA0.5;⑥B5 BA1.0 NAA0.5;⑧B5 BA2.0 NAA0.5四个培养基上均不能诱导成愈伤组织.(3)愈伤组织在①~⑧号共八个培养基上均能分化出芽,但分化率不一,以③号最高(达100%),④号最低(25.0%).(4)当丛生芽长至高约3~4 cm时,转接到以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有不同浓度NAA和IBA的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生长素NAA与IBA配合均能诱导生根,NAA的浓度增高对根的诱导有抑制作用,而且使苗的生长受阻,出现叶片卷曲现象,用1/2MS与用MS相比,用1/2MS生根更粗壮.(5)将经过炼苗的生根试管苗移栽到混有河沙和砻糠灰(体积比为1:2)的复合基质中,移栽后35 d成活率达到87%以上.  相似文献   
15.
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黄姜皂素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了6种黄姜皂素生产工艺.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12项指标〔酸耗系数、水耗系数、能耗系数、单位产品废水COD Cr产生量、废气产生量、固体废物产生量、污染物处理效果、环保成本(年环境代价/产品年产量)、环境系数(年环境代价/年产值)、成本投资、运行费用和资源综合利用收益)〕的权重,其中水耗系数、废水COD Cr产生量、酸耗系数的权重分别为0.216、0.189、0.167,排在前三位,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通过专家打分、构造决策矩阵等步骤计算不同工艺指标列与最优指标集数据列的关联度,得到6种生产工艺的综合排序.微波破壁-甲醇提取法的关联度为0.879,为最优工艺;直接分离法、直接分离-板框压滤法、糖化-膜分离回收-酸水解法的关联度分别为0.874、0.803、0.701,依次位列微波破壁-甲醇提取法之后.直接酸水解法、自然发酵-酸水解法的关联度分别为0.530、0.410,排在最后,建议淘汰.评价结果可望为黄姜皂素行业的健康发展、水污染防治等方面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电化学处理黄姜生化尾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姜提取皂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传统的生化方法难以去除这些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因此,本文以黄姜皂素生化尾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DSA+铁电极组合、不锈钢+铁电极组合、单独钛钌网电极(DSA)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在原水CODCr为150mg.L-1,色度为200度,Cl-浓度为3338mg.L-1的情况下,不锈钢+铁电极组合、单独DSA电极处理后CODCr去除率分别为35%和43%,色度去除率分别为78.7%和84.6%.相较而言,DSA+铁电极组合在电流密度为95A.m-2、初始pH=7.28时处理30min后,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2%和99.5%.采用紫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凝胶色谱对水质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水中难降解有机组分被降解矿化,生成分子量较小的脂肪酸.  相似文献   
17.
黄姜皂素行业微波破壁萃取工艺清洁生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我国黄姜皂素行业的污染现状以及清洁生产工艺改造与产业水平提升的必要性。黄姜皂素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黄姜皂素生产传统工艺和新工艺——微波破壁萃取法,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微波破壁萃取法对比老工艺清洁生产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厌氧反应动力学的主要模式,对厌氧处理黄姜废水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探讨,并求出了黄姜废水的厌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参数max和Ks,为黄姜废水的厌氧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黄姜皂素产业主要生产工艺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最优生产工艺,建立了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多准则妥协解排序(VIKOR)黄姜皂素生产工艺评价模型.首先,利用熵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评估准则的客观权重;然后,通过博弈论模型对主客观权重进行科学化组合,得到综合权重;最后,将该模型运用在黄姜皂素产业主要生产工艺的评价上,得到了4种生产工艺的综合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VIKOR模型对4种生产工艺的评估结果与利用其他评估模型所得结果一致,该模型能全面考虑各项评估准则及评估对象与最优工艺和最劣工艺的关系,评估过程更为科学、完整;同时,其计算过程简洁,提高了评估效率.  相似文献   
20.
黄姜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黄姜产业主要集中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汉江流域中上游沿岸秦巴山区城镇,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相应清洁生产、废水治理技术滞后生产,导致局部地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影响到丹江水库水质安全和黄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黄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黄姜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提出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