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7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1337篇
安全科学   436篇
废物处理   44篇
环保管理   474篇
综合类   2419篇
基础理论   755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77篇
评价与监测   99篇
社会与环境   420篇
灾害及防治   26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本文采用改进的化学分离方法对Pahokee泥炭和稻田土壤中的腐殖酸进行了分离,得到了两类腐殖酸:去矿物前腐殖酸(HA-I)和去矿物后腐殖酸(HA-II),其中HA-II为前人未所顾及。然后采用元素分析、固体13C核磁共振、热解-色谱-质谱等技术对HA-I和HA-II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HA-II在总腐殖酸中占有的比例分别是11.8%(泥炭)和37.1%(土壤)。HA-I和HA-II在化学组成和性质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O/C原子比都表现为HA-IIH/CSSHA-I,表明从HA-I到HA-II,Pahokee泥炭和稻田土壤腐殖酸中的含氧基团都减少,Pahokee泥炭腐殖酸则脂族基团减少,而稻田土壤腐殖酸的脂族基团增加。这种HA-I和HA-II在结构性质上的变化在13C NMR和热解分析时也都得到了验证。另外热解分析还表明HA-I含有更多的易分解的结构组分,而HA-II则含有更多的难分解的结构组分。这些研究都说明HA-II与HA-I相比,在组成和结构特征上存在一些差异,含有更多的难分解的结构单元。本项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土壤沉积物体系中腐殖酸的化学特征和地球化学过程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2.
选取2005年东洞庭湖湿地的遥感影像,利用GIS技术、MapInfo Professional7.0 SCP软件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东洞庭湖湿地景观空间结构的完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内斑块分维数相差不大,但沼泽和库塘湿地受人为干扰明显且形状规则,其分维数趋近于1。(2)区域内湿地景观类型体系中各类湿地所占比例差异不大,分配较均匀;多样性较低,优势度不明显;整个区域的破碎化程度较低,但各类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差异明显,相对破坏性较大。(3)由于人类垦殖影响,斑块间隙指数较高。上述分析,为东洞庭湖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参阅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923.
城市绿地结构与鸟类栖息生境的营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对城市鸟类多样性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城市绿地结构是鸟类栖息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分析公园面积、连通性、岛屿化等影响城市鸟类多样性的城市绿地结构特征基础上,提出通过优化绿地结构营造鸟类栖息生境的原则,探讨了保护城市自然保留地、建设环城绿化带、构建河岸带与道路绿色廊道、复层植物群落配置、特殊空间绿化等途径作为鸟类生境营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4.
为了考察物质结构对难生物降解芳香化合物电催化氧化的影响,实验研究了典型的酚类和胺类芳香污染物的电化学氧化降解。结果表明:电催化氧化技术可有效处理水中的芳香化合物,苯环上取代基对有机物的电催化降解活性有很大影响,带有供电子取代基团的芳香化合物的电催化降解速率比带有吸电子取代基团的芳香化合物的电催化降解速率快。处理2 h,苯酚、苯胺和甲苯胺接近完全去除,对氯苯酚和对氯苯胺的去除率超过90%,对硝基苯酚和2,4-二氯酚的去除率也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925.
生态系统完整性不仅反映了环境干扰下生态系统维持最优化运作和良性发展的能力,也反映了为人类社会提供有价值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本文以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视角,从耗散结构和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服务功能方面分析了岩溶生态系统的特点,表明岩溶生态系统完整性也是潜在脆弱的,随着生态的逐渐退化,生态系统完整性逐渐损失。作为人类作用胁迫下的终态,岩溶土地石漠化的发生和加剧代表着岩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丧失,石漠化治理及生态恢复过程则是生态系统完整性逐渐恢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926.
To access the influence of a vegetation on soil microorganisms toward organic pollutant biogegration,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hizospheric effects of four plant species (sudan grass, white clover, alfalfa, and fescue) on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in-situ pyrene (PYR) biodegrad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piked PYR levels in soils decreased substantially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soil without planting. With equal planted densities, the efficiencies of PYR degradation in rhizosphere with sudan grass, white clover, alfalfa and fescue were 34.0%, 28.4%, 27.7%, and 9.9%, respectively. However, on the basis of equal root biomass the efficiencies were in order of white clover >> alfalfa > sudan > fescue. The increased PYR biodegradation was attributed to the enhanced bacterial population and activity induced by plant root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microbial species and biomasses were elucidated in terms of microbial phospholipid ester-linked fatty acid (PLFA) biomarker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reveal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PLFA pattern in planted and non-planted soils spiked with PYR. Total PLFAs in planted soil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planted soils. PLFA assemblages indicated that bacteria were the primary PYR degrading microorganisms, and that Gram-positive bacteria exhibited higher tolerance to PYR than Gram-negative bacteria did.  相似文献   
927.
对环境监测站人员年龄结构、岗位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为满足当前工作要求,监测站人员编制亟待增加、优胜劣汰的技术培训应成为制度。  相似文献   
928.
地质遗迹的开发和保护是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地区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介绍了社区生态旅游定义以及地质公园走社区生态旅游发展道路的意义的基础上,利用国外较为成熟的社区生态旅游理念为指导,对八台山省级地质公园进行研究。提出八台山省级地质公园社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构想:①搞好地质公园内的生态旅游规划工作;②实施补偿机制;③搞好社区生态旅游示范区:走“政府引导+社区参与+企业经营+科研机构介入”的开发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开发项目,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地质遗迹的合理开发提供示范作用和理论依据,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有利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29.
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96~2004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发现全省耕地大幅度减少,其次是未利用地和牧草地;林地则迅速增加,其次为居民点及独立工矿、园地、其他农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随后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以湖北省76个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单元,进一步对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定量诊断出各驱动因子对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贡献作用的大小。结果显示,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关系可以用4对典型相关变量表示,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林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的发展变化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930.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Gray mussel (Crenomytilus grayanus) community in Vostok Bay of the Sea of Japan have been studied. A total of 165 spec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macrobenthos. Its species composition has changed insignificantly since the 1970s. The total biomass of the biocenosis has decreased, and the size-age composition of the C. grayanus population has changed due to poaching. The trophic structure of the community has also changed, with the Shannon indices of species diversity and equitability (E) becoming lower, due to intensive organic pollution of Vostok Bay resulting from increasing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and sewage dischar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