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32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309篇
基础理论   187篇
污染及防治   96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41.
通过测定贵州丹寨县主要水稻种植区30件水稻土及对应的水稻中硒和重金属的含量,分析硒和重金属Cd、Hg、As、Pb在根系土及对应水稻中的分布特征,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和pH对硒和重金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水稻根系土中硒含量变化范围为0.27~0.98 mg/kg,平均值为0.65 mg/kg, 70%的样品达到富硒土壤标准,但是仅23.3%水稻籽实样品达富Se大米标准。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较大,特别是Hg和Cd,其中80%的样品Hg超《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污染风险筛选值,但水稻籽实中尚无重金属超标现象。水稻根系对硒的富集能力相对最强,其次为茎、叶和籽实。重金属也主要积累在根系中。水稻籽实Se含量与土壤Se总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与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水稻籽实中Cd与土壤Se和pH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中As和Hg向水稻的迁移则主要受总量的控制。水稻各部位Se的吸收能力与土壤重金属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据此可采取措施如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尤其是Cd和Hg的含量及减少有机肥的施用来提高Se在籽实中的积累。  相似文献   
742.
草原土壤的碳氮分布与CO2排放通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利用静态暗箱法,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等草原群落样地的CO2排放通量进行了测定;同时采集各样地的不同层次土壤混合样,分析其中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探讨其与CO2排放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不同样地群落的CO2排放与其土壤中不同层次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均0.8以上,说明在环境因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生态系统CO2排放通量的变化.另外,土壤不同层次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深度增加递减,其中70%以上集中在0~30cm土层中,说明它们主要是来自地表有机质的分解;在0~100cm的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总含量从贝加尔针茅草原、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和克氏针茅草原依次减少,表明降水量、蒸发量和干燥度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全氮分布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43.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lectrokinetic (EK) behavior of multiple chlorobenzenes, including 1,2,3,4-tetrachlorobenzene (TeCB), 1,2,4,5-tetrachlorobenzene (i-TeCB), and 1,2,3-trichlorobenzene (TCB) in contaminated clayed soils. The effect of β-cyclodextrin (β-CD) on the EK removal of the chlorobenzenes was studied. The largest removal was obtained when Na2CO3/NaHCO3 buffer was used as anodic purging solution without β-CD.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related to the aqueous solubilities of chlorobenzenes. With the same cumulative electroosmotic flow, greater solubility led to higher removal efficiency. The addition of β-CD inhibited the EK removal efficiency of all chlorobenzenes. The inhibi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β-CD concentration. With the same β-CD concentration, the inhibition increased with the rise of electric potential.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clusion compounds between β-CD and chlorobenzenzes were less soluble than chlorobenzenes. The formation of the less soluble inclusion compounds reduced the aqueous solubility of chlorobenzenes and led to the partial immobilization of the chlorobenzenes that desorbed from soil. It was feasible to use the EK technology to remove chlorobenzenes in contaminated soils using water as the anodic flushing solution. The addition of β-CD was not recommended for the EK removal of chlorobenzenes.  相似文献   
744.
农田土壤除草剂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草剂主要用于保护农作物免受杂草的侵害,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用量最多的一类农药.然而,随着全球粮食需求的增加,除草剂的用量逐年增大,药效也不断增强,导致除草剂在农田土壤中出现累积、迁移转化和毒害作用等问题.为了降低除草剂给土壤-作物系统带来的生态风险,根据除草剂污染特征和区域农业生产规律研发绿色低碳修复技术,是目前生态环境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整理了近年来关于农田土壤除草剂污染治理的相关报道,重点分析了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并对除草剂修复领域未来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展望.目前应用于农田除草剂的修复技术主要有基于微生物修复、酶修复和植物修复的生物修复技术,以及基于生物炭基材料的吸附固定技术.其中,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相对成熟,已经应用于实际农田除草剂的修复治理工作,并形成了成功的修复案例.为了提升对农田土壤除草剂污染的修复效果,修复技术逐渐从单一模式向物理化学-生物多技术耦合模式发展,以充分发挥多技术集成应用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45.
湿地土壤对硝基苯的吸附-解吸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平衡法研究硝基苯在湿地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湿地土壤对硝基苯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行为可以用Linear和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式描述,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对硝基苯的吸附和解吸能力有所不同.将吸附常数Kf与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硝基苯吸附系数显著相关(r=0.888,P<0.01,n=7),其中泥炭沼泽土表层有机质含量最高,其吸附系数也最大(86.44 mg·kg-1).硝基苯在湿地土壤中的吸附自由能变化量为10.68~13.45 kJ·mol-1,表明其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对硝基苯的解吸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别,其中草甸白浆土的解吸率最大(41.87%),泥炭沼泽土表层解吸率最小(11.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