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61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372篇
基础理论   130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81.
采用O3/Fenton组合工艺对苯甲醇模拟废水进行氧化处理,主要考察pH值,O3通入量,H2O2投加量,FeSO4加入量,反应时间对氧化效果的影响。比较了污染物苯甲醇在氧化过程中可能经历的特征分子作为污染物时废水的BOD5/COD值,确定顺丁烯二酸为最终氧化产物。结果表明:O3投加量为0.93 g/h,H2O2投加量为5 g/L,FeSO4加入量为1 g/L,pH为8,反应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顺丁烯二酸的质量分数达到42.19%。O3/Fenton组合工艺能够有效的将生化可降解性差的苯甲醇废水转化为可生化性较好有机废水,其中的特征污染物由苯甲醇转化为顺丁烯二酸,可生化指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82.
在微波辅助下对四钛酸进行了有机胺插层,获得了正辛胺﹑正十二胺﹑正十六胺插层四钛酸材料,研究了3种层状物质作为吸附剂,pH﹑震荡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直接湖蓝5B偶氮染料吸附的影响,确定了3种材料吸附的最佳条件。研究表明:微波有机胺插层四钛酸材料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pH=1.0时,正辛胺插层四钛酸用量为0.8 g/L﹑振荡时间40 min,正十二胺插层材料和正十六插层材料用量为0.4 g/L﹑振荡时间分别30 min和50 min时,吸附脱色效果最好。随染料浓度增大,温度升高,插层四钛酸材料会发生板层分离,表现为常规的物理吸附过程。在50℃时,正辛胺﹑正十二胺﹑正十六插层四钛酸对直接湖蓝5B染料的吸附量分别达到636 mg/g﹑3 349 mg/g﹑2 856 mg/g。  相似文献   
383.
掺氮Ta2O5诱发可见光-类Fenton体系降解阿特拉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璐  邓一荣  杜瑛珣  傅翔 《环境科学》2012,33(4):1252-1259
通过制备具有强可见光吸收和活性的半导体掺氮Ta2O5,利用其可见光Fe3+还原活性,实现了可见光-类Fenton体系有效地降解阿特拉津.结果表明,氨气流量0.3 L.min-1、700℃氮化时间6 h制备出的掺氮Ta2O5在可见光下还原Fe3+的能力最佳;阿特拉津降解效果与各种操作条件———光强、催化剂投加量、Fe3+、H2O2、阿特拉津初始浓度及pH值有关,并通过H2O2的分解揭示影响的原因.在pH为2.6、[atrazine]0=18 mg.L-1、[H2O2]0=2.5 mmol.L-1、[Fe3+]0=0.5 mmol.L-1、掺氮Ta2O5投加量为0.6 g.L-1、500 W氙灯照射下,反应60 min时,阿特拉津的降解率为97%.该研究为可见光-类Fenton体系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84.
测压法测试污水处理厂污水中的 BOD 5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测压法测定污水处理厂污水中BOD5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根据BOD5的测量范围给出了样品的取样量和计算系数。进行了测压法和稀释法测定生化出水和进水的对比试验,由于测压法在测定过程中有搅拌作用,致使所测结果比稀释法高。应用测压法每天的测量结果绘成曲线能对测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判断,加以补救和评价。对测压法的特点作了较详尽的叙述。  相似文献   
385.
装备使用风险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军事行动中,使用了大量复杂的装备系统,存在相当多的风险因素。如果对其中的风险因素管理不善,风险转化为事故,将造成极大的损失,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装备使用风险管理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概念。装备使用风险管理是在提高绩效和最大化作战能力时,用来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的一个逻辑化的决策过程。本文通过分析装备使用风险管理的系统模型——"人-装备-环境-管理-任务"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并且详细的说明了装备使用风险管理的过程,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分析风险控制、风险控制决策、实施风险控制、监督与评审等六个步骤的过程模型,探讨了风险管理的实施,并且认为风险管理过程的目标就是达到5M模型的最优化。为部队实施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6.
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中光合细菌处理味精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外循环气升式反应器(EALR)中球形红假单胞菌处理味精废水,能生产单细胞蛋白。在连续供气、KLa为242h^-1,HRT为12h,活性炭载体浓度为10g/L,进水BOD5为2750mg/L条件下,废水BOD5的去除率达到92%。载体增加反应器内生物量28%,SCP产率系数Y=0.59kg(cell)/(kg BOD5·d),是无载体组的2倍。EALR的生物负荷为1.68kg BOD5/(kg ML  相似文献   
387.
杨汉 《环境科学》1991,12(2):60-62
本文提出用快速法测定出COD_(Cr)值后,按稀释倍数通式c_n=COD_(Cr)/6.5×2~(n-1))(n=1,2,3)计算出三个适当的稀释倍数.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方法简便、可靠,普遍适用,可保证样品BOD_5分析一次成功.在BOD_5分析监测中具有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88.
目的 研究Ni18Co9Mo5在湿热海洋环境(永兴)和亚湿热酸雨环境(重庆)下的腐蚀行为和力学性能规律。方法 通过金属粉末注塑成形方法制备Ni18Co9Mo5样品,采用力学试验机、X射线衍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金相显微镜对Ni18Co9Mo5在永兴和重庆典型大气环境下暴露试验18个月的性能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Ni18Co9Mo5样品的耐蚀性较差,在海洋环境和亚湿热酸雨下暴露2个月即出现明显的腐蚀现象,在平均相对湿度达到临界湿度(80%)基础上,腐蚀介质SO2(亚湿热酸雨环境)和Cl(海洋环境)对Ni18Co9Mo5金属材料的早期腐蚀具有加剧作用。Ni18Co9Mo5在永兴试验18个月后,腐蚀产物较为疏松,且样品内外腐蚀区域均存在明显裂纹,其抗拉强度和冲击能量分别下降43%和60%左右;在重庆试验18个月后,其抗拉强度下降15%,冲击能量整体变化不明显。湿热海洋环境中侵蚀性强的Cl–导致Ni18Co9Mo5发生点蚀,甚至裂纹萌生及扩展,加剧了样品基体的腐蚀,有效承载面积减小及裂纹导致力学性能明显下降。结论 Ni18Co9M...  相似文献   
389.
络合萃取法处理高浓度CLT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301正辛醇-H2SO4-NaOH化学萃取-反萃取体系对CLT酸废水进行了络合萃取处理试验。静态杯皿试验表明,通过萃取处理,CLT酸废水的COD去除率达93.5%.反萃取效率100%,废水中的回收物浓缩8~10倍,且萃取剂可再生回用。  相似文献   
390.
孟丽红  夏星辉 《环境科学》2004,25(6):132-135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黄河泥沙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浑水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水样加酸处理后水相CODMn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长;但水样未加酸处理水相的CODMn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只呈微上升趋势;②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浑水生化需氧量(BOD5)的增长率显著低于浑水CODMn和加酸处理条件下的水相CODMn的增长率;③黄土中含量仅为0.76%的腐殖质对含泥沙浑水CODMn的贡献较大,当泥沙含量为7.5g/L和15g/L时,腐殖质对浑水CODMn的贡献分别为15.9%和 21.7%;④泥沙中腐殖质的主要组成之一富里酸溶于酸,当泥沙含量为7.5g/L和15g/L时,富里酸对水样加酸处理后水相CODMn的贡献分别为23.6%和50.6%.由于富里酸在自然条件下不容易发生生物降解,因此,目前黄河水质监测中的CODMn夸大了黄河耗氧性有机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