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73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96篇
综合类   668篇
基础理论   297篇
污染及防治   357篇
评价与监测   168篇
社会与环境   6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2 毫秒
571.
A two-factor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experiment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remediation by a plant-microorganism combination on soils contaminated by lead (Pb) and cadmium (Cd). Factor A was the amount of fungi, for which four values were considered, namely, 0, 1, 3, and 5 g. Factor B was the level of contamination by lead and cadmium, for which six values were considered, namely, Cd0Pb0, Cd10Pb400, Cd20Pb600, Cd30Pb800, Cd50Pb1200, and Cd80Pb1800 (data in units of mg/ k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istant fungi promoted the growth of vetiver (Vetiveria zizanioides). At weights of 1, 3, and 5 g, the resistant fungi increased the biomass of vetiver by 41.9%, 74.9%, and 71.7% respectively. The resistant fungi stimulated the absorption of lead and cadmium by both the aerial and underground parts of vetiver. In the presence of 80 mg/kg of Cd2+ and 1 800 mg/kg of Pb2+, the contents of lead in the aerial parts of vetiver were increased by 120.6%, 265.4%, and 242.9%, while the lead content in the underground parts were increased by 110.3%, 278.2%, and 266.2%, after the addition of 1 g, 3 g, and 5 g of fungi,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 of cadmium in the aerial parts increased by 113.2%, 238.3%, and 217.3%, while the content of cadmium in the underground parts increased by 103.1%, 298.8%, and 274.4%, after the addition of 1 g, 3 g, and 5 g of fungi, respectively. The addition of fungi strengthened the effect of V. zizanioides to remediate soils contaminated by lead and cadmium, and the remediation after the addition of 3 g of fungi was better than that after treatment with 1 g and 5 g of fungi. The combination of resistant fungi and the heavy metal enrichment plant, vetiver,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lead and cadmium showed that the fungi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mediation of soils contaminated by lead and cadmium. © 2018 Science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572.
我国污染场地数量众多,对当地环境和健康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亟待开展治理修复,同时也需要关注修复过程的绿色可持续性.本文基于绿色可持续修复(GSR)的理念,提出了健康风险评价(HRA)和生命周期评价(LCA)耦合的评估框架,用于计算结合健康风险和修复二次环境影响的净环境效益(NEB),并以中国西南地区某多环芳烃和汞污染的工业场地为例,在现行的修复目标制定框架内,对不同修复目标下的NEB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不同权衡选择下,案例最佳的修复目标带来的NEB是直接选择筛选值目标的1.6~15倍,单位经济投入带来的NEB是直接选择筛选值的3~7倍.决策者可应用提出的综合评估框架,平衡当地环境质量改善和修复过程的二次影响,以提高场地修复工程的环境经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73.
对南四湖湖区及其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质量分数进行了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14种金属元素可分为3类组合:Ca和Sr为第Ⅰ组元素;Al,Fe,Na,K,Mg,Ni,V和Ti为第Ⅱ组元素;第Ⅲ组元素包括Zn,Cr,Cu和Pb. 其中,第Ⅰ组元素在独山湖区及微山湖区质量分数较高,与第Ⅱ组元素变化趋势相反,这2组元素主要为流域自然来源;第Ⅲ组元素在老运河、白马河上游、洸府河下游及入湖口沉积物中质量分数较高,可能受到人为污染的影响. 此外,其他表层沉积物中第Ⅱ组元素与第Ⅲ组元素质量分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选取流域非耕作土壤样品作为背景,采用参比元素校正及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对Zn,Cr,Cu和Pb等重金属元素的人为污染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 结果显示:老运河沉积物中Cr和Pb的富集系数为3.7和3.9,具有中等程度的人为污染特征.Cu和Zn的富集系数达到16.6和22.0,具备重或严重的人为污染特征.Zn和Cu在洸府河下游及入湖口、白马河上游沉积物中的富集系数为2.0~7.1,具有中等或较重的人为污染特征.其余表层沉积物中Zn,Cr,Cu和Pb的富集系数均低于2.0,基本未受到人为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4.
随着辐射环境复杂程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外良好实践和先进技术的出现,以及中国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总目标的确立,中国的辐射环境监测法规标准体系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对中国辐射环境监测法规标准进行梳理和研究,指出现有法规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加快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以及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系列导则和相关行业标准,以保证辐射安全工作规范开展,全方位保证中国辐射环境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575.
生物降解是去除土壤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的重要途径,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可显著提高PAHs降解速度和程度。本文系统评述了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6.
污水生物除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体富营养化是世界性难题,其中磷通常是主要限制因子.生物除磷工艺简单,污泥产量少,可节约能源,运行费用也较低,便于操作和磷的回收.在介绍水体中磷的来源、污染特点及其造成危害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国内外生物除磷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除磷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77.
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分析的纯化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比较了各种填料层析柱和洗脱液的差别,并根据有机溶剂使用量较少的样品纯化方案,建立了适用低有机质含量水体表层沉积物中不同极性多氯联苯(PCBs)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限在0.11 ng/g~0.35 ng/g(干重)之间,对主要多氯联苯同族体的回收率是77.9%~112.1%.用该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水体表层沉积物中的PCBs,质控结果表明,该纯化方法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78.
近年来江苏省非法倾倒、填埋工业固体废物事件仍处于高发态势。此类事件遗留地块环境隐患突出,污染调查难度大,要求高。简述了国内外关于该类型遗留地块污染调查的相关标准,调研了江苏省30个倾倒、填埋工业固废类事件遗留地块案例,总结了该类型地块污染调查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相关调查技术的应用,并分析了污染源探查和综合生物毒性辅助判别应用2个典型案例。提出了关于调查指南的建议,包括工作程序、调查范围、信息收集、现场踏勘等方面。以期为后续该类型地块污染问题处理处置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579.
关于土壤污染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就当前各方对土壤污染概念认识的差别进行了讨论,提出以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质量第二级标准值和土壤污染临界值作为区域和场地土壤污染评价的3类指标的建议。3类指标的取值及含义为:(1)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采用当地数值。这是揭示当前土壤是否有污染物进入的临界点,是保持当前土壤良好状态的目标值。若土壤中化学物质含量高于此值,则要警惕,要找出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物继续进入,以保护土壤环境质量。(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通用的GB 15618第二级标准值。这是初步判断和识别当地土壤是否受污染的筛选值。若化学物质含量低于此值,说明土壤未受污染,不须进行深入调研;若高于此值,则土壤可能受污染,但要依据深入调研或风险评估而定。(3)土壤污染临界值:通过对当地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得出土壤污染临界值。这是揭示土壤是否受污染的阈值。若化学物质含量高于此值,说明土壤已受污染,应研究提出修复污染土壤与控制污染源的方案。  相似文献   
580.
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环境现状与污染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近几年来由于农用薄膜、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致使农业环境受到污染.笔者通过对该地区农业环境主要污染因素和污染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对保护农业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