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考古学及其他学科研究的重点。泥河湾盆地,是我国古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泥河湾盆地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正处于现代人起源、扩散的关键时期,为解决我国甚至东亚的现代人起源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前人对遗址进行过多次系统挖掘,开展了一系列不同方法的年代学工作,然而其文化层年代却有较大的争议。本文对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文化层的年代进行系统总结,通过对前人用不同测年方法获得年代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测定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文化层的年代差距过大,难以确定文化层的年代。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文化层的年代的不确定,严重影响了众多学者对于我国现代人起源的进一步研究。年代测量方法虽然众多,但是不同测年方法,有着不同的测年区间,因此后期需要根据许家窑-侯家窑遗址的年代区间来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并使用不同材料来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最为准确的年代。  相似文献   
82.
垃圾填埋场区域氨氮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建设的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防渗措施不足,易发生渗漏,造成填埋场周围地下水的氨氮浓度升高。文章针对华中地区某垃圾填埋场区域氨氮污染地下水,提出抽取处理加异位生物修复、空气注入加原位生物修复两种修复方案,并采用AHP-TOPSIS(层次分析法-逼近理想排序)方法进行方案的比选。在建立合适的比选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AHP-TOPSIS方法进行综合比选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注入+原位生物修复技术更适合于该区域地下水的修复。TOPSIS方法由于缺乏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过程,在层次多元分析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而AHP是多层次多因素权重确定的有效工具,将二者结合起来,先由AHP确定指标权重,再运用TOPSIS对备选地下水修复方案进行排序,从而弥补了二者各自的不足。AHP-TOPSIS方法可作为环境工作者进行场地修复方案比选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3.
《地质勘查劳动防护和野外救生、特殊生活用品(用具)配备标准》是地质勘查行业的首个劳动防护领域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地质勘查劳动防护和野外救生、特殊生活用品(用具)配备标准》的制定,将对提高地质勘查行业从业人员的劳动防护水平,降低职业危害,减少安全事故,促进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安全生产等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文章从行业安全现状以及地质勘查事故风险等方面介绍《地质勘查劳动防护和野外救生、特殊生活用品(用具)配备标准》编制背景,并对标准编制方法与思路、内容划分、作业人员分类、重点内容等进行了讨论。针对该标准的讨论有助于标准的贯彻执行,对安全技术类标准的编制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在全面介绍沈阳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进情况的基础上,论述了沈阳市参加保险企业的确定原则、推进方法及配套政策措施,并结合当前沈阳市该险种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选择适合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加强环保部门与保险行业的合作、将环境污染责任险融入到环境管理工作中等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85.
Planning land-use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frequently involves computer-assisted reserve selection algorithms. Typically such algorithms operate on matrices of species presence–absence in sites, or on species-specific distributions of model predicted probabilities of occurrence in grid cells. There are practically always errors in input data—erroneous species presence–absence data, structural and parametric uncertainty in predictive habitat models, and lack of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emporal presence and long-run persistence. Despite these uncertainties, typical reserve selection methods proceed as if there is no uncertainty in the data or models. Having two conservation options of apparently equal biological value, one would prefer the option whose value is relatively insensitive to errors in planning inputs. In this work we show how uncertainty analysis for reserve planning can be implemented within a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gap decision theory, generating reserve designs that are robust to uncertainty. Consideration of uncertainty involves modifications to the typical objective functions used in reserve selection. Search for robust-optimal reserve structures can still be implemented via typical reserve selection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stepwise heuristics, integer-programming and stochastic global search.  相似文献   
86.
A procedure is described for conducting floristic examinations of prospective sites of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f threatened and/or endangered plant species. The timed meander search procedure provides information to document the level of effort expended in the examination as well as to describe the floristic resources of the site. Tests of the procedure during the 1979 and 1980 field seasons have demonstrated its value both as a means of discovering threatened and endangered species on a site and as a means of documenting a low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such species if not found during application of the procedure.  相似文献   
87.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us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ite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 designation in three counties in the East Midlands region of the Nature Conservancy Council, namely Nottinghamshire, Northamptonshire and Cambridgeshire. Using unpublished sources within the NCC an analysis is made of the SSSI system in practice since its inception in 1949. A number of findings relating to weaknesses in the designation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designation system emerge. Each of these findings is discussed in turn with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appropriate evidence from the county case studies.  相似文献   
88.
从2005年起,平煤十矿在充分理解国家政策及低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煤与非煤并重并举"的发展理念,展开了国有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探讨与实践,大力发展新能源、低碳技术,打出了加快推动低碳减排、转变增长方式的政策组合拳。  相似文献   
89.
以经过城市垃圾场的某高速公路连接线项目及矿山选址与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大型水泥建设项目为例,剖析项目在选址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容性,这些项目或由于与某些政策不相符;或由于法规、政策、规划颁布的部门不同,会出现不包容现象,而项目选址从其它角度考虑又很难调整。作为评估机构在评估这类项目时,应充分利用信息优势,发挥专家特长,协调几者关系,帮助建设单位调整项目方案,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科学公正地给出建设项目的评估意见,帮助审批部门把好关。  相似文献   
90.
对近年来沈阳市发展低碳经济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介绍了沈阳市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的深厚基础以及政策、机制和体制机遇,并从应该建设大浑南低碳发展样板区、实施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工程、建设低碳电力供应工程、开展低碳社区建设工程等方面,提出了沈阳市实现低碳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