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88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通过对嫩江齐齐哈尔段CODMn和CODcr值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CODMn与CODcr显著相关,可以用CODMn值推算CODcr结果,减少CODcr的监测次数,降低分析中产生的Cr6+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82.
黄土高原东部山区两种灌木群落的土壤碳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动态气室法对2个灌木群落(样地1:黄刺玫+荆条Rosa xanthina+Vitex negundo;样地2:沙棘Periploca sepium)的土壤碳通量进行了连续4年(2005~2008年)的定位测定,研究灌木群落土壤碳通量的年内、年际变化与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碳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受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土壤碳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土壤温度和水分均较高的月份,最低值出现在3、12月以及其它较为干旱的月份;2个灌木群落4年土壤碳通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20±4.02)、(3.21±2.38)、(3.48±2.48)、(2.73±1.46)μmol.m-.2s-1和(6.10±4.31)、(3.90±2.54)、(3.89±3.07)、(3.92±2.71)μmol.m-.2s-1(以CO2计),4年的总平均值为(4.02±3.08)μmol.m-.2s-1.2个灌木群落4年土壤碳通量的总平均值分别为1002和1169 g.m-.2a-1(以C计),样地间差异不显著(p=0.35).剔除土壤水分胁迫时测定的数据后,指数函数可以很好地拟合土壤碳通量与土壤温度的关系,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在0.47~0.85和0.78~0.85之间;样地1和样地2的土壤碳通量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值)分别在1.88~2.73和3.61~4.28之间.土壤水分对土壤碳通量的影响在样地1较为明显.但是,对4年测定所有数据的分段分析表明,生长季土壤水分对土壤碳通量影响显著(p0.05),非生长季土壤温度对土壤碳通量影响显著(p0.05).用包含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4个双变量关系方程可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R2值在0.52~0.89之间.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东部山区灌丛土壤碳通量乃至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废塑料配煤炼焦机理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温干馏技术,利用煤与废塑料共焦化技术处理废塑料可将其转化为焦化产品,实现废塑料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此从分析煤与废塑共焦化机理方面,探究共焦化对炼焦的影响,表明添加一定比例废塑料可略提高焦炭质量,增加焦油及焦炉煤气产率,同时降低化合水产率,说明废塑料的添加提高了煤中氢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4.
中国碳排放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关系有助于实现2020年碳减排目标。选取2001~2009年碳排放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别计算碳排放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从折线的相似程度还是相对于始点变化速率的接近程度来看,碳排放曲线与能源消费曲线、经济增长曲线十分相似,说明碳排放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85.
杭州城区空气负离子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市典型的居民区为研究区域,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和其他气象因子进行了连续12个月的定点监测,分析了研究区空气负离子的日变化动态特征,以及空气负离子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平3 3 3均值为241.49个/cm,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最大值出现在凌晨4:00 307.92个/cm,最小值出现在21:00,为193.06个/cm;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水汽压和风速均成正相关,与紫外线强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86.
基于2015—2021年我国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特征;选取农业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相关参数,与农村地表水中主要超标因子的超标比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2020年为基准年,对全国31个行政区,涵盖农村地表水水质状况、农业农村活动水平和污染压力、环境容量3个方面的9个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地表水的变化趋势、季节特点和主要超标因子等表现出明显的农业面源污染特征;乡村人口、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等参数与主要超标指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9);聚类分析将全国31个行政区划分为7种不同的农业面源污染类型。提出,应根据不同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特点,因地制宜地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化肥减量行动、高效低风险农药推广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时,完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87.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to characterize soil quality.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and ages from young to mature on the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inus tabulaeformis plantations, four different aged P. tabulaeformis plantations (14, 28, 36, and 51-year old) were investigated in Yanqi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depths of 0-10, 10-20, and 20-30 cm,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oil depth on soil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With increasing soil depth,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porosity decreased gradually, but pH value increas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oil bulk density (BD) between different soil depths. Organic matter (OM), nitrogen (N), phosphorus (P), and potassium (K) content also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increasing soil depth, but there was no uniform change i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With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 tabulaeformis plantations,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porosity of the same depth increased gradually, but pH value decreased. The difference in BD between different ages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OM, N, and P content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increasing stand age. The K content in 14 a and 28 a plant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36 a and 51 a plantations. EC was the highest in 51 a plantation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BD and water characteristics, porosit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OM and N, P.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OM and pH reached a significant level at P < 0.01. OM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D, total potassium (TK, P < 0.05)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AK, P > 0.05). Therefore, the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 tabulaeformis plantations improved with increasing stand age. Our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 tabulaeformis plantations in Beijing, such as thinning,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mixed forest forestation. © 2018 Science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88.
闫东锋  杨喜田 《生态环境》2010,19(12):2826-2831
研究选取14个分别代表植被群落、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的指标,利用宝天曼自然保护区32块样地资料,研究了物种分布与环境之间关系。采用DCCA法可将该地区木本植物群落划分为3个类型;物种与9个环境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前4轴可解释物种总变异的94.1%;海拔、坡度、土壤含水量、坡向是影响该地区物种分布的主要因子,其中海拔是指示物种分布变化的最敏感因子。不同指标集团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形与植被因子之间、土壤因子与植被因子之间第1对典范相关系数分别为0.712和0.783,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影响植被特征的最重要地形因子是海拔和坡度,土壤因子为土壤厚度和土壤含水量,而对地形和土壤反应最敏感的植被指标分别为林分密度和平均树高,群落分布状态是由地形和土壤因子共同作用所控制的。  相似文献   
89.
以广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为研究单元,对2015—2020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进行评估,通过权重赋值计算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综合实力,综合判断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体量小,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县域社会经济总体呈正向发展态势,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低于全区平均县域水平;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呈现波动变化,部分县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增长率为负值;15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为协调,10个县域为基本协调,2个县域处于调和等级。  相似文献   
90.
通信作业环境空气质量的测定及评价指标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计算机终端室,通信机房,通信值班室3个典型作业环境,在设立室外对照点的情况下,现场测定CO2、CO、IP、细菌总数、空气离子、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10个指标。结果显示:上述指标在机主主作业环境内均得以检出,其中VOCs浓度较高据日均值和1d的浓度变化趋势,各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物品是空气离子与CO4、CO、VOCs、细菌总数、IP等具有正或负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价通信作业环境空气质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