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325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64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local authorities in Israel have been engaged in promoting advanced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WTP) project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resulting in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revolution" of the 1990s. These achievement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in the water-scarce country, as untreated or partially treated wastewater has become a major source of pollution of Israel's fresh-water resources, and reuse of high-quality effluents can expand the national water potential. Many of these projects are regional schemes based on a central WWTP, serving a few neighboring municipalities.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case studies of such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Karmiel Region Union of Towns for Sewage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and Reuse of Wastewater in the area of the Hadera Stream, Ltd." corporat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regional cooperation can be an efficient tool in promoting advanced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has several advantages: an efficient use of limited resources (financial and land); balancing disparities between municipalities (size, socio-economic features,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local leaders); and reducing spillover effects. However, some problems were reported in both cases and should b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42.
如何准确描述和预测降雨(暴雨)的空间分布,已成为城市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利用热信息研究城市降雨空间分布差异的方法。在遥感、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对没的期夏、冬季热图像的主成分析和图像分割,将上海市1958-1998年热环境划分为自然、低温、高温3种不同的热力背景。在此基础上,就不同热力背景对城市降雨(暴雨)分布空间差异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为建立城市降雨空间差异预报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云南近期3次中强震的天文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澄江地震至丘北地震间云南发生的3次中强震时的天体位置、地球自转与太阳活动等天文背景,分析结果表明,尽管这3次地震的震级都较小,但都发生在震中所受引潮力变化较大时刻和太阳活动局部下降时段。  相似文献   
44.
区域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审核方法与制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空气自动监测网络地理分布范围大、系统仪器设备众多、监测数据以海量计,如何对数据进行审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区域空气自动监测的数据审核方法与制度.  相似文献   
45.
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区域环境风险及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的内涵,以及国内外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研究发展进程及现状,指出了现阶段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重点开展区域环境风险发生机理、定量表征区域环境风险方法等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46.
对南京市1984—2015年Landsat 4/5/7/8卫星TM/ETM+/OLI传感器获取的遥感数据,利用ENVI遥感软件的FLAASH大气校正模块,进行了区域大气能见度( VIS)遥感反演。结果表明,时间跨度达30余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影像序列反演的VIS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数值较高,“差”能见度(<10 km)的观测率不到6%,21世纪以来VIS下降明显,“差”能见度的观测率为20%~25%。与2010—2015年南京市PM10、PM2.5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在城市空气清洁及污染较轻时,星地监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中到重污染天气时FLAASH算法反演VIS偏高,侧重于代表离主城区距离远的偏远乡野山林地区的能见度状况。  相似文献   
47.
在杭州市现有区域环境噪声手工监测点位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分布,采用系统聚类法对2012年149个点位的数据样本分类、合并,将149个点位优化到26个,并用T检验法验证数据可靠性。优化前后各城区的点位分布比例相差不大,等效声级绝对误差在1.0 d B(A)内,相对误差不超过±5%。经过2013年和2014年数据验证,确定优化后的点位能体现声环境功能区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48.
大气背景监测站多位于高山且相对清洁地区,在运行维护方面和城市点位有很大不同,低量程仪器和其他自动监测仪器在运行维护上也有所不同。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福建武夷山站是国内14个大气背景监测站之一,该站于2011年3月4日运行,文章总结该站运行以来的维护经验,从运行条件、日常维护、简单故障判断、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详细叙述,给出维护经验和注意事项,以期为其他类似背景站的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华东森林及高山背景区域SO2、NOx、CO本底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福建武夷山站是中国华东区域背景站点之一,可代表华东森林及高山区域背景状况。为了解该区域的大气背景状况,评估区域污染现状以及污染物输送在区域污染中的作用,选取福建武夷山背景站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主要气体污染物(SO2、NOx、CO)为期1年的监测数据,研究各污染物在不同时间尺度的浓度变化特征和相关关系,以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利用后向轨迹模式探讨区域输送对华东森林及高山背景区域各气体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武夷山背景点监测期间SO2、NOx、CO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9、5.1、409.8 μg/m3,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冬季明显高于夏、秋季;三者日变化幅度均很小,呈现出单谷型分布型态,说明武夷山背景点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很小,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2与NOx浓度相关性较好,与湿度有较好的负相关,与风速在冬季具有一定的正相关,NOx与CO浓度在秋季和冬季的相关性较好,且二者与温度的负相关性较好。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SO2全年最大浓度峰值主要来自北方采暖季燃煤排放的远距离输送影响,NOx、CO全年最大值则源于生物质燃烧的远距离输送影响。  相似文献   
50.
Endpoints for region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