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96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41篇
综合类   366篇
基础理论   20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38篇
评价与监测   54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多种湿地植物组合对污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室内静水实验,研究了再力花(Thalia dealbata)、鸢尾(Iris tectorum)、菖蒲(Acorus calamus)、茭白(Zizania aquatica)、睡莲(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大聚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 Spreng)7种不同生态型的湿地植物进行镶嵌组合后各组合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的湿地植物组合对污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较好,8种组合中对总氮和氨氮去除效果最好的组合为睡莲+再力花(S+Z)和睡莲+马蹄莲+茭白+菖蒲(S+M+J+C),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2.29%和95.50%.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的组合为睡莲+再力花+鸢尾(S+Z+Y),较无植物对照组的最大净化率提高了43.73%.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后对氮、磷的净化效果差异较小,种湿地植物组合对总氮、氨氮和磷的去除率范围分别为83.19%~92.29%、86.50%~95.50%和85.67%~99.87%.运用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对污水中氮和磷净化能力较强的组合为:睡莲+再力花(S+Z)、睡莲+马蹄莲+茭白+菖蒲(S+M+J+C)、睡莲+再力花+鸢尾(S+Z+Y)及睡莲+再力花+茭白+菖蒲(S+Z+J+C).  相似文献   
99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飞速发展,成就辉煌。截至2010年底,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达到96219万kW和42280亿kW.h,从1996年起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电力行业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排放绩效逐年下降;2009年底,电力行业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绩效分别下降至1.0,3.2和2.9g/(kW.h)。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业已开展并且成绩斐然;以2005年为基准年,2006—2009年电力行业累计减排二氧化碳约9.51亿t。展望十二五,电力行业在大气污染物控制方面,应坚持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控制路线,坚持区域联防联控和对复合型污染控制的重点工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应坚持优化电源结构、强化节能降耗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93.
基于CP对污水处理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楠  樊庆锌  石磊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8):164-167,173
基于国内的清洁生产(CP)评价指标,以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将生命周期评价(LCA)作为指导思想,从环境、经济、资源、人类健康、技术性能5个方面选取了全球变暖、固体废弃物、占地面积、运行稳定情况等22个指标,按3个层次构建了污水处理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污水处理厂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94.
995.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类植物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一年种植可连年持续利用,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改善、水土保持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竹类植物的生态功能作用进行了分类描述,以期对竹类植物的生态功能开发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竹类植物的生态研究.  相似文献   
996.
有效控制水华,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是目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所谓化感物质,就是由植物、细菌、病毒和真菌所产生的二次代谢产物。利用水生植物的化感作用或化感物质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爆发被认为是一种高效、低毒、环境亲合性好的方法而备受关注。然而,对于陆生植物应用于抑制藻类生长的研究却较少。文章在对化感作用的概念的演化、各种生物对藻类化感抑制作用、化感物质抑藻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陆生植物化感作用抑藻的研究进展。文章认为相对于水生植物在抑藻方面的局限性,陆生植物的优势体现在对水生生态系统影响明显(化感作用明显)、所含抑藻化感物质种类丰富、不易受水生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并对今后陆生植物抑藻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陆生植物中尤其是菊科植物化感抑藻应用前景广阔。最后指出,陆生植物的化感抑藻作用研究还存在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化感物质的提取和鉴定方法、抑藻作用机理的研究、应用实际水体时的生态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为探究城市污水厂尾水排放对河流沉积物氮素滞留的影响,在合肥市的南淝河、十五里河、塘西河、板桥河和廿埠河各选取一个河段,分3个季节采集尾水排放口上、下游一定范围的河道表层沉积物,解析沉积物脲酶活性、硝化潜力及其变化特征,并对沉积物脲酶活性对外源碳的响应开展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5个尾水受纳河段排放口下游河道沉积物TN、NH4+-N含量都不同程度的低于上游对照点,多数受纳河段沉积物NO3--N和OM含量下降,TP则大都不同程度的升高.绝大多数受纳河段尾水排放口下游沉积物脲酶活性低于上游对照点,甚至离尾水排放口距离越近的采样点位脲酶活性越低.5个尾水受纳河段不同程度表现出沉积物脲酶活性随外源碳浓度梯度增大的特点,表明河段沉积物脲酶活性存在一定的碳限制性.南淝河、十五里河和塘西河河段尾水排放口下游所有采样点沉积物硝化速率均高于上游对照点,而板桥河、 廿埠河河段则相反.总体上,各尾水受纳河段排放口上游对照点与下游采样点的沉积物脲酶活性、硝化潜力和硝化活性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8.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而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农村环境也正日趋恶化。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农业减排势在必行。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几种典型(农药、化肥、农作物秸秆)的污染及其对农田土壤造成的危害,同时针对化肥污染和农业污染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9.
太湖大型水生植物的现状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太湖地区的经济发展及湖泊资源的利用,太湖大型水生植物的爆发性生长已经成为提高太湖水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严重阻碍。大型水生植物死亡后可能会导致水质异常,进而给饮用水安全带来威胁。本文依据对太湖主要湖区大型水生植物的群落结构、分布范围、季节更替的研究,表述了大型水生植物监管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构建了太湖大型水生植物暴发应急防控与长效监管体系,为政府部门实施系统性监管提供支撑,并在全国湖泊大型水生植物监管方面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城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微生物种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云  杨殿海  卢文健 《环境科学》2012,33(8):2709-2714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我国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中的微生物进行种群分析,考察系统活性污泥中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和聚糖原菌(glycogen accumulatingorganisms,GAOs)的种群结构特点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厌氧池、氧化沟缺氧区和好氧区中PAOs占全菌百分比分别为2.0%±0.6%、3.4%±0.6%和3.5%±1.2%;GAOs所占全菌百分比分别为25.3%±8.7%、30.3%±7.1%和24.4%±6.1%.该厂氧化沟工艺PAOs含量低于已报道其他脱氮除磷系统水平(7%~22%),其除磷性能较差.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氧化沟缺氧、好氧区中PAOs含量相对于厌氧池有显著上升,而GAOs含量沿程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