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135篇
环保管理   237篇
综合类   689篇
基础理论   115篇
污染及防治   176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5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The Global Strategy for Plant Conservation (GSPC) set an ambitious target to achieve a conservation assessment for all known plant species by 2020. We consolidated digitally available plant conservation assessments and reconciled their scientific names and assessment status to predefined standards to provide a quantitative measure of progress toward this target. The 241,919 plant conservation assessments generated represent 111,824 accepted land plant species (vascular plants and bryophytes, not algae). At least 73,081 and up to 90,321 species have been assessed at the global scale, representing 21–26% of known plant species. Of these plant species, at least 27,148 and up to 32,542 are threatened. Eighty plant families, including some of the largest, such as Asteraceae, Orchidaceae, and Rubiaceae, are underassessed and should be the focus of assessment effort if the GSPC target is to be met by 2020. Our data set is accessible online (ThreatSearch) and is a baseline that can be used to directly support other GSPC targets and plant conservation action. Although around one‐quarter of a million plant assessments have been compiled, the majority of plants are still unassessed. The challenge now is to build on this progress and redouble efforts to document conservation status of unassessed plants to better inform conservation decisions and conserve the most threatened species.  相似文献   
232.
Benthic macrofaunal populations through their feeding, bioturbation, burrow construction and sediment irrigation activities have profound influences on organic matter inputs to marine sediments (biodeposition) and o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deposited organic matter within the sediment. These effects in turn influence the rates and pathways of organic matter mineralisation, and element cycles. Similarly, bioturbation, burrow construction and burrow irrigation are major determinants of sediment-water column fluxes of oxygen and nutrients.

In this review, I discuss the influences of the different benthic macrofaunal feeding (functional) groups on mineralisation processes and sediment-water column fluxes of particulate and dissolved nutrients. How these effects influence diagenic processes, the balance between 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and the redox status of the surficial sediments. Finally, I discuss som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redominantly laboratory techniques which have been used to study “macrofaunal effects” and how this hinders the inclusion of the effects in quantitative sediment biogeochemical models.  相似文献   
233.
江苏省农户秸秆还田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户秸秆还田不仅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而且在发挥我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江苏省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秸秆还田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制定促进农户秸秆还田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农户对于秸秆还田的决策存在差异:在较为发达地区,秸秆还田与否,农户更多的是从秸秆处理的边际成本出发;而略欠发达地区,则主要是基于秸秆的利用效益.此外,技术因素也影响农户秸秆还田的行为决策.在制定促进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的激励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区农业生产以及农户生产经营的基本特征及差异,因地制宜,有效地促进秸秆还田在各地区最大限度地被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34.
235.
水体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综述了重金属的毒性效应和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介绍了利用水生藻类、浮游动物群落和底栖动物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36.
打印材料是限制3D打印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目前已经发现部分固体废弃物与3D打印的契合度很高,可以用于制备3D打印材料.本文综述了4类可以用于3D打印的固体废弃物,包括硅铝基废弃物、农林废弃物、废旧塑料和废旧金属,着重讨论了这4类废弃物制备3D打印材料的方法以及废弃物的添加对原打印材料造成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当前...  相似文献   
237.
概述了动力电池流向、回收管理体系和回收模式等管理现状,总结提出了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第三方综合利用企业和产业联盟为回收主体的四种动力电池回收模式;考虑建设成本、运行维护成本、收集成本、贮存成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税收成本、管理成本等8个构成要素,构建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成本模型;核算了四种回收模式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成本和利润情况.核算数据显示,回收1万t/a的废旧动力电池项目,在年总收益均为8500万元的条件下,四种回收模式的利润区间为-461~401万元.结果与趋势分析表明,我国可优先推广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为回收主体的回收模式,便于迅速布局;市场成熟后以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综合利用企业为回收主体的模式将进入市场,专业性和技术性将大幅提升;当市场更加成熟,以产业联盟为主体的回收模式将更具优势,回收成本降到最低.综上,建议从避免重复建设,缩短资金周转周期,探索创新模式,构建绿色供应链以及完善回收法律体系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相似文献   
238.
土著微生物修复城市小型湖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制剂及生物修复技术对鞍山市英泽湖进行了净化治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8~30 d的生物净化,该湖水中的COD、植物营养元素浓度及浊度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其中COD降至20 mg/L以下,去除率达到70%以上;氨氮降至0.2 mg/L以下,去除率达97%;总磷降低至0.02 mg/L以下,去除率达到60%以上;浊度...  相似文献   
239.
介绍了有效微生物(EM)的组成、特点及其处理废水的机理;通过与传统的生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比较,指出了利用EM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优势,认为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降低污泥产量,而且能够缩短反应器的响应时间;并介绍了EM制剂在国内外的生产情况,对今后EM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0.
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所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能够获取部分城市发展所需的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之一。从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现状入手,对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在回收再利用、焚烧发电、堆肥等方面的资源化处理措施予以分析,指出武汉市应优先开展回收再利用,适度发展焚烧发电和堆肥的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借鉴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先进经验,提出要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的比率和效率,推进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产业化发展,以促进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