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27篇 |
免费 | 408篇 |
国内免费 | 108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99篇 |
废物处理 | 71篇 |
环保管理 | 1895篇 |
综合类 | 3372篇 |
基础理论 | 647篇 |
污染及防治 | 559篇 |
评价与监测 | 1284篇 |
社会与环境 | 246篇 |
灾害及防治 | 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48篇 |
2022年 | 183篇 |
2021年 | 192篇 |
2020年 | 215篇 |
2019年 | 160篇 |
2018年 | 148篇 |
2017年 | 233篇 |
2016年 | 286篇 |
2015年 | 293篇 |
2014年 | 339篇 |
2013年 | 431篇 |
2012年 | 434篇 |
2011年 | 496篇 |
2010年 | 333篇 |
2009年 | 374篇 |
2008年 | 334篇 |
2007年 | 455篇 |
2006年 | 410篇 |
2005年 | 313篇 |
2004年 | 276篇 |
2003年 | 285篇 |
2002年 | 266篇 |
2001年 | 214篇 |
2000年 | 212篇 |
1999年 | 162篇 |
1998年 | 133篇 |
1997年 | 125篇 |
1996年 | 126篇 |
1995年 | 94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27篇 |
1980年 | 31篇 |
1979年 | 28篇 |
1978年 | 18篇 |
1977年 | 15篇 |
1975年 | 15篇 |
1973年 | 1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利用近6年(2005-2010年)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乌鲁木齐市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和空气质量分级特征。结果表明:近6年来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SO:和PM10年均浓度超标但整体呈下降趋势,N02浓度达标但逐年升高。冬季(1月、12月)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显著增加,空气质量达标率由2005年的4.8%提高到2010年的24.2%;同期,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则由21%降低至3.2%。PM10是乌鲁木齐市冬季出现频数最高的首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202.
203.
介绍了环境监测工作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认为应通过质量控制工作,使监测数据符合五性: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4.
系统阐述了长治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及主要环境污染指标的变化趋势,利用库兹涅茨曲线对二者相互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5.
空气微生物来源于土壤、植物、水和人类,包括细菌、病毒、酵母、真菌和原生动物。众所周知,空气微生物可以进入呼吸道影响人体健康,导致呼吸系统及相关疾病。因此,微生物在环境空气中的含量及分布状况等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空气微生物的种类、来源、危害、监测方法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展望了空气微生物的研究前景,并建议将空气微生物作为大气污染常规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206.
为揭示近年来沈阳市大气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后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反映控制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文章在广泛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沈阳市2002-2009年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沈阳市在工业高速发展、经济迅猛增长和社会繁荣进步对环境质量产生巨大压力的条件下,经过对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环保力度的加大等一系列措施,大气环境质量已得到历史性改善;首要污染物为PM10,污染物指数排序为PM10>NO2>SO2,SO2污染也不容忽视,NO2污染控制仍需加强;沈阳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中以稳步提高为特征,以相应的环境管理力度加大和环保资金总体增加为保证;文章揭示的沈阳市大气环境质量好转为东北老工业区域中其他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和区域环境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7.
选择河北省邢台市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疫情作为一个极限管控措施下的极限减排实验情景,把2021疫情作为未来常态化疫情防控实验分析情景.与疫情前期对比,两次疫情期间臭氧浓度均有提升且2021疫情时期颗粒物浓度同样有提高,2020疫情时期其他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与2019历史同期相比,两次疫情期间臭氧浓度同样有升高现象,除此以外,2021疫情时期污染物改善较好.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算法和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WRF-CMAQ)量化了两次疫情时期气象因素对于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根据空气质量模拟法反推了不同污染物受人为影响的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LSTM算法在两次疫情期间的模拟均显示人为影响对污染物产生了负影响(降低了污染物浓度)且在总变化影响中占比较高,而CMAQ模式模拟结果中的气象因素影响占比远高于LSTM算法.CMAQ模式在两次疫情模拟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结果,在2020疫情中人为影响占据了主导,而在2021疫情中,相比较2020疫情时期,除NO2外,人类活动对其他污染物的影响均为正值(促进了污染物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208.
209.
利用2013年5月20日-6月20日成都市区7个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SO2、NO2、CO和臭氧的实测资料及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成都举办财富全球论坛期间及前后的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市政府采取交通管制措施,使机动车尾气排放的NO2浓度与财富论坛前后相比降幅达27.2%;财富论坛期间臭氧前体物质浓度的降低,使地面臭氧日均浓度在相同太阳日辐射值下与财富论坛前后相比较低;对城区扬尘控制和周边重污染企业限产停产,分别对PM10和SO2的排放起到了明显的削减作用;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市区SO2浓度累积与来自东南部低空的气团有关.当相对湿度小于60%时颗粒物容易吸湿增长,而当相对湿度大于60%时降雨概率增大,颗粒物容易被清除.综合分析,成都市区财富论坛期间空气质量改善是政府减排举措的有效实施和较好的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