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1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690篇
安全科学   250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238篇
综合类   1322篇
基础理论   318篇
污染及防治   208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69篇
灾害及防治   1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41.
千岛湖水体氮的垂向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千岛湖水深0.2,5,10,20,30和40m处水样进行分析,利用氮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模型(SIAR)研究千岛湖水体氮(N)的垂向分布特征,分析水体N的来源并计算各N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硝酸盐(NO3-)和溶解性有机氮(DON)是千岛湖水体总溶解氮(TDN)的主要形式,分别占溶解态N的57.9%和39.7%.千岛湖水体δ15N-NO3-和δ18O-NO3-的平均值分别为4.5‰和4.3‰.上层水体(0~10m)中,硝化作用和浮游植物的同化作用共同控制水体N的形态组成和氮氧同位素值(δ15N-NO3-和δ18O-NO3-)的变化.中层水体(10~30m)中,硝化作用是主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使得水体NO3-含量增加而δ18O-NO3-值减小.底层水体(30~40m)受到硝化作用、底泥N释放和反硝化作用的共同影响.化肥是千岛湖水体NO3-的最主要来源,在S1和S2处的贡献率分别为51.9%和30.6%.新安江上游的农业面源污染使得S1处化肥贡献率远高于S2.土壤N是仅次于化肥的第二大水体NO3-来源,在S1和S2处的贡献率分别为17.8%和27.8%.此外,底泥对底层水体NO3-的贡献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42.
在缺氧/好氧/好氧串联运行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系统中考察了温度和好氧反应器中溶解氧(DO)水平对生物膜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氮素去除的影响,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温度和DO的变化造成的MBBR系统中脱氮功能菌群结构的差异,从而在微观水平解释硝化和反硝化受温度和DO影响的生物学机理.结果表明,系统温度的升高可以同时强化生物膜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且好氧反应器中DO水平的提高对硝化过程有利,从而提高系统的脱氮效果.本研究中,在系统连续运行阶段,当系统温度和好氧O1反应器的DO浓度为本研究范围内的最高水平时(即温度=20~22℃、DO=5~8mg O2/L),比硝化负荷可达1.60g NH4+-N/(m2·d)以上,而相同温度范围内比反硝化负荷可高达2.84g NO3--N/(m2·d),从而使MBBR系统在该工况条件下获得了最佳的NH4+-N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8.7%和85.7%).温度和DO影响硝化和反硝化的根本原因是温度和DO变化引起了脱氮功能菌群数量和群落结构的改变:当好氧反应器的DO水平下降时,硝化功能细菌的OTUs比例显著降低,尤其是异养硝化细菌的生长受到了严重的抑制;而温度的变化对反硝化细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群落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43.
Single-chamber sediment microbial fuel cells(SSMFCs) 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nowadays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dual-functionality of power generation and enhancement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erformance. Thus, scaling up or upgrading SSMFCs for enhanced and efficient performance is a highly crucial task. Therefo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an innovative physical technique of using interface layers with four different pore sizes embedded in the middle of SSMFCs was utilized in this study.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SSMFCs employing an interface layer was improved regardless of the pore size of the interface material,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such layers. The use of an interface layer resulted in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SSMFCs because of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oxygen diffusion from the cathode to the anode. Nevertheless, when a smaller pore size interface was utilized, better power performance and COD degradation were observed. A maximum power density of 0.032 mW/m~2 and COD degradation of 47.3% were obtained in the case of an interface pore size of 0.28 μm. Th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are of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futur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SMFC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相似文献   
244.
Rod-like, hexagonal and fiber-like SBA-15 mesoporous silicas were synthesized to support MnO_x for toluene oxidation.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morphology of the supports greatly influence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in toluene oxidation. MnO_x supported on rod-like SBA-15(R-SBA-15) displayed the best catalytic activity and the conversion at 230°C reached more than 9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other two catalysts. MnO_x species consisted of coexisting MnO_2 and Mn_2O_3 on the three kinds of SBA-15 samples. Large amounts of Mn_2O_3 species were formed on the surface and high oxygen mobility was obtained on MnO_x supported on R-SBA-15, according to the H_2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H_2-TPR)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results. The Mn/R-SBA-15 catalyst with greater amounts of Mn_2O_3 species possessed a large amount of surface lattice oxygen, which accelerated the catalytic reaction rate. Therefore, the surface lattice oxygen and high oxygen mobility were critical factors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Mn/R-SBA-15 catalyst.  相似文献   
245.
以实际石化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溶解氧浓度对A/O反应器生物降解特性的影响.A、B两组反应器平行运行以进行对比,O段的溶解氧浓度分别控制在2~3 mg·L-1和5~6 mg·L-1.反应器稳定运行近半年的结果表明:在HRT为20 h时,A组反应器出水的COD(72.5 mg·L-1±14.8 mg·L-1)略高于B组(68.7 mg·L-1±14.6 mg·L-1),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0%和68.8%;出水氨氮的平均浓度和去除率为0.8 mg·L-1和95%左右.出水的BOD5均低于5 mg·L-1.表明A/O反应器对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比较彻底,溶解氧浓度对其没有显著影响.对O段污泥进行454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变形菌门、浮霉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所占比例较高,在A、B组反应器中的比例分别为58.7%和59.2%、14.7%和12.7%以及10.8%和12.4%.高溶解氧运行的反应器B具有较高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氨氧化菌Nitrosomonas、亚硝酸氧化菌Nitrospira和专性好氧菌如Planctomyces的比例较高.厌氧反硝化菌如Azospira和Acidovora在反应器A中的含量较高.在属的水平,鉴定出的Novosphingobium、Comamonas、Sphingobium和Altererythrobacter属细菌具有降解多环芳烃、氯代硝基苯、农药和石油化合物的功能,有利于石化废水的降解.  相似文献   
246.
河流硝酸盐(NO-3)浓度及氮和氧同位素组成(δ15N-NO-3和δ18O-NO-3)可以辨识河水NO-3受自然过程和人为输入的影响,但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水NO-3来源及转化过程的影响尚不明确,特别是山区人为输入对河水NO-3的影响仍不清楚.选择土地利用空间异质性显著的伊河和洛河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水体水化学组成,氢氧同位素(δD-H2O和δ18O-H2O)、δ15N-NO-3和δ18O-NO-3,辨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下河水NO-3来源及...  相似文献   
247.
连云港市大气、水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初步估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行环境核算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措施。本文对连云港市的大气、水环境污染损失进行估算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结果显示:1996—2000年连云港市大气、水污染损失年均分别为51623.4万元和135215.7万元,占GDP比重的2.2%和5.2%。合计高达7.4%。这表明大气和水污染损失的严重性。以GDP为主要衡量指标的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过高地估计了连云港市的经济增长水平。掩饰了环境的退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和环境的管理。  相似文献   
248.
动态膜压法测定江、污混合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双驱动动态膜压仪测定江、污混合水中有机物含量。通过测定白龙港污水和长江水混合后的膜压和滞回环面积,用它们与相应的经典法CODCr作图,获得了滞回环面积和CODCr之间良好地线性关系,表明用动态膜压法可快速测定混合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不须加任何试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249.
论长江流域生态危机与生态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揭示了长江流域大面积山丘、水系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特别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因此而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根据史料、统计资料及实测成果等,分析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着重研究了水土流失等生态失调现象与森林植被的紧密关系及其演变规律,探讨了进行绿色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建设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宏观战略和微观措施。  相似文献   
250.
中国荒漠化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荒漠化灾害是自然过程与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在分析中国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的基础上,运用货币估值技术,将荒漠化造成的各种损失进行定量或半定量估算,最后得出中国每年荒漠化灾害损失达541亿元,并指出人口剧增是造成荒漠化灾害的第一性压力,人为的不适当活动则是造成土地退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