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70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30篇
综合类   211篇
基础理论   54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48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总述了“九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主要成就,并明确指出“十五”期间环境保护的指导方针,指出为实现“十五”环境保护目标,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双赢,必须建立面向市场的环境保护机制,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122.
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仪器仪表多样化,以及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格式的差异,给系统软硬件的集成,以及数据应用和管理带来了不便,也是构成空气自动监测信息化进程中的技术瓶颈之一,通过对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软件开发和数据整合模式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3.
火炬松浆材建筑材林经营模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火炬松样地资料,建立火炬松林分生长模型、结构模型、商品材产量预估模型、营林措施(含间伐、施肥、整地、抚育等)效应模型及营林效益评估模型,构成火炬松纸浆材与建筑材林经营的模型系统,为火炬松纸浆材与建筑材林定向培育和优化决策提供了系列模型.  相似文献   
124.
克隆植物生理整合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理整合作用是克隆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克隆植物所表现出的许多独特的生态学行为,均与其所具有的生理整合效应密切相关.本文总结并分析了迄今为止在研究克隆植物生理整合作用方面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并将其归纳为直接和间接方法两个大类.通过这些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克隆植物生理整合效应的机制、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得到更加深入的揭示.在不断深化和拓展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今后在克隆植物生理整合效应的研究方面,还应较多地关注更为精确的研究方法,以及野外或自然条件下的实地研究.参104  相似文献   
125.
克隆植物的碳素生理整合及其生态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素整合是克隆植物生理整合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克隆植物生存、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克隆植物碳素整合的基本机制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似性,但克隆植物的种类不同、所处生境以及发育阶段不同或所受到的干扰、胁迫的程度不同,其碳素整合的范围、强度、方向、过程等也有所差异.本文对克隆植物碳素生理整合的基本特征、生态效应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迄今有关克隆植物碳素整合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同时,对碳素整合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评价与展望,认为在今后研究中,应加强对克隆植物碳素整合的遗传学基础的研究,同时对于碳素整合的生理学、解剖学和生态学机制的研究也亟待深入.  相似文献   
126.
从要素流动多维重构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评价体系,以动态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城乡融合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分异规律,最后从“流空间”视角探索城乡融合发展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城乡融合水平整体较低但趋势向好,其正向空间关联和局域内向集聚特征明显。(2)流空间视角下区域呈多中心网络结构,且在人流和资金流下相对紧密,而物流和信息流下“核—辐”结构突出。(3)推动核心区集聚效应转向扩散效应,发挥各城市节点比较优势,合理调节要素流动强度、方向和质量,并在实施地方和国家政策时配套相关制度,方能实现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量”“质”同升。  相似文献   
127.
CDOM(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erial,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光学特性可反映水体中内源物质与外源物质的比例,为了解二龙湖受到上游来水所含污染物的影响,利用荧光区域一体化技术和荧光指数分析水体中CDOM的荧光特性,进而判定水体污染状况,并结合CDOM荧光组分与水质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不同季节二龙湖水体中CDOM光学特性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性以及CDOM的组成与来源.结果表明:①水相中CDOM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其中,光谱斜率Sg(275~295 nm)和E250 nm:365 nm〔aCDOM(250)/aCDOM(365)〕均表现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SUVA254 nm表现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②水体中的荧光组分以外源组分R3(富里酸类物质)和R5(腐殖酸类物质)为主,在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分别占总荧光强度的70.0%、60.4%和51.3%.③在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FI310 nm平均值均大于0.8,FI370 nm平均值均小于1.4,表明在3个水文期,微生物活动带来的内源CDOM在二龙湖南部较为明显.④ρ(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溶解性有机碳)与CDOM的荧光组分R2(色氨酸类组分)、R4(可溶性微生物副产物组分)和R5(腐殖酸类组分)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71、0.80、0.73,表明DOC主要源于微生物代谢的可溶性副产物及浮游植物的降解.研究显示:水体中CDOM主要组成为内源的色氨酸与微生物蛋白质类副产物以及外源的富里酸类与腐殖酸类有机物;同时,由于冰冻、降水、生活污水排放、农业废水和水生植物等因素,导致湖泊中的CDOM的组分与来源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128.
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政策环境,从准入规则、配额分配、排放核查、交易量与交易价格4个方面介绍了各试点地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归纳出了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的主要特点;并通过与碳排放交易欧盟体系(EU-ETS)进行对比,提出了我国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国际差距,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9.
为破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借鉴共生理论、社会互动理论和互惠规范理论,构建了文化和旅游"共生—共建—共享"的关系网络,并进一步从政府、企业和旅游者角度提出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最终构建了文化和旅游在理念、职能、产业、市场、服务和交流方面的六大融合矩阵。  相似文献   
130.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SDSS) represent a step forward in efforts to account for the spatial dimension in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The aim of SDSS is to help policymakers and practitioners access, interpret and understand information from data, analyses and models, and guide them in identifying possible actions during a decision-making process. Researchers, however, report difficulties in up-take of SDSS by the intended users. Some suggest that this field would benefit from investigation of the social aspects involved in SDSS design, development, testing and use. Borrowing insights from the literature on science-policy interactions, we explore two key social processes: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learning. Using a sample of 36 scientific papers concerning SDSS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we surveyed whether and how the selected papers reported on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learning. We found that while many of the papers mentioned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with prospective user groups or stakeholders, this was seldom underpinned by a coherent methodology for enabling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learning to surface. This appears to have hindered SDSS development and later adoption by intended us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