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624篇
安全科学   179篇
废物处理   148篇
环保管理   141篇
综合类   1375篇
基础理论   174篇
污染及防治   436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正>专利申请号:CN201410365409.3公开号:CN104140207A申请日:2014.07.29公开日:2014.11.12申请人:青岛祥海电子有限公司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渣再利用型玻璃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钢渣10~80份,石渣35~70份,镁1.8~6.4份,聚乙烯醇15~36份,羟基磷灰石1~29份,氟硅酸钠1.8~13.8份,伟晶花岗岩3~11份,氧化  相似文献   
932.
微生物协同降解深层石油污染土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消除土壤中石油类物质的污染,从现场油泥中分别筛选出高效降解菌铜绿假单胞和无色杆菌,对其独立使用和复配时对原油的降解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复合菌体系加量、含水率、土壤含油量、氮磷营养比以及pH值、温度等对石油污染土壤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对土壤石油污染的降解率高于单独使用时的降解率,且当两者复合比例为1∶1,土壤含水率为25%时,9d降解率可达41.49%;温度为25℃、土壤含水率为25%、土壤pH值为7.5左右、菌液加量为5%、土壤含油率低于5%时,6d降解率可达到64.9%;保持土壤含水率为25%,pH值为7.5左右,保证充足的营养,含油率为2%的深层土壤54d降解率可达到43.2%。  相似文献   
933.
石油类测定质量自控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水中石油类测定中自控标准样品的配制方法,按1∶1∶1的比例配制正十六烷、姥鲛烷和甲苯混合标准溶液,对国家标准样品的测定值在保证值范围内。配制的20.0 mg/L和1.00 mg/L高、低两种质量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连续7 d随水样同时测定的相对误差≤7.0%,RSD在1.3%~6.7%范围。  相似文献   
934.
便携式GC法测定石油污染地地下水中苯、乙苯和二甲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污染地地下水中苯、乙苯和二甲苯,通过试验选择出测定的最佳色谱条件和适宜内标物,并对样品平衡时间、NaCl用量、取样后 VOA瓶中液-气体积比等条件进行优化。试验表明,该方法在0 mg/L~2.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8;方法检出限为0.05 mg/L ~0.15 mg/L。用该方法和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实际水样,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35.
膨润土的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于瑞莲 《环境技术》2003,21(1):18-21
简单介绍了膨润土的结构和基本性质,重点探讨了膨润土的改性方法、改性机理及改性膨润土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指出目前膨润土在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6.
铜离子和孔雀绿在磷酸酯化改性豆壳上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报道了一种功能基为磷酸羟基的酯化豆壳阳离子吸附剂的固相制备技术,研究了铜离子和孔雀绿在改性豆壳上的吸附行为.采用静态批次试验研究了不同实验参数(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质浓度和吸附时间)对铜和染料吸附的影响.铜离子和孔雀绿分别在pH≥3.0和6.0时达到最大吸附值.对于浓度为100 mg·L-1的铜溶液,5.0 g·L-1及以上的改性豆壳能去除91%以上的铜;改性豆壳用量≥2.0 g·L-1时,能去除浓度为250 mg·L-1的溶液中95%以上的孔雀绿.改性豆壳对铜离子和孔雀绿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最大吸附能力分别为31.55 mg·g-1和178.57 mg·g-1.对铜离子和孔雀绿的吸附分别在75 min和7 h达到吸附平衡,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和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能分别描述铜离子和孔雀绿在改性豆壳上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937.
通过对小麦秸秆生物炭(BC)进行碱和磁复合改性得到改性小麦秸秆生物炭(FKC),在SEM-EDS、 BET、 FT-IR、 XRD和VSM等表征的基础上,研究了FKC对水中Cd~(2+)的吸附特性及温度、pH值和投加量等对吸附特性的影响,探讨了碱和磁复合改性提高小麦秸秆生物炭吸附Cd~(2+)性能的机制.结果表明,与BC相比,KFC结构疏松多孔,表面积增加了19.11倍,O—H、■等芳香族和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多,并且出现新的官能团Fe—O. FKC具有磁性,其磁化强度为8.43 emu·g~(-1),能够回收重复使用. FKC对Cd~(2+)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表明其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FKC的理论最大平衡吸附量为23.44mg·g~(-1),是BC的1.47倍. FKC对Cd~(2+)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在pH为2~8范围内,随pH的升高FKC的吸附能力逐渐提高.生物炭的投加量为10 g·L~(-1)较好.经3次"吸附-解吸-再吸附"循环后,FKC对Cd~(2+)的吸附量仍达到17.71mg·g~(-1),表明其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该研究结果可为碱和磁复合改性小麦秸杆生物炭应用于Cd污染废水处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38.
改性生物炭材料对稻田原状和外源镉污染土钝化效应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为研究改性处理后的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钝化效应,以油菜秸秆制备的生物炭(BC)为原材料,通过不同处理(HNO_3氧化、NaOH碱化、KMnO_4浸渍、FeCl_3浸渍)制备改性炭材料,在室内连续培养试验中,分析了其对原土/外源镉污染土壤的钝化效应.结果表明,原炭及改性生物炭均降低了原状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其中Na OH和KMnO_4改性的炭材料钝化作用超过50%;在外源污染土壤中,NaOH、KMnO_4、FeCl_3改性炭材料均降低了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以添加10%的BC-KMnO_4较佳,降低作用超30%,HNO3改性炭却活化了3.8%~24.5%的土壤有效态镉.10%BC-KMnO_4显著降低原状土壤中可交换态镉含量达65.1%,而BC-HNO_3在外源污染土壤中活化可交换态镉含量高达20.2%.原炭及改性生物炭均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碳、盐基离子含量;原炭及NaOH、KMnO_4改性生物炭提高了土壤pH,HNO_3改性炭则降低了土壤p H;原状土中有效态镉含量与pH、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外源镉污染土中有效态镉含量则与pH、有机碳、交换性镁、钾、钠离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KMnO_4改性生物炭显著提高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碳和盐基离子含量,降低土壤镉活性形态含量,可作为优选的原位钝化修复材料,而HNO_3改性生物炭显著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有效态和可交换态镉含量,具有促进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939.
石油降解菌株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丹平  尹华  彭辉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951-954
从广州石化厂污水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石油的细菌,并对该菌的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原油培养基中培养3d能降解61.17%的原油,培养13d原油的降解率达88.71%;在pH7.0左右生长最好,除油率达到88.66%;接种量、菌龄对菌的除油率有较大影响;氮磷营养盐的影响非常显著,而水体盐度对除油率影响不大,在加入补充氮磷盐的淡水和海水中除油率均在70%以上。该菌能以石蜡为碳源生长,而不能利用芳烃。  相似文献   
940.
旨在为提高累托石对染料的吸附效率,便于其在工业中的应用,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对天然累托石进行改性,并利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等材料固定改性累托石粉末,制备了微球状吸附剂。考察了固定化改性累托石微球对水中橙黄Ⅱ的吸附性能以及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式较好地模拟。吸附活化焓ΔH0呈正值,且吸附体系的ΔH0<-TΔS0,整个吸附过程活化熵的影响大于活化焓,适当升温有利于加速吸附反应的进行。吸附动力学规律符合准一级、二级吸附速率模型、Bangham模式和Elovich模型。膜扩散过程是吸附过程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