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778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75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1000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44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Hybrid growth microorganisms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have proven effective for treating the toxic compound phenol, but the toxicity effect under different toxicity conditions has rarely been discussed. Therefo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G-SBR under toxic, acute and chronic organic loading can provide the overall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system. Toxic organic loading(TOL) was monitored during the first 7 hr while introducing50 mg/L phenol to the system. The system was adversely affected with the sudden introduction of phenol to the virgin activated sludge, which caused a low degradation rate and high dissolved oxygen consumption during TOL. Acute organic loading(AOL)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at high phenol concentrations(600, 800 1000 mg/L). The specific oxygen uptake rate(SOUR) gradually decreased to 4.9 mg O_2/(g MLVSS·hr) at 1000 mg/L of phenol compared to 12.74 mg O_2/(g MLVSS·hr) for 200 mg/L of phenol. The HG-SBR was further monitored during chronic organic loading(COL) over 67 days. The effects of organic loading were more apparent at 800 mg/L and 1000 mg/L phenol concentrations, as the removal range was between 22%–30% and 18%–46%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d the severe effects of COL.  相似文献   
22.
构建新型异养硫自养ABR反应器,以处理含高浓度高氯酸盐(ClO4-)废水,并探讨该工艺对不同浓度ClO4-的还原性能及硫酸盐(SO42-)的产生规律,同时解析ABR系统内生物量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在HRT=12h,进水ClO4-浓度为300mg/L时,去除率可达99.60%,出水SO42-浓度稳定在150mg/L内.进水pH值为7.8~8.0,随着还原ClO4-浓度的升高,异养段出水pH值逐渐升高至8.0~8.3,自养段pH值则逐渐降低至6.6~6.9,异养协同硫自养ABR系统可实现酸碱的平衡.此外,提高进水ClO4-浓度可促进EPS的分泌,且异养段第一格室微生物分泌的EPS最多,其含量可达到102.46mg/(g·vss).EPS的分泌可以形成保护层以抵制外界的压力,同时也起到储备碳源和能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采用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为实验装置,探讨了利用新型发酵产氢菌R3的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启动与运行情况.实验表明,维持反应器内pH在4.5左右、COD启动值为6000 mg·L-1、水力停留时间为8 h等条件,可在30 d内完成反应器内菌种对环境的适应并进入稳定运行阶段,此时系统氧化还原电位(HRT)稳定在-400mV左右.系统内的液相末端发酵产物中乙醇含量最大,占发酵产物总含量的65%,乙醇和乙酸所占比例为95%,系统呈现明显的乙醇型发酵特性.启动和运行阶段的积累产氢量为399.33 L,最大产氢量达15768.8 mL·d-1,最大氢气产率为49.94%.有机氮源可被微生物利用而无机氮源对产氢并无太大影响.使用有机氮源和磷源时积累产气量、积累产氢量和发酵液相末端产物与空白对照相比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24.
以光化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光反应器、H2O2的投加方式、渗滤液曝气、不同光源以及原水初始COD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旋转式反应器对COD去除效果最高,降膜反应器虽效率略差,但结构简单,光源无污染,易于在工程中使用;H2O2一次性投加更有利于COD的去除;在合适时间段采取曝气方式可提高紫外光氧化反应速度;紫外灯光对COD去除较好,而太阳光对COD去除稍差,可能耗低、成本低,在污染物治理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COD去除效率随原水初始CO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5.
将UASB反应器多点进水装置进行改造,设计独特的变速旋流配水装置,具有配水均匀,混合效果好,不会产生短流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旋流配水装置容积利用率高,外循环能耗小,布水均匀性良好;中温条件下外循环反应器处理模拟啤酒配水,进水COD浓度为2000mg/L~3000mg/L,容积负荷可以达到22.7kgCOD/m^3·d,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2.46%。  相似文献   
26.
颗粒污泥接种UASB反应器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颗粒污泥接种UASB厌氧反应器处理废纸造纸废水,对其可生化性及能降解程度进行研究。通过持续近2个月的运行实验可知:在进水CODCr质量浓度为2000—3000mg,L的情况下,COD容积负荷最高可达到20kg/(m3·d)左右,水力停留时间可缩短至4h,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稳定保持在80%-90%的范围内,并且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27.
温小鹏  施昌平  谢雄文 《环境科技》2009,22(1):67-70,74
通过介绍厌氧氨氧化技术(ANAMMOX)和亚硝化技术(SHARON)在污水脱氯处理中的原理,着重从工艺特性分析以及控制因数方面介绍SHARON—ANAMMOX联合工艺,并通过与传统工艺的比较,指出SHARON—ANAMMOX联合工艺是可持续性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8.
从厌氧微生物的发现及应用,详细阐述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为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9.
研究一体化连续流间歇曝气膜生物反应器(IMBR)处理低C/N城市污水的工艺效能。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在曝气2 h、搅拌2 h的运行模式下,对COD、NH4+-N、TN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7%,83.4%,75.4%和97.81%,各出水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7.5,4.59,7.63和2 mg/L,出水水质达到了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30.
朱淑琴  尹萍  张萍 《环境科学》1997,18(6):66-67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毛皮模拟废水的试验条件为:水温20℃,DO2mg/L,CODcr1500mg/L,BOD5 900mg/L,MLSS 2100mg/L增至2600mg/L左右,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限制曝气方式运行的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最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