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61篇 |
免费 | 205篇 |
国内免费 | 129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9篇 |
废物处理 | 58篇 |
环保管理 | 158篇 |
综合类 | 2050篇 |
基础理论 | 484篇 |
污染及防治 | 660篇 |
评价与监测 | 203篇 |
社会与环境 | 47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118篇 |
2021年 | 161篇 |
2020年 | 156篇 |
2019年 | 146篇 |
2018年 | 126篇 |
2017年 | 142篇 |
2016年 | 191篇 |
2015年 | 170篇 |
2014年 | 159篇 |
2013年 | 264篇 |
2012年 | 190篇 |
2011年 | 236篇 |
2010年 | 178篇 |
2009年 | 173篇 |
2008年 | 163篇 |
2007年 | 158篇 |
2006年 | 167篇 |
2005年 | 107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121篇 |
2002年 | 71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巢湖周围池塘氮、磷和有机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巢湖周围池塘众多,根据池塘位置和地表径流补给差异,池塘可以分为村庄内池塘、毗邻村庄池塘和农田区域池塘(远离村庄的池塘).本研究采集了巢湖周围136口池塘上覆水和沉积物样品,调查巢湖周围池塘中氮、磷以及有机质污染现状.结果表明,池塘上覆水中总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磷、溶解态磷和COD平均含量分别为2.53、0.65、0.18、0.02、0.97、0.38和51.58mg·L-1;池塘沉积物中总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磷、无机磷、有机磷和烧失量平均含量分别为1575.36、35.73、13.30、2.88、933.19、490.14、414.75mg·kg-1和5.44%;90%以上的池塘总氮、总磷含量达到或超过富营养化水平.位于村庄内的池塘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总氮和氨氮的含量显著高于位于农田区域的池塘.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无机氮表现为: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池塘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有机质与总氮、总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池塘中氮、磷和有机物质主要为陆源性输入,池塘位置和径流补给方式明显影响其中的氮、磷和有机质含量.通过截留径流中的氮、磷和有机质,池塘能够有效减少进入巢湖的营养盐含量. 相似文献
152.
pH对铜在黄土中吸持及其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用黄土为吸持剂,以石英砂作对照,研究了pH对铜的吸持及形态的影响,并用MINTEQA2模型对铜离子的沉淀形态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无论吸持剂是石英砂还是黄土,随着pH的升高,吸持曲线都分为3区:低pH微吸持区、中pH吸持增长区和高pH强吸持区.含沙量一定,随着铜液初始浓度的增加,吸持量、可交换态含量和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均增加;铜液初始浓度一定,随着含沙量的增加,吸持量、可交换态含量和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均减少.MINTEQA2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吸持剂,铜离子发生沉淀的比例及沉淀的物质组成是不同的;以黄土为吸持剂时,中pH范围内随着含沙量的增加铜离子沉淀的比例减少. 相似文献
153.
羊草草原和贝加尔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呼吸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羊草草原和贝加尔针茅草原的生态系统呼吸CO2通量进行了测算,分析了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因素,比较了2种草原生态系统呼吸的差异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观测期间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呼吸CO2通量平均为(12.03±2.10)mg·(m2·min)-1,显著低于贝加尔针茅草原[(20.09±4.41)mg·(m2·min)-1];而羊草草原生物量显著大于贝加尔针茅草原(p0.001).羊草草原和贝加尔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呼吸都与温度(箱内气温、5cm和15cm地温)具有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在地温作为控制变量时,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Eh、pH间不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Eh、pH对CO2通量的影响可能是由地温变化间接引起的,而CO2通量与活体生物量呈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与凋落物生物量无显著相关性.2种草原的CO2通量都可以用温度指数模型进行很好地模拟,基于地温的模拟效果(R2为0.568~0.639)显著好于基于箱内气温的(R2为0.323~0.426).地温是2种草原生态系统呼吸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它掩盖了地上部植物体对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在该区域,土壤呼吸占生态系统呼吸比例较高,贝加尔针茅草原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导致了其生态系统呼吸CO2通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4.
155.
4—氯苯甲酸钠的光催化氧化降解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采用P-25TiO2,光催化剂,对4-氯苯甲酸钠的光催化氧化降解及污染物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和入射光强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污染物初始降解速率与其初始浓度的关系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模式,其中半饱和浓度常数Ks不仅是催化剂和污染物种类的函数,而且也是入射光强的函数,催化剂投加量存在一限值,当低于此限值时,污染物降解速率由于催化剂浓度的不足受到影响而下降,当高于此限值时,污染物降解速率受催化剂投加量的影响变小,在本试验4-CBA-Na浓度为0.15-0.6mmol/L时该催化剂限值浓度大约为0.4g/L,在入射光强为1-7mW/cm^2和催化剂浓度为0.4g/L下,污染物降解速率与光强成0.67次幂关系,经估算其量子效率为6.3%。 相似文献
156.
燃煤排放的污染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添加剂对煤炭燃烧的影响机理,指出配煤添加剂是改善动力煤燃烧的污染排放问题的一个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7.
研究了华北地区一个串联塘系统中的一个兼性塘。该塘系统由两个厌氧塘,一个兼性塘和一个好氧塘蛆成,处理河北省沧州市的城市污水。该污水中工业污水的比例约为70%。对运行数据的分析表明,该兼性塘在去除BOD5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并且有较强的分解难降解有机物的能力,但对氨氯及SS的去除贡献甚微。示踪试验的结果表明,该兼性塘的结构设计、进水配水及出水集水装置的布量合理,可以推荐使用。在运行和研究结果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几种方法和参数,作为有关兼性塘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158.
水环境中痕量有机有害物质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水中有机有害物质的监测,实质上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痕量分析课题。重点评述了痕量富集、色谱分离与监测、综合分析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59.
若干生态农业的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浙江省生态农业的实践,总结出数种生态农业模式,叙述了各种模式的结构、功能、效益、特点及应用现状,提出了模式的适用对象和应用时需重点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0.
Roadside PM10 has been monitored by Partisol® at three sitesin Sunderland between August 1997 and February 1998. The sites chosen were an inner city kerbside site; a roadside site adjacentto a dual carriageway on the outskirts of Sunderland with an openaspect; and a rural sit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tes in terms of monitored PM10.In the winter there is a po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tes whereas in the summer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re obtained. Of the sites monitored PM10 is consistently highest at the inner city roadside site. During the summer, exceedances of theU.K. 50 g m-3 standard (DETR, 2000) are associated with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the build-up of photochemical pollutionhowever during the winter period exceedances are recorded duringa variety of weather conditions.At the dual carriageway site PM2.5 has also been recorded and contributions to measured PM10 are 77% in summer and68% in winter. The results illustrate a number of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this study utilising the Partisol® andothers reporting results where PM10 has been monitored by TEO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