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166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炼油厂废碱液存在的问题,研究一种新处理技术—溶剂萃取、破乳和臭氧氧化。为了解不同水质、pH值、温度的影响而进行试验研究,并获得了最佳操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在脱酚、除油、脱色脱臭方面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油田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几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因此 ,在此区域进行油田开发建设 ,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西北地区油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 ,以保护该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压缩机制造行业已把压缩空气中微量油浓度作为对压缩机性能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对压缩空气的含油量测定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制造类企业,压缩空气在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其对压缩空气的品质有不同的要求。在此介绍了压缩空气中微量油浓度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标准油的制备以及具体的分析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溶剂萃取--蒸汽蒸馏法处理含油污泥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为了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对含油污泥进行了室温下的三氯甲烷溶剂萃取,然后在温度320~480℃、压力0.2MPa下进行水蒸汽蒸馏0~90min的掊油实验,结果表明含油污泥中加入3倍的萃取溶剂进行萃取,再按1g油泥加0.5mL的水在400℃下蒸馏,45min效果较好,脱油率达80%~95%。  相似文献   
15.
 采用封闭式采样和气相色谱法分析监测了北京主要树种油松排放的萜烯类化合物,其中包括α和β蒎烯、蒈烯、松油烯、柠檬烯和罗勒烯,以及少量异戊二烯。松油烯、B蒎烯、柠檬烯和蒈烯的排放量之和占油松排放碳氢总量的94%以上。萜烯和异戌二烯排放速率随日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萜烯等浓度的日变化表明在正午和午夜油松有两个排放高峰。在日均气温为18℃时油松的碳氢化合物平均总排放速率约为8.7μh/h.g。  相似文献   
16.
根据胜利油田采油废水达标治理工程的进展概况,分析了从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并对今后的工作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JHX新型高效射流浮选机在处理含油污水中的应用,考察各种工艺条件下JHX浮选机的工作情况,JHX浮选机由于其独特的发泡原理和结构设计,对含油污水有很高的除油效率。  相似文献   
18.
浅析江苏油田井下作业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油田井下作业清洁生产工艺为例,分析了井下作业施工造成对环境污染的因素,介绍了江苏油田在井下作业前期、中期、后期清洁生产的措施及其相关配套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Oil/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erial Interactions and Sediment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nteractions of physically dispersed oil droplets with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erial (SPM) can be important for the transport of bulk quantities of spilled crude oil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 to subtidal sediments.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oil/SPM interactions is reviewed, and results from whole-oil droplet/SPM interaction kinetics and pure-component (Prudhoe Bay crude oil distillate cut) equilibrium partitioning experiments are presented. The effects of oil type, SPM characteristics, and salinity on the interaction rates are examined, and the importance of whole-oil droplet/SPM interactions on particle agglomeration and settling behavior are discussed. Whole-oil droplet/SPM interactions are retarded as oil droplet dispersion into the water column is inhibited by oil viscosity increases due to evaporation weathering and water-in-oil emulsification. Compared to whole oil droplet/SPM interactions, dissolved-component/SPM adsorption is not as significant for transport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to sediments. 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an be used to augment computer-based models designed to predict oil-spill trajectories, oil-weathering behavior, and spilled oil impacts to the marin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