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7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504篇
安全科学   103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264篇
综合类   1164篇
基础理论   259篇
污染及防治   433篇
评价与监测   377篇
社会与环境   59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为了解沿海地区城市停车场内径流携带沉积物的粒径分布及污染特征,于2011年4—6月在韩国西海岸12个不同停车场采集了沉积物样品,分别分析了其粒径分布和各粒径中污染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点的废弃物形态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较大的植物茎叶、烟蒂及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和含水率等方面.不同采样点的颗粒物粒径大小不同,其颗粒物的均一性也有所差异.总体来讲,106~500μm之间的颗粒物是径流携带沉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平均质量分数占总体(<2360μm)颗粒物的59.9%.对不同粒径中污染物质的含量分析得出,颗粒物中污染物质的含量随粒径增大而减小.其中,<106μm的颗粒物中总氮、总磷、COD和挥发性物质的质量分别占各污染物总量的18.9%、17.8%、20.41%和18.9%,而该部分颗粒物本身的平均质量分数只有3.9%.可见<106μm的颗粒物处于高度污染状态.因此,在城市停车场面源污染管理中,应该对该部分高度污染的颗粒物给以足够的重视.对于不同污染特征的颗粒物应该采用不同的去除方法.  相似文献   
82.
谢元博  李巍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6):1763-1770
保护居民健康是北京市能源系统优化管理和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目标.本研究基于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并结合相关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针对全市2010-2020年间的能源消费分别设计了高、中、低3种约束情景,通过LEAP模型预测了全市至2020年的能源消费量与S02、NOx、PM10和PM2.5等4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并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对3种情景下主城区居民受环境空气中这4种大气污染物的暴露危害所导致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相对低约束情景,高约束情景至2020年可避免与S02、NOx、PM10和PM2.5污染相关的死亡危害分别为2663、6359、4720和4104人·a-1,而且在高约束情景下煤炭消费比重每下降1%,可相应地避免约1400人·a-1的污染急性死亡.由此建议北京市实施更加严格的节能和减排措施,严控煤炭消费总量,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费导致的大气污染所产生的居民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3.
傅国伟 《环境科学》2013,34(8):3334-3338
2012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这是众所关注的要事,实行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原则精神以及确定县级以上政府负总责的规定.但对如何严格管理的技术路线和对策措施上,特针对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3点看法和建议:①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的饮用水水源地不一定未受污染;②保护区内企业车间排水口符合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规定是满足饮用水水源地要求的必要条件;③《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第一类污染物规定的Ⅱ类水质,是否体现了水环境背景值有较大存疑.  相似文献   
84.
氨是一种无色且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氨的一次限值是0.2mg/m3。本文研究了环境空气监测中氨的测定方法,分析氨的预处理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天津市环境空气中恶臭感官定量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环境空气恶臭污染特征,以天津市区为研究区域,分别在夏秋两季对天津市内六区的环境空气中恶臭感官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在观测期间臭气浓度在限值(以《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厂界臭气浓度限值20作为参照)范围以内的样品数量夏季占63%,而秋季占18%;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典型恶臭污染物与恶臭感官浓度的定量表达式,计算出典型恶臭污染物对市区环境空气的臭气浓度贡献率占59%。通过对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拟合情况的分析,表明该回归方程可以较好的预测天津市环境空气中夏季恶臭感官浓度。  相似文献   
86.
I/M制度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着脆性源,如果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控制不好脆性源,则其有效实施将受到影响。利用系统脆性理论对该制度进行分析研究找出L/M制度系统的脆性源以及解决措施是其分析研究的目的。在系统子因子中从业人员素质、仪器设备是最大的脆性源,但是其均被维修企业和检测企业所包含。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其在维修企业的脆性度比在检测企业的脆性度大,所以维修企业是该制度最重要的脆性源。用系统脆性理论分析方法分析I/M制度的脆性是一种科学、有效和实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保障更好的运行I/M制度以有效的控制在用车的排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文章以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浦东新区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现状,掌握了浦东新区工业源主要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工业源主要污染物行业分布和时空分布。根据浦东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采用情景分析法,设置三种不同工业增加值年增长率情景对浦东新区2015年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并结合浦东新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作了可达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浦东新区“十二五”主要工业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8.
为实施流域饮用水资源有效保护,从技术管理层面分析流域水资源共享过程中标准体系的构成与作用。对现阶段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水标准中涵盖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对称性分析,指出标准体系中存在的技术风险以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排存在的管理风险,并针对管理风险提出应急预警对策。  相似文献   
89.
解析日本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善监测技术支撑体系,修订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分析方法是《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之一.2011年末,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等多个城市出现灰霾天气,空气环境质量标准成为热议话题;在此背景下,开展其他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可以为完善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提供有效参考.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近代工业发展,二战后更是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从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治理空气污染是日本政府在上个世纪及本世纪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日本空气环境质量标准文件、发布的监测数据和空气环境质量报告、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审议资料,并在查询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解析了日本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其空气质量标准由传统的空气污染物、大气中有害污染物质、Dioxins类物质和PM2.5四个部分组成.监测规范包括各类污染物监测技术手册及监测准则等内容.  相似文献   
90.
河流为人类提供了多样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城市化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点源污染的有效管理控制,非点源污染降雨径流己成为造成城市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河道水质,引调清水激活城市内河水体,提高河道的水环境自净能力,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文章以南京河西水系为例,利用Saint-Venant方程组对水系建立一维水动力模型,并通过汇流结点水位法对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对WASP5水质模型进行二次开发用于水质模拟;建立水质模型和一维河网水动力模型的耦合模型,将水动力模型计算所得到的水动力参数耦合到WSAP5水质模型中,模拟降雨过程以及引调清水过程的河网各河段的水质变量浓度,得出降雨径流对河流的污染程度以及引清冲污措施对河流水质改善的效果并优化调水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