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920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1468篇
基础理论   305篇
污染及防治   285篇
评价与监测   135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严峻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导致的能见度下降和城镇灰色景观可能会阻碍居民压力恢复路径,损害居民身心健康。为研究大气PM_(2.5)污染对人体压力恢复的影响,基于压力恢复理论设计了一项生理心理学实验。随机招募127名被试(女性63名,男性64名),并随机分为6组(编号为G10、G30、G50、G100、G160和G260),每组被试在压力恢复阶段分别对应观看ρ(PM_(2.5))平均值分别为10,30,50,100,160和260μg/m~3的实景照片。结合压力自评量表和皮肤电、心电等电生理技术测量了被试观看不同环境ρ(PM_(2.5))实景照片时的压力恢复比例。结果显示,G10、G30、G50组被试的皮肤电水平、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恢复比例约为40%~50%,50%~70%和60%~80%,G100、G160、G260组被试的皮肤电水平、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恢复比例约为20%~40%,10%~40%和30%~50%,即观看ρ(PM_(2.5))低于50μg/m~3实景照片的被试在3 min内的压力恢复比例比观看ρ(PM_(2.5))高于100μg/m~3的实景照片的被试高20%以上。基于皮肤电的逐10 s压力恢复比例分析显示,2min内的清洁空气照片(G10、G30、G50组)暴露能使压力恢复至初始水平的60%左右,而暴露时间的增加可能会使被试产生疲劳和厌倦,从而导致压力恢复比例下降。指出,电生理技术是对自评量表测量的有力补充,能够客观、有效地测量压力水平变化,丰富了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手段,可为大气污染心理健康风险管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02.
• The source of DOM in surface water and sediment is inconsistent. • The DOC content changes differently in surface water and sediment. • The content of DOC in the surface water i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ediment. • The DOM in the surface water had higher photodegradation potentials than sediment.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in rivers is a critical regulator of the cycling and toxicity of pollutants and the behavior of DOM is a key indicator for the health of the environment. We investigated the sour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OM in surface water and sediment samples of the Wei River, China.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concentration and ultraviolet absorbance at 254 nm (UV254) increased in the surface water and were decreased in the sediment downstream, indicating that the source of DOM in the water differed from the sediment. Parallel factor (PARAFAC) analysis of the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ces (EEM)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terrestrial humus-like, microbial humus-like and tryptophan-like proteins in the surface water, whereas the sediment contained UVA humic-like, UVC humic-like and fulvic-like in the sediment. The DOM in the surface water and sediment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microbial metabolic activity and the surrounding soil. Surface water DOM displayed greater photodegradation potential than sediment DOM. PARAFA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terrestrial humic-like substance in the water and the fulvic-like component in the sediment decomposed more rapidly. These data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M in the Wei River and are cruc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fluctuations in environmental patterns.  相似文献   
903.
刘纪阳  薛爽  张营  刘强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5):1930-1939
以Suwannee River NOM(SRNOM)和Upper Mississippi River NOM(UMRNOM)两种水源溶解性有机质(DOM)为代表,利用500W高压氙灯作为光源模拟太阳光,进行室内光解实验.考察了冻融前后两种DOM在不同pH条件下的光谱特性参数及其与苊的结合常数(KDOC),同时通过苊的表观光解速率常数(KOBS)研究冰相与水相中不同pH条件下DOM对苊的光解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冰相还是水相中,苊都可以直接进行光降解,同时两种DOM均能促进苊的光解.在水相中,随着pH的升高,两种DOM的SUVA254E2/E3a254a350与苊的KOBS均有上升,而KDOC则呈现下降趋势.同时KOBSKDOCa350及SUVA254均具有显著相关性.而冰相中,KOBSKDOC随pH的变化趋势与水相一致,但SUVA254E2/E3a254a350没有明显变化趋势.KOBSKDOC相比于水相也有明显下降.此外.冰相中的KOBS仅与KDOC存在显著相关,而与其他参数均无相关性,这也说明冰中的光化学反应可能具有更加复杂的机制.  相似文献   
904.
采用实验室底盘测功机和全流定容稀释采样系统(CVS),搭载EEPS3090,开展了国三重型柴油车加装催化型颗粒物捕集器(CDPF)前后颗粒物排放因子和粒径分布比较,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工况下CDPF对各模态颗粒物排放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型柴油车加装CDPF前后基于单位里程的颗粒物数量排放因子分别为(2.7±1.1)×1015 km-1和7.9×1014 km-1,CDPF对颗粒物数量减排率为71.10%,其中对核模态和聚集态颗粒物数量减排率分别为28.70%和84.95%.随着车速的增加,CDPF对聚集态颗粒物数量减排效果良好,核模态颗粒物数量减排率急剧下降.高速工况下颗粒物在CDPF内部出现大粒径颗粒物向小粒径颗粒物转化的现象,导致核模态颗粒物数量排放因子的增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05.
通过搭建基于静态箱法的切割器捕集效率评价系统,分别评价了几种常见国产非国标法颗粒物切割器的性能.结果表明,2~3 L·min-1的小流量国产切割器的Da50在2.5 μm附近,但曲线形状与标准形状差异较大,几何标准偏差不符合要求;可调流量国产切割器符合国家标准对PM2.5切割器的性能要求,但不符合对PM10切割器的性能要求;带切换阀切割器的切换阀如果未能完全切换到预定位置,会影响切割器的性能指标.通过与同类型的进口切割器对比,揭示了国产非国标法颗粒物切割器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并对其提出了改进建议,如提高切割器的加工精度、优化切换阀控制准确度等.  相似文献   
906.
郑凯凯  王东  王硕  王燕  李激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6):2109-2119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具有碳氮比低、可生化性差等特性,显著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的难度.为应对我国特殊进水水质,本文研发了基于生物吸附-两级AO-活性焦吸附的高效污水处理组合工艺,分析了各工艺段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和氮磷的去除特性,并对低温条件下组合工艺的响应特征进行解析,为该工艺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组合工艺经过60 d的连续运行,出水TN和TP平均浓度分别为8.5和0.25 mg·L-1,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80.5%和95.5%.此外,活性焦对于污水中大分子芳香族类和环烷烃类DOM的去除效果较好,两级AO出水中芳香族类、环烷烃类和卤代烃类DOM的比例由50.23%降至10.24%.生物吸附工艺段菌群多样性较高,具有快速富集有机物能力的Acidobacteria菌门相对丰度达到10.23%.两级AO工艺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略低,其中相对丰度较高的微生物为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Proteobacteria菌门(79.39%)和Nitrospirae菌门(6.5%).在5℃低温条件下,组合工艺出水TN、TP和COD等主要水质指标未出现显著波动,表明组合工艺具有良好的抗低温影响能力.对比常温运行中的菌群分析结果,低温环境下两级AO工艺段的Proteobacteria菌门相对丰度由66.22%降至54.27%,但具有抗低温等不利条件的Gemmatimonadetes菌门相对丰度由0.72%升高至9.67%,且生物吸附工艺段仍存活大量具备降解有机物功能的Acidobacteria菌门,有效缓冲了后段工艺处理负荷,使组合工艺具有良好的抗外界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07.
天然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具有多样的生态意义,已被用作评价天然水体水质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运用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Spectroscopy,EEMs)测量了圆明园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四季变化情况,利用平行因子法进行组分解析,分离得到类腐殖酸(C1)、类酪氨酸(C2)、类色氨酸(C3)3种DOM组分,且3种组分具有一定同源性.类腐殖酸组分含量在季节间的变化较大,夏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另外两种组分的含量在四季间的变化不大.计算FI、HIX、BIX、βα 4项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所有样本在4个季节的内源性特征明显,受人为排放等陆源输入影响较小,水体DOM腐殖化程度较低,新鲜DOM占比大.对3种DOM组分、荧光特征参数与水质指标进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发现类酪氨酸与类色氨酸可能是TOC的重要组成部分.类腐殖质组分与4种荧光特征参数均显著相关,并与水体中氮(p<0.01)、磷(p<0.05)的循环与迁移有关,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水体中的N/P比与DOM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可通过控制N/P比来抑制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减少内源DOM的产生与释放,从而达到降低水体DOM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8.
为了解济南市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暴露对老年人群血清淀粉样蛋白P组分(SAP)的急性影响,评估大气颗粒物暴露对人群神经系统的健康风险,以山东省济南市甸柳社区为研究地点,采用定群研究设计,对社区76名健康老年人进行5次重复测量,结合社区附近(< 2 km)环保监测超级站的PM2.5和PM10浓度数据,在控制年龄、性别等协变量情况下,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别分析PM2.5和PM10暴露对SAP的效应影响.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与老年人群SAP的升高呈正相关;PM2.5累积滞后0~6 h,每升高1个四分位数间距(IQR),SAP水平升高18.73%(95% CI为9.20%~29.08%)(FDRH-P < 0.05)(其中,CI为可信区间,FDRH-P为经多重校正后的P值);PM10累积滞后0~6 h,每升高1个IQR,SAP水平亦升高,但变化不显著(FDRH-P>0.05).研究显示,大气颗粒物暴露可以引起人群反应神经退行性病变的SAP指标升高,提示大气颗粒物对人群神经系统具有潜在威胁;PM2.5对SAP的效应高于PM10,提示小粒径颗粒物具有较高的健康危害,应加强对小粒径颗粒物的健康影响和干预防护研究.   相似文献   
909.
为考察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采用MPN(most probable number)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处理效果数据,对比分析了有无有机物影响下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差异.试验表明:在进水有机物(COD)为30和60 mg·L-1作用下,总氮去除率与进水COD为0 mg·L-1时的84.10%相比较分别提高了5.08%和10.41%;COD为90 mg·L-1时,总氮去除率降至89.05%.由MPN法和高通量测序结果可知,相对于无有机物,60 mg·L-1有机物使反应器中反硝化菌数量增加,浮霉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明显提高,且微生物群落更加丰富.有机物能影响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反硝化脱氮效能及微生物菌落丰度,适宜的有机物浓度可使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作用有效耦合,提高反应器的脱氮效能.本研究可为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含有机物的实际污水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10.
辽河保护区水体溶解性有机质空间分布与来源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辽河保护区水体为研究对象,使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EEMs)结合平行因子模型(PARAFAC)探究辽河保护区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成成分、主要来源及DOM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结合水体理化性质指标,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影响DOM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辽河保护区表层水中DOM含有3种荧光组分,分别为陆源及海洋源类腐殖C1(λEx/λEm=245,315 nm/415 nm)、类富里酸C2(λEx/λEm=260,355 nm/470 nm)及类色氨酸C3(λEx/λEm=225,280 nm/340 nm).辽河保护区DOM以类腐殖质物质C1与C2为主要成分(占总组分荧光强度的78%),以类蛋白质组分C3为次要组分(占总组分荧光强度的22%).从组分及空间分布上看,DOM类腐殖质组分总荧光强度表现为上游>下游>中游,类蛋白质组分的荧光强度则表现为中游>下游>上游,与周边环境因素及人为扰动因素具有密切关系.DOM来源受内源释放和外源输入共同影响,具有自生源特征和腐殖化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C1、C2与DO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3与TP呈正相关关系,与TN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