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25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47篇
综合类   705篇
基础理论   15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社会与环境   182篇
灾害及防治   8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城市区域声环境噪声功能区的划分,是城市各类噪声监测和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一个城市声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以城市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确定,本文对鄂尔多斯市建城区功能区划分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及功能区划分后对今后管理所起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2.
南岭东段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岭东段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钨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该区实施钨多金属矿调查评价,找到了一批具有中大型远景的与花岗岩有关的新类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特别是在复式岩体中的花岗岩型新类型钨钼多金属矿床(简称"体中体"式钨钼多金属矿床)和受中、上泥盆统地层控制的层控矽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不仅实现了南岭东段地区找矿新突破,而且对整个南岭乃至我国华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找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根据近年来南岭东段地区钨锡多金属矿找矿新成果,通过该区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建立了南岭东段地区钨锡多金属矿成矿模式,提出了南岭东段地区今后钨锡多金属矿找矿方向应重点注意与燕山期复式花岗岩有关的"体中体"式钨钼多金属矿床和中、上泥盆统控制的层控矽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寻找。  相似文献   
993.
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水质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浦江上游保护区是上海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上海的饮水安全,分析影响该区域水质的主要水质因子。研究水质的分布特点和近年(2000年-2004年)的发展变化趋势,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对2000年-2004年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的常设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黄浦江上游水质保护区的特征污染因子,再使用幂指数法、加权平均法、向量模法等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区域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得到了该区域的水质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湘西洛塔岩溶区特殊的地质环境所造成的干旱缺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特点,在调查、分析洛塔自然条件与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实施了13处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工程.通过系统总结洛塔地区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与方法及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成功经验,提出了以岩溶水小流域为单元对岩溶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5种模式:①地下河堵洞引水开发利用模式;②地下河出口及岩溶大泉引水开发利用模式;③凿引水隧洞拦截地下河开发利用模式;④地表地下联合水库开发利用模式;⑤表层岩溶泉开发利用模式.通过对失败工程的案例分析,认为在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查清工程的岩溶发育规律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经济技术支持的可行性,然后采取相适应的开采方式与方法.岩溶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5种模式的提出,为在湘西实施"水源·土地·生态"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经济,实现脱贫致富,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用技术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995.
选用2000年和2008年TM遥感影像进行牡丹江地区退耕还林前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后研究区生态环境有很大程度改善,景观格局指数反映出研究区景观异质性上升,结构趋于均衡化,稳定性增强,受人类干扰程度在加大,自然和半自然植被的高功能景观的生态环境基底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探明重庆岩溶山区农村各种分散式供水模式饮用水的水质状况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饮水质量,以重庆南川区南平镇石庆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水文地质调查、饮用水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研究区内8种不同供水模式下饮用水的水质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并就其影响因素展开深入探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内饮用水水质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主要存在感官性状明显、pH偏高、部分离子浓度超标和细菌总数超标率高等问题。运用综合指数法分析后得出以雨水和坡面流为源水的饮用水水质较差,基本不适合饮用。雨水未被污染,经过治理可以饮用。地下水普遍受到人类的污染。  相似文献   
997.
对昆明地区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分布、保护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地区有珍稀濒危植物42科54属55种,其中真菌有1科1属1种,蕨类植物有3科3属3种,裸子植物有5科7属7种,被子植物有33科43属44种。通过分析昆明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特征、保护现状及其濒危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98.
珠江三角洲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利用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的多波段太阳光度计数据反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对仪器定标方法和反演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以反演结果为基准,比对检验MODIS的AOD产品.分析表明:在使用Langley法进行仪器定标时,用迭代方法进行数据筛选处理,定标结果更为合理.统计结果显示:珠三角区域春季AOD值较大,秋夏季次之,冬季较小;4个站点AOD的季节变化特征具有一致性;珠三角区域AOD的年平均值大于0.7,气溶胶造成的到达地表的直接可见光辐射透过率衰减至少有50%一60%,造成严重的霾天气;从频率分布看,AOD值主要集中在0.4~0.6区间.4个站点的α值在1.2~I.6区间内所占的比例很高.频率分布类似,表明此区域内气溶胶粒子平均有效半径较小且较一致,同属于城市-工业型气溶胶类型;α与AOD没有明显的可辨析关系,通过样本统计和典型个例分析,表明区域内清洁与污染过程气溶胶粒子模态稳定,平均半径变化不大,粒子数浓度上的差别是产生消光效果不同的主要原因.以地面太阳光度计反演的AOD为基准,验证MODIS卫星遥感的AOD,结果表明,MODIS卫星遥感AOD在珠三角区域具有较好的量化精度,并初步建立珠三角区域卫星遥感AOD的订正公式.  相似文献   
999.
抚仙湖尖山河小流域山地典型地类非点源污染特征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在尖山河小流域建立径流场.在自然降雨条件下采集水样,检测分析地表径流中各污染物的浓度,研究自然状态下和人为干扰下山地不同地类污染物的输出量,探讨高原湖泊山地非点源污染的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地类产流量的关系是坡耕地>人工林>灌草丛>次生林,各地类产沙量大小关系是坡耕地>人工林>次生林>灌草丛,产流量与降雨量相关性更为显著;次生林、坡耕地、灌草丛、人工林4种土地类型产流的总无机氮输出量平均值分别为0.94 mg·m-2、19.70mg·m-2、1.74 mg·m-2、17.22 mg·m-2,总磷平均值分别为0.32mg·m-2、3.58 mg·m-2、1.12 mg·m-2、2.85 mg·m-2;产沙过程中单位面积水解氮输出量平均值为0.41 mg·m-2、7.17 mg·m-2、0.89 mg·m-2、0.23 mg·m-2,速效磷平均值为0.04 mg·m-2、1.14 mg·m-2、0.03 mg·m-2、0.02 mg·m-2;产流过程中输出的污染物大于产沙过程中的输出量,尖山河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应以控制产流污染物为主.  相似文献   
1000.
Microbial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of iron and sulfur are important parts of biogeochemical cycles in acidic environments such as geothermal solfataric regions. Species of Acidithiobacillus and Leptospirillum are the common ferrous-iron and sulfur oxidizers from such environment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Tengchong sofataric region, located in Yunnan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Based on cultivation, 9 strains that grow on ferrous-iron and sulfuric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Analysis of 16S rRNA genes of the 9 strains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a liated to Acidithiobacillus, Alicyclobacillus, Sulfobacillus, Leptospirillum and Acidiphilium. Physiological and phylogenetic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wo strains (TC-34 and TC-71) might represent two novel members of Alicyclobacillus. Strain TC-34 and TC-71 showed 94.8%–97.1% 16S rRNA gene identities to other species of Alicyclobacillus. Di erent from the previously described Alicyclobacillus species, strains TC-34 and TC-71 were mesophilic and their cellular fatty acids do not contain !-cyclic fatty acids. Strain TC-71 was obligately dependent on ferrous-iron for growth.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ferrous-iron oxidizers were diversified and Alicyclobacillus species were proposed to take part in biochemical geocycling of iron in the Tengchong solfataric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