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3篇
  免费   725篇
  国内免费   2181篇
安全科学   551篇
废物处理   346篇
环保管理   227篇
综合类   4318篇
基础理论   777篇
污染及防治   998篇
评价与监测   212篇
社会与环境   76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北京城市大气CO2浓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北京大气CO2浓度日变化强烈,全年北京时间15:00时前后为全天最低值,最高值则出现在夜间,日变化幅度为23.2~39.0μmol·mol-1,夏季和秋季日变化幅度比冬季和春季大.北京城区大气CO2浓度季节变化明显,最大值出现在冬季,月平均浓度为421.5~441.0μmol·mol-1;最小值则在夏季,月平均浓度367.4~371.6μmol·mol北京CO2浓度的季节变化幅度明显高于附近的华北兴隆区域站和瓦里关山大陆本底站等的相应值,其原因是北京CO2浓度季节变化主要受人为取暖活动控制,同时植被的季节变化也起一定作用.1993~1995年北京大气CO2浓度上升较快,平均增长率为3.7%·a-1,1995年平均浓度达到最高,为409.7±25.9μmol·mol,随后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982.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海南炼化)催化裂化装置因渣油加氢装置(RDS)换催化剂导致原料油硫含量升高,为避免烟气SO2和外排水COD超标,进行了增强型RFS硫转移剂的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当硫转移剂加注量占催化剂系统藏量的4%时,脱硫塔入口烟气SOx脱除率达65.6%,碱液消耗量减少53.4%,外排废水COD基本...  相似文献   
983.
超声场中活性炭上Zn2+的吸附/脱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静态条件,考察了超声波对活性炭上Zn2+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无超声作用下,活性炭对Zn2+的吸附率均随Zn2+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该吸附过程属于优惠吸附, Langmuir模型能更好描述该过程,超声的引入对活性炭吸附Zn2+有一定抑制作用.脱附研究发现,在蒸馏水介质中,Zn2+脱附率仅为2.11%,加入超声后Zn2+的脱附率提高至20.8%,添加NaOH后脱附率明显增加,有/无超声作用下的脱附率分别为40.1%和33.1%.动力学分析表明,Zn2+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脱附均符合2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984.
在双搅拌反应釜中研究了位阻胺2-氨基-2-甲基-1-丙醇(AMP)与甘氨酸钠(SG)混合溶液吸收CO2的性能.实验温度293~313K,混合溶液的浓度为AMP(1.5kmol/m3)+SG (0.2,0.4,0.6,0.8kmol/m3),SG浓度每增加0.2kmol/m3,200min内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提高11.47%,10.07%,9.18%和5.33%.与AMP单一溶液相比,混合溶液在200 min时的吸收容量增加了11.5%~41.1%.在293~313K,吸收速率随温度上升而提高.使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再生实验,得到1.5 kmol/m3 AMP + 0.6 kmol/m3 SG混合液的最适再生温度为378K.AMP + SG混合溶液的再生效率高于单一SG溶液及AMP + MEA/DEA混合溶液.  相似文献   
985.
以化学抑制法研究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2O的释放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抑制法,研究了不同曝气量下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2O的释放源.结果表明,缺氧段中, N2O的主要释放源为硝酸盐异化成氨反应,而反硝化反应消耗N2O.好氧段中N2O释放源受曝气量的影响很大,当曝气量适中时(65L/h), N2O释放源主要为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而当曝气量偏高(105L/h)或偏低(25L/h)时,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是主要的N2O释放源.同时硝化细菌反硝化反应也能够产生少量N2O.  相似文献   
986.
研究了有机磷农药降解菌株Arthrobacter sp.scl-2对苯线磷、哒嗪硫磷和丙溴磷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scl-2可以利用苯线磷、哒嗪硫磷和丙溴磷为唯一磷源生长.菌株scl-2降解苯线磷、哒嗪硫磷和丙溴磷的最适温度均为30℃,哒嗪硫磷的降解在初始pH8时速度最快,而丙溴磷和苯线磷的最适初始pH均为7,偏酸偏碱均不利于菌株对苯线磷、哒嗪硫磷、丙溴磷的降解.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鉴定了苯线磷、哒嗪硫磷、丙溴磷的降解产物,分别为3-甲基-4-甲硫基苯酚、6-羟基-2-苯基-2-氢哒嗪酮和4-溴-2-氯苯酚.  相似文献   
987.
光合细菌对2,4,6-三氯苯酚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混合光合细菌PSB-DR在不同光照、接种量和pH值下对2,4,6-三氯苯酚(2,4,6-TCP)的生物降解特性,确定了PSB-DR生物降解2,4,6-TCP的优化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光照培养下,接种量30%,初始pH值7.0时2,4,6-TCP降解效率最高.在此条件下,50mg/L的2,4,6-TCP经5d后降解率达到82.3%.培养基中醋酸钠的加入对2,4,6-TCP降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SB-DR静息细胞对2,4,6-TCP的降解符合高浓度底物抑制的酶促反应类型,其降解动力学参数rmax=1.746h-1,Km=38.333mg/L,Ki=260.87mg/L.  相似文献   
988.
为改善聚合物材料的火灾安全性,利用二硫化钼(MoS2)的独特性能,结合纳米复合、催化成炭等设计思路,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eMnOx-MoS2和CeFeOx-MoS2双金属氧化物-MoS2纳米杂化物,并将其分别应用到2种典型聚合物(聚氨酯和环氧树脂)中.结果 表明:2种杂化物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可有效延缓聚合物材料的热...  相似文献   
989.
为研究吸入性甲醛的毒性能否进入动物骨髓组织,引起骨髓组织基因表达发生改变,选择小鼠某些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为研究对象,以SPF级balb/c雄性小鼠为材料,采用动态吸入方式染毒2周(5+2模式),染毒浓度分别为0, 0.5, 3.0mg/m3,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甲醛对小鼠染毒后骨髓组织细胞中c-myc、MDM2和p53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甲醛暴露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骨髓组织中的c-myc基因,MDM2基因和p53基因表达均发生改变,在3.0mg/m3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c-myc基因,MDM2基因呈现表达上调,p53基因则呈现表达下调.吸入性甲醛的毒性能进入动物骨髓组织,并能引起骨髓组织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90.
基于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的CO2排放因子与核算方法,估算了1995—2010年中国服务业能源消费与CO2排放量,并对其总体变化趋势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以LMDI(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辨识与分解3个时段(1995—2000年、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中影响中国服务业CO2排放量变动的关键因素及其对CO2排放量的贡献值. 结果表明:1995—2010年中国服务业能源消费CO2排放量增长态势明显,累计排放总量为853197.55×104t;服务业能源消费主要依赖于高碳化能源燃料,各年度油品和煤品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74%和5%~27%;LMDI分析结果显示,1995—2010年产业规模和人口效应引起CO2排放增加量分别为133357.10×104和7691.25×104t,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引起CO2排放减少量分别为59034.50×104和23898.60×104t. 提出CO2减排对策:①以经济、政策和监管手段促进服务业节能减排;②依托科技创新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服务业CO2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