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保证辐射监测数据的准确,江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组织了2011年全省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比对。结果表明,22台仪器测量结果满意,1台仪器测量数据可疑,所有仪器均未出现不满意或离群结果。测量比对有效地发现了测量存在的问题,保证监测工作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2.
利用稳健四分位间距法和迭代法2种稳健统计方法,通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共334家环境监测单位开展土壤中汞的实验室间比对,对比对测定结果和质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系统性地研究了土壤中汞的质量控制指标。建议实际监测工作中土壤汞的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7%~19%,相对误差控制指标为±8%,低浓度水平下可适当放宽至±10%,加标回收率控制范围为81%~109%,为日常监测开展土壤汞的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了评价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3.
The formation of ultrafine particles, their growth, and associated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has been studied during new particle formation events over a high-altitude station of the Western Ghats during the 2014 post-monsoon season. Most of the events were observed during noon time where particle bursts in the nucleation-mode size range from 5 to 25 nm followed by sustained growth in size. This phenomenon persists for ~4–8 h with a growth rate of 1–2 nm h1. Peak concentrations of nucleation-mode particles during the event generally vary from 2300 to 5000 cm3. The mean growth rate is 1.4 ± 0.42 nm h1, particle formation rate is 1.14 ± 0.22 cm3 s1, coagulation sink is 0.35 ± 0.22 cm3 s1, and condensational sink is 15.4 ± 2.6?×?103 s1. All these values are comparable with earlier results from Indian region. Comparison of size-segregated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during days of new particle formation events and those without new particle formation were carried out showing a distinct variation in nucleation and Aitken mode with least variabi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accumulation mode.  相似文献   
44.
城市污水污泥发酵制园林营养土中微生物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桶装发酵装置,进行城市污水污泥发酵制园林营养土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研究,测试不同好氧-厌氧交替组的发酵温度以及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等的变化,探讨发酵温度与微生物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夏季不同发酵方式的发酵温度在50℃以上的持续时间均长于冬季,且夏季好氧-厌氧交替发酵的发酵温度在55℃以上的持续时间长于好氧发酵;冬季与夏季的好氧、好氧-厌氧交替发酵后,堆料中的粪大肠菌群数量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 248-2007)的卫生学指标要求;夏季好氧-厌氧交替发酵过程中,厌氧后发酵温度有所下降,好氧后发酵温度又有所回升;无论好氧还是好氧~厌氧交替发酵中,细菌均为优势种群,真菌、放线菌数量比细菌数量低2~6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5.
人工浮床对汾江河水质净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佛山市汾江河内布置浮床的水域的7个断面进行采样监测,分析了布置浮床侧与未布置浮床侧各水质指标的差异,以考察人工浮床对汾江河水质的净化效果。同时比较了圆币草、水罂粟、梭鱼草、狐尾草、美人蕉和鸢尾6种浮床植物的生物量和氮磷吸收量。结果表明,布置人工浮床一侧的水质TN、TP、COD和NH4+-N含量均显著低于未布置浮床一侧的水质,表明人工浮床对水体水质的有净化效果。总面积约4 900 m2的浮床植物经过3个月的生长,从水体中共吸收了192.5 kg的氮和76.1 kg的磷。6种浮床植物中,狐尾草的净增生物量最高,达到64.2 kg/m2;圆币草次之,为62.2 kg/m2。狐尾草和圆币草对氮磷的吸收能力在6种植物中处于较高水平,每平方米狐尾草和圆币草从水体中分别吸收了51.61g氮、19.79 g磷和46.90 g氮、22.93 g磷。综合比较得出,狐尾草和圆币草在生物量和氮磷吸收量上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是较好的浮床植物。本研究为人工浮床在南方类似河流中的应用及植物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
随着近年来我国碳排放总量的增加,一些西方国家开始把碳减排责任的矛头指向中国。为了明确中国碳排放的国际地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经济发展阶段视角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首先运用IEA2011年公布的碳排放数据分析了我国2009年面临的碳排放形势,继而研究了工业革命以来中国碳排放的总体贡献情况,最后从经济发展阶段视角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认为:①尽管我国当前的碳排放总量巨大,但人均碳排放量低于世界前10名的主要碳排放国家,碳排放强度与世界主要碳排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②我国的历史累计碳排放贡献及人均碳排放均较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累计碳排放量达到世界累计碳排放量的近3/4;③与发达国家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相比,我国的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快速推进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阶段普遍伴随着高碳排放。鉴于此,我们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中国的碳排放,一方面中国当前的确产生了较大的碳排放,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这种碳排放规模和水平。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和碳足迹也表明,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一定程度的高碳排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47.
对脉冲对反吹圆袋除尘器和机械冲击振打扁袋除尘器进行了数字计算和分析对比,显示前者落后,后者先进,并对空气净化除尘及可预计的节能降耗目标进行了粗估。  相似文献   
48.
Cyclic volatile methyl siloxanes (cVMS) are high volume production chemicals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al and consumer products. Three cVMS compounds (D4, D5, and D6) have and are undergoing environmental risk evaluations in several countries and have been proposed for legal regulation in Canada. As interest in monitoring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chemicals in the environment increase, there is a need to evaluate the analytical procedures for cVMS in biological matrice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data produc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laboratory testing performance for measuring residues of D4, D5, and D6 in a standard set of fish homogenate samples and to estimate limits of determination for each substance. The samples sent to each laboratory consisted of homogenized whole body tissues of hatchery raised rainbow trout which were fed food fortified with D4, D5, and D6 (dosed) and trout that were fed standard food rations (control). The participants analyzed each sample using their analytical method of choice using their own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for quantific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With a few exceptions, participating laboratories generated comparable results for D4, D5, and D6 in both the dosed and control samples having z-scores between 2 and −2. Method detection limits for the whole fish matrix were on average 2.4 ng g−1 ww for D4, 2.3 ng g−1 ww for D5, and 1.8 ng g−1 ww for D6.  相似文献   
49.
中国低碳发展的国际比较:世界贸易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快速发展,与之相伴随的碳排放总量持续攀升,中国也因此被推上世界碳减排的风口浪尖.为了明确中国碳排放的国际地位,本文从世界贸易格局视角对中国的碳排放现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首先分析研究了我国2007年面临的碳排放国际形势,继而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形势进行了国际比较,最后采用GDP比例法和类推法对我国商品出口隐含的碳排放进行了初步测算,并分析了剔除出口贸易影响后的我国碳排放情况.通过研究认为:①出口贸易对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影响巨大,我国的商品出口占GDP比例长期维持在20%以上,近几年高峰值超过36%;②在当前的世界贸易格局、国际分工体系下,采用“生产者责任体系”碳排放测算模式大大高估了中国的碳排放水平,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中有34-60%是为他国服务而产生;③中国在当前世界贸易格局和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使得中国在目前的碳排放测算模式下必然“产生较高的碳排放”;④世界各国应该重新审视和正确认识中国的“高”碳排放形势,中国为世界各国提供商品服务而产生的碳排放不应该受到指责.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美国、日本、法国、我国台湾地区农户与市场对接模式的比较,发现依靠中间组织——农协、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实现了农业流通现代化。基于此,结合我国农业现状和具体国情,提出从政府引导、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三个方面来实施我国农户与市场的对接,从而加快我国农业流通现代化进程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