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7篇
  免费   686篇
  国内免费   1773篇
安全科学   832篇
废物处理   151篇
环保管理   1522篇
综合类   5000篇
基础理论   1176篇
环境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002篇
评价与监测   912篇
社会与环境   414篇
灾害及防治   11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396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629篇
  2012年   559篇
  2011年   722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596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519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378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7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悬浮物对三峡水库水质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长江寸滩断面和嘉陵江大溪沟断面水样为测定样品,探讨了悬浮物对三峡水库水质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在三峡水库水质监测中,应对经0.45μm滤膜过滤的滤液进行指标测定,同时测定悬浮物含量,并对悬浮物进行组分分析;建议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纳入悬浮物项目。  相似文献   
52.
将有时序多目标决策方法应用于地面水环境质量优势的比较,介绍了决策方法的原理和评价步骤。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过程简便,分辨率高,排序结果与实际环境质量状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53.
酸性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加热时间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会因实验条件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结果。对不同加热时间,加热方式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加热时间以水浴加热沸腾30min或电炉直接加热8min为宜。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模糊数学在环境质量综合评判中的分析,指出“最大隶属度”原则的不适用性,并根据环境质量分级所存在的固有关系提出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环境样品中痕量锰的催化动力学测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环境样品中痕量锰的催化动力学测定方法进行简要评述,引述文献16篇。  相似文献   
56.
盐酸付玫瑰苯胺是三苯甲烷类染料,分子中存在的共轭体系使其具有以下特性:1.本身带色;2.随介质的pH变化产生显著的颜色效应,pH值越高,颜色越深,pH值越低,颜色越浅;3.对光和水洗的坚牢度较差;4.可发生重氮化反应;5.杂质使其颜色加深。  相似文献   
57.
This study conducted a combined adsorption-sequential extractionanalysis (CASA), by which five phases (i.e., exchangeable, carbonate, Mn-Oxide, organic, and Fe-Oxide phases) of adsorbed heavy metals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emperature effects on single and competitive adsorptions of Zn(II) and Cu(II) ontonatural clays. In the case of single adsorption of Zn, the exchangeable phase adsorption decreased from 65 to 40%, but thecarbonate phase adsorption increased from 30 to 40%, with an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from 15 to 55 °C. However, in itscompetitive adsorption with Cu, Zn was mostly present in the exchangeable phase (over 90%), and with an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the exchangeable phase adsorption decreased only 10%. In the case of Cu, over 50% among the total amount of adsorption was present in the carbonate phase in both cases ofsingle and competitive adsorptions. The carbonate phaseadsorption of Cu increased from 56 to 61% and from 60 to 66% in single and competitive adsorptions, respectively, with atemperature increase.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ase of Zn,the major mechanism of retention in natural clay soils might beexchangeable phase adsorption,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competitive adsorption with Cu. However, in the case of Cu, the major mechanism might be carbonate phase adsorption, which is known to be a more immobile phase than exchangeable phase adsorption. It seems that the adsorption of Zn and Cu onto natural clays is an endothermic reaction, which represents that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onstants and capacities increase with a temperature increase, with the exception of exchangeablephase adsorption.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京沪高速“3.29”液氯意外泄漏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中正确确立气、土、水、植物等环境介质作为监测对象,科学确定氯、氯化氢为监测因子,并因事制宜科学地选择监测方法,为事故处理指挥部迅速正确处理事故提供了优质快速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9.
徐州城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富积、分布特征与环境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徐州城市表层土壤的21个样品中30种元素的富集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我国土壤元素的背景值(算术平均值)相比,表层土壤中Zn、Cd、As、Hg、Sb、Sn、Ag等元素富集大;Fe、Se、Sc、Ba、Bi、Pb、Cu、Ni、Cr、Mn、Mo、Be、Ti、Al、Ga、Li、Co等元素的富集较小。污染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了Zn、Cu、Pb、Cd等元素主要与交通运输等扩散污染源相关,而元素As、Sb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工业污染源(点源)有关。环境风险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大的环境风险,其中属于中等环境风险级别以上的样品占近40%,而且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钢铁厂和化机厂等工业区范围内。  相似文献   
60.
分析了目前环境监测部门的数据传输现状,设计了基于VPN互联网络的环境质量数据层级化直报业务系统,介绍了网络直报系统的业务模型、数据审核和存储策略、系统功能设计及其应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