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30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118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712篇
基础理论   144篇
污染及防治   188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测定水质总硬度最常用的是EDTA 滴定法,该法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锰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分析了锰对EDTA滴定法的影响,对比了两种掩蔽剂对不同浓度锰的掩蔽效果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为EDTA滴定法测定高锰水体总硬度过程中不同掩蔽剂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2.
以KMnO_4为氧化剂,Al_2(SO_4)_3·18H_2O为混凝剂,含铁锰离子地下水为模拟用水,考察预氧化强化混凝法的效果。利用响应面设计试验,分析氧化剂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和pH值对铁锰去除的交互作用。模型优化结果显示,在氧化剂投加量4.16 mg/L,混凝剂投加量263.68 mg/L,pH值为7.54的最佳工艺参数下,铁锰去除率分别可达98.22%和97.49%。  相似文献   
63.
制备了分子印迹硅纳米-氧化石墨烯复合吸附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对双酚A(Bisphenol A,BPA)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吸附材料对BPA的吸附在35min内达到吸附平衡,Langmuir等温线模型得出最大吸附容量约为338.3mg/g;相对于BPA的结构类似物,对BPA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性能;在溶液pH接...  相似文献   
64.
4种典型纳米材料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不同种类纳米材料对原代培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s,MEF)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选择4种典型的纳米材料(纳米碳、单壁碳纳米管、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硅)制备颗粒悬液,设立5个剂量组(5、10、20、50、100μg·mL-1)对BALB/c小鼠MEF细胞进行24、48、72h染毒培养,利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噻唑蓝实验(MTT比色法)检测上述4种纳米材料对MEF细胞活性的影响,同时,测定染毒24h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探讨纳米颗粒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4种纳米材料均能明显影响MEF细胞的生长形态.染毒24h后,MEF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回缩变形,细胞间隙增大,排列稀疏,胞内颗粒物增多,细胞透明度下降.2)纳米碳、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硅对MEF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细胞膜完整性的损伤作用均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而增强,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半数致死浓度(24h-IC50)分别为21.85、21.94、461.10μg·mL-1;碳纳米管组的剂量-效应之间不呈对数线性关系,未能得出其24h-IC50.3)在不同染毒剂量水平上,4种纳米材料的毒性对比差异显著:低剂量水平上纳米碳与碳纳米管的毒性强于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硅,随着剂量的升高纳米氧化锌的细胞毒性升高最为显著.结果提示,纳米材料能够对MEF细胞造成毒性损伤,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可能只是作用途径之一;纳米材料的毒性可能受粒径、形状、化学组成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环氧丙烷生产废液中1,2 -二氯丙烷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从环氧丙烷生产废液中回收1,2-二氯丙烷的新方法。采用常压精馏、减压精馏、共沸精馏工艺分离环氧丙烷生产废液中的1,2-二氯丙烷。实验结果显示,共沸精馏工艺的效果最好;在含有一定量的共沸剂、釜温100℃、顶温86℃、回流比为1的条件下,塔顶馏分中1,2-二氯丙烷的质量分数可达到98%以上,1,2-二氯丙烷的回收率可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66.
以NH3为还原剂,以活性碳纤维(ACF)、HNO,浸渍的ACF、负载CuO的ACF和负载La2O3的ACF为催化剂,在微型反应器中考察各种催化剂对NO催化还原的活性,并进行了差热-热重、扫描电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CF负载La能有效地改善催化剂的活性,且催化活性中心为非晶态的氧化物;当ACF负载20%的La2O3时具有最好的低温活性,NO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67.
利用电位滴定表征了铁铈氧化物(Fe-Ce)的表面电荷特性,并使用电荷分布多位络合模型(CD MUSIC)进行了模拟,得到Fe-Ce材料的表面位质子结合常数为5.8,位密度为23.2个·nm-2,高于大多数铁氧化物的表面位密度.在Fe-Ce表面特性参数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CDMUSIC模型对系列pH(5~9)下As(Ⅴ)在Fe-Ce表面的等温吸附实验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单齿单核单质子化形态≡FeOAsO3H1.5-和双齿双核非质子化形态≡Fe2O2AsO22-共存于吸附后的Fe-Ce表面,它们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1.5和34.2,电荷分布值(f)分别为0.25和0.50.使用以上模型参数,对pH 3.5~10.5范围内2种表面络合形态分布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偏酸性条件下,≡ FeOAsO3H1.5-形态占主导;而≡Fe2O2AsO22-形态主要存在于偏碱性的范围.  相似文献   
68.
石英砂负载氧化铁的表征及其除锑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SEM/EDAX以及Nova-1000表面分析仪对石英砂负载的氧化铁颗粒进行了表征,发现负载氧化铁的粒径为200 nm左右,其表面孔径及孔隙率分别为2×10-9~9×10-9m及0.11%,负载氧化铁的石英砂的比表面积为原砂的5倍.考察了石英砂负载氧化铁(IOCS)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吸附时间,pH值,温度等)对水溶液中锑的去除效果,在pH为3~9范围内,其去除率均超过了98%.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实验数据分别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热动力学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IOCS吸附锑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的化学吸附反应.  相似文献   
69.
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甲醛是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文章简述了室内甲醛的来源及对人体的危害,论述了室内甲醛污染治理的四种方法(臭氧氧化法、吸附法、光催化氧化法和金属氧化物法)的反应原理、优缺点及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金属氧化物法在材料的制备和反应机理方面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
氨基染料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机物的铁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对含有机物铁泥进行资源化处理研究,并对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色差实验与电子探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铁泥可以将铁泥中所含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真正实现环境友好;超临界水首先将铁泥氧化成α-Fe2O3与γ-Fe2O3,再经过800℃煅烧后可以作为氧化铁红颜料使用;超临界反应压力对样品的晶型与颜色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