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94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11篇
综合类   315篇
基础理论   137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87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基于各3种采集环境样本、国家标准物质的土壤和沉积物,以当前环境监测行业常用的3种消解方法,探讨20种混合酸系统条件在消解条件变化中对复杂样本硒元素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土壤和沉积物消解的组合为王水系统(盐酸∶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高氯酸=3∶1∶1∶1∶1),各消解法的处理结果部分(n=5):水浴法消解时间仅需0.5...  相似文献   
52.
图象法确定底泥颗粒物的表面分形维数(Ds)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标度下底泥颗粒物的表面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底泥颗粒的表面在几个nm到几个μm之间一般都具有多重分形特征,而且在不同的标度范围内表面分形维数(Ds)具有一定的差异,在100-102量级之间,随图象分辨率的增大,相应的Ds一般呈变小的趋势.SEM图象计算出的Ds为2.32-2.42,AFM图象计算出的Ds为2.00-2.46,它们是是纯粹几何意义上的表面粗糙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53.
重金属对人体的显著毒性和难降解的特性,使重金属水体污染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环境问题。本文综述了重金属废水的危害、来源及常用处理方法,比较了不同类型活性炭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差异,阐述了不同类型活性炭处理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并对今后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4.
有机磷酸酯(OPEs)是一类重要的有机磷阻燃剂,近些年逐渐取代了溴代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也因此导致在多种环境介质中有较高的暴露量和潜在风险。已有研究表明,OPEs具有一定的毒理效应,对人体及其他生物均有潜在危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OPEs的检测技术,详述了不同环境介质OPEs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目前固相萃取(SPE)和固相微萃取(SPME)仍是水样前处理的主要方法;对于固体样品,加速溶剂萃取/加压液相萃取(ASE/PLE)和微波辅助萃取(MAE)应用较多;虽然大气样品仍以固体吸附剂方式为主,但已向在线一体化方向发展;而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多与水样和固体样品方法相似;但是对于复杂环境介质中OPEs样品的前处理较为困难,方法有待改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对弱极性和易挥发的OPEs分析效果好,而强极性和难挥发的OPEs多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气相色谱-质谱串联(GC-MS/MS)、液相色谱-质谱串联(L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UPLC-MS/MS)等对多种复杂的环境介质中的OPEs均有较好的检测分析效果,但并未普及。最后,对OPEs分析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5.
•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peracetic acid solution. •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high concentration peracetic acid. •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residual peracetic acid (low concentration). Peroxyacetic aci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food, medical, and synthetic chemical fields fo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Recently, peroxyacetic acid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disinfectant in wastewater disinfection and has strong redox capacity for removing micro-pollutants from drinking water. However, commercial peroxyacetic acid solutions are primarily multi-component mixtures of peroxyacetic acid, acetic acid, hydrogen peroxide, and water. During the process of water treatment, peroxyacetic acid and hydrogen peroxide (H2O2) often coexist, which limi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properties of peroxyacetic acid. Therefore, analytical methods need to achieve a certain level of selectivity, particularly when peroxyacetic acid and hydrogen peroxide coexist.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measurement and detection methods of peroxyacetic acid, comparing the principle, adaptability, and relative merits of these methods.  相似文献   
56.
植物内重金属分析不仅有助于阐述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揭示植物修复机理,也是监测评价大气、水及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状况的重要依据。研究针对植物样品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分别介绍了其原理、优缺点及应用。提出制定统一高效的分析检测方法,深化植物内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与环境相关性的研究以及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是植物样品重金属信息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7.
生物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小城镇混合污水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卢建  杨扬  尹振娟  钟铮  潘鸿 《环境工程学报》2010,4(6):1262-1266
为适应小城镇污水处理高效、低耗、管理简单的要求,开展了生物法(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A/BCO-CW)处理小城镇片区混合污水的研究。结果表明,A/BCO系统在停留时间为3~6 h条件下,对悬浮物和有机物有高的去除效率,COD、BOD5和TSS去除率分别达到63.1%、67.7%和66.2%,避免了人工湿地堵塞和提高处理效率,减少了所需湿地面积44%。全年运行结果表明,在0.30~0.59 m/d水力负荷率下,垂直流-表面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对COD、BOD5和TSS平均去除负荷达9.4、5.1和7.2 g/(m2.d)(42%、71.2%和85.2%);COD、BOD5去除速率常数为74.6±12.1 m/y、166±30.5 m/y,这些数值均处于文献中k值范围的高量程内。A/BCO-人工湿地系统对COD、BOD5和TSS具有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IV类水标准,2种处理方法有效组合起来,所开发的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运行的城镇废水处理组合系统,将会在实际应用尤其是高有机负荷污水处理中发挥良好效用。  相似文献   
58.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际、国内很多组织都对可持续性评价方法进行过研究分析,但大多是特定的案例研究.目前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比较,使得不同地区比较起来很困难.本文对各种评价方法如环境可持续性指数法、生态足迹法、能值分析法和指标综合评价法的来源、理论和应用作了介绍.得出各方法适用范围:可持续性指数法适合于国家间的综合评价;生态足迹和能值分析法适合于各种范围,包括国家、区域、地区和小系统;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对于小范围更合适.同时对各种方法的优势和缺陷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可持续性指数法信息量大,但是计算复杂;生态足迹法计算过程简单,但是缺失一些可持续性信息;能值分析法考虑问题全面,但是其原理涉及热力学知识,很难被一些学者认同;指标体系评价法变通性较大,可随着评价系统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但是主观性较强.通过分析指出不同方法适用范围并指出每种分析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为以后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评价对象的可持续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
石油石化企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简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简要阐述石油石化企业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全过程,确定石油石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种类、识别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列举重点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方法,为石油石化企业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工作、为完成国务院规定的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奠定数据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0.
The National Flood Interoperability Experiment (NFIE) was an undertaking that initiated a transformation in national hydrologic forecasting by providing streamflow forecasts at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over the whole country. This type of large‐scale, high‐resolution hydrologic modeling requires flexible and scalable tools to handle the resulting computational loads. While high‐throughput computing (HTC) and cloud computing provide an ideal resource for large‐scale modeling because they are cost‐effective and highly scalable, nevertheless, using these tools requires specialized training that is not always common for hydrologists and engineers. In an effort to facilitate the use of HTC resources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funded project, CI‐WATER, has developed a set of Python tools that can automate the tasks of provisioning and configuring an HTC environment in the cloud, and creating and submitting jobs to that environment. These tools are packaged into two Python libraries: CondorPy and TethysCluster. Together these libraries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toolkit for accessing HTC to support hydrologic modeling. Two use cases are described to demonstrate the use of the toolkit, including a web app that was used to support the NFIE national‐scale mode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