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34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312篇
基础理论   190篇
污染及防治   97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应用密闭箱法首次测定了南极法尔兹半岛苔藓、地衣植被土壤CH4 排放通量 ,并估算了该半岛植被土壤在夏季 2个月内CH4 的排放总量 .结果表明 :在晴好天气条件下 ,苔藓土壤CH4 排放通量可能呈现双峰型变化特征 ;而在雨、雪等复杂多变的天气条件下 ,CH4 通量变化无规则 ,存在较大的时空变化 ,且与温度的响应关系不明显 ;苔藓土壤CH4 通量夏季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温度 ,同时还受降水的影响 .苔藓土壤吸收CH4 总量为 0 6 6 5 3× 10 2 kg ;地衣土壤吸收CH4 总量为 0 76 0 3×10 2 kg .由此可见 ,该半岛苔藓、地衣植被土壤起着大气CH4 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2.
应用GC/MS联机检测技术对水稻土施用城市污泥盆栽通菜(Ipomoea aquatic)后土壤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PAE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盆载通菜土壤中6种PAEs的总含量(∑PAEs)在7.667-40.025 mg/kg之间,平均为26.137 mg/kg,其高低次序为佛山污泥>广州污泥>佛山污泥加化肥>广州污泥+化肥>空白>化肥.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污泥和污泥+化肥处理的土壤中∑PAEs含量显著提高,但单施化肥的土壤中∑PAEs含量降低.不同处理土壤中的PAEs化合物是以一种或两种化合物为主,主要是DnBP和/或DEHP,显示了不同的PAEs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3.
中国几种土壤中的有机态硒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0.1mol/L NaOH-0.1mol/L Na_4P_2O_7浸提,活性碳分离技术研究了中国湿润半湿润地区几种土壤中有机态硒的化学特征.供试土壤有机态硒占全硒含量的百分数变幅为3.46%—59.86%,平均28.42%.影响有机硒含量的主要因素有全硒含量(r=0.8033)、有机碳含量(r=0.6618)、土壤交换性酸(r=0.6136)和pH(r=-0.5248)。土壤有机质的C/Se为0.58×10~6-42.93×10~6,平均为6.38×10~6.低硒环境土壤有机质的C/Se显著高于正常硒含量土壤.以平均计,胡敏酸结合态硒约占有机态硒的34%,富啡酸结合态硒占66%.缺硒土壤有机态硒中,胡敏酸结合态硒的比例一般都较高.  相似文献   
164.
Selenium was determined from 25 topsoils and 25 plants in the semi-arid Central Spain where large extents of soils are developed on evaporitic materials. Some species of veget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m are of the genera Astragalus, Salsola, Mercurialis, Phlomis, Thymus and Atriplex. Total selenium in soils was determined and its bioavailability assessed by chemical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Se content in soils was adequate (in the range 0.17–0.39 mg kg−1) or large (in the range 0.50–4.38 mg kg−1) and appeared in highly and/or potentially available forms. Several plant species showed high Se levels (in the range 5–14.3 mg kg−1), which can be a potential risk of toxicity to animals.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tudy area can be used as a guide to the range of values in soils and plants of the European Mediterranean area that are relatively unpolluted from industrial sources, allowing comparison with more polluted areas.  相似文献   
165.
土壤与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类有机物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吸附作用是疏水性有机物在土壤和沉积物环境中的重要迁移转化行为之一。多环芳烃是环境中一种重要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文章着重阐述了多环芳烃类有机物在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吸附机理,指出土壤、沉积物有机质的结构异质性是导致非线形吸附的重要原因;分析了影响多环芳烃吸附过程的诸多因素,并提出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6.
本文比较了~35S同位素标记法和两种常规化学分析、一种电化学分析法测定环境样品中SO_4~2-的优劣.用本法和BaCrO_4分光光度法研究土壤对SO_4~2-的吸附-解吸特征,表明两者测定结果接近,且所得规律一致.酸雨研究中,在样品数量多、SO_4~2-分析任务重且仪器、设备条件具备时,本法为便捷、准确、较理想的SO_4~2-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67.
广东省赤红壤垦种芒果后,土壤的矿质营养状况基本上改善不大,地力产量仍然很低。应用土壤肥力系统研究法诊断土壤营养元素的结果表明,其缺素效应排序为:N>P、Ca>K>Mg;土壤Fe和Cu无缺素反应,而S、B、Mn、Mo和Zn有个别土样显示缺素效应,对这些元素丰缺的确切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8.
外源铅铜镉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农业土壤中的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了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10个代表性农业土壤,采用室内培养和化学分级方法研究了加入外源铅、铜、镉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及转化趋势,探讨了碳酸钙、粉煤灰、猪粪和钢渣等土壤改良剂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重金属负荷的提高,土壤中交换态重金属的比例增大,残余态比例下降,有效性提高,对环境威胁增大。当重金属加入最较低时,重金属优先向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转化;而当加入最较高时,向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转化的比例明皿增加。pH和土壤组分对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转化有显著的影响,土壤pH下降可使交换态Cd、Cu、Pb的比例递增。加入碳酸钙、粉煤灰、猪粪和钢渣等改良剂可显著地降低土壤中交换态重金属比例,增加其它形态的重金属比例。  相似文献   
169.
用有效阳离子交换量法、盐滴定-电位滴定法(STPT)、Mehlich法和pfo原理法测定了中南地区几种土壤的永久负电荷量.并与醋酸铵法测定的CE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由于醋酸铵法浸提了土壤的部分可变负电荷.它测出的CEC值使其它方法测得的永久负电荷量高.(2)不同方法测得的土壤永久负电荷量差异较大,且用上述四种方法测得的值依次减小.即ECEC>δP>CECp>CECk,这与测定方法和指示离子的本性有关.但都能反映土壤永久负电荷容量的相对大小.(3)不同方法测得的不同的永久负电荷量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土壤的吸附特性,但有效阳离子交换量法能较好地反映土壤永久负电行量.  相似文献   
170.
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除草剂在土壤上的吸附和解吸行为是支配该除草剂在环境中的生物有效性和持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对于预测除草剂在土壤和潜层水中的运动也是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吸附机理、实验技术、动力学、影响因素、常数的计算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及其环境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