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7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2504篇
安全科学   316篇
废物处理   223篇
环保管理   333篇
综合类   4031篇
基础理论   94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95篇
评价与监测   234篇
社会与环境   100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489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468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钙基CO_2吸收剂循环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循环煅烧/碳酸化过程中,煅烧温度、煅烧气氛、碳酸化温度、压力等对钙基CO2吸收剂循环特性的影响,确定了影响钙基CO2吸收剂循环特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吸收剂的转化率明显下降,循环10次后,其基本都下降到20%左右;煅烧温度是影响吸收剂循环特性最重要的因素;煅烧气氛中存在CO2对吸收剂活性保持不利;吸收压力和温度也对吸收剂的循环特性有一定影响,较高的吸收压力和吸收温度有利于吸收剂转化。  相似文献   
952.
施用高效氮肥对农田N2O的减排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高效氮肥N2O排放资料,利用整合分析法分析高效氮肥对N2O的减排效果.稳定性氮肥排放的N2O是普通肥料的0.66倍,减排效果显著;包膜缓释氮肥N2O排放量为普通氮肥的0.95倍,无显著减排效果.若将全国范围的普通氮肥替换为稳定性氮肥、且用N量不变时,稳定性氮肥在中国农田的N2O减排潜力均值为1.03×108 kgN/a,碳排放交易收入为16.86亿元/a;根据现有市场上稳定性氮肥的价格,每亩地每季补贴4.9元,碳排放交易收入和稳定性氮肥成本增加量相抵.由于稳定性氮肥能有效提高N利用率,保证农作物吸N总量不变时减少用N量,稳定性肥料N利用率提高8个百分点时,N2O减排经济效益(即碳排放交易收入-稳定性氮肥成本增加量)为94亿元/a.  相似文献   
953.
溶胶粉末复合浸渍法制备颗粒状SCR脱硝催化剂的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以V2O5-WO3/TiO2为成分的颗粒状SCR脱硝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的有效组分加载均匀性等问题,尝试了利用偏钛酸溶胶作为载体的催化剂生产方法.利用粉末/溶胶复合浸渍方式设计出4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分别制得样品.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样品对烟气中NOx成分去除效能的性能测试,以及进行相关的微观表征分析,研究比较了不同制备方式对催化剂特性的影响规律,旨在探索出一种合理、高效的催化剂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利用偏钛酸溶胶作为载体,同步浸渍加载WO3和V2O5 2种组分,相比传统的粉末浸渍和两步浸渍方式,该方法能够使浸渍组分在载体表面获得较高的覆盖率,并有效避免了浸渍组分溶出和重结晶现象的发生,所制得的催化剂样品具有较高的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954.
加压溶氧光催化反应器降解活性艳红X-3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加压溶氧条件对活性艳红X-3B的降解与脱色的作用,考察了加压条件下pH值,TiO2投加量及温度等对活性艳红X-3B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条件与常压条件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加压充氧有助于活性艳红X-3B的降解与脱色,加压充N2对反应基本没有作用,说明增加活度不是关键因素,加压使溶液中溶解氧增加是导致活性艳红X-3B降解与脱色的主要原因.光催化降解过程,发色基团最易被打碎,60min内降解效果显著,而萘环和苯环降解效果不十分明显.CODCr的降解与色度的褪除成正相关,脱色率越高,COD的降解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955.
Information on benthic carbon mineralization rates is often derived from the analysis of oxygen microprofiles in sediments. To enable a direct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sediment environments, it is often desirable to characterize sediments by a single proxy that expresses their “reactivity” towards oxygen. For this, there are three commonly used proxies: the oxygen penetration depth (OPD), the oxygen flux at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DOU), and the maximum volumetric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Rmax). The OPD can be directly determined from the oxygen depth profile, while the DOU is usually obtained by a linear fit to the oxygen gradient either in diffusive boundary layer. Th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Rmax requires the fitting of a reactive-transport model to the data profile.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the OPD alone is a suboptimal proxy, because it shows a strong dependence on the half-saturation constant Ks, and secondly, because it is sensitive to the particular re-oxidation conditions right above the oxic-anoxic interface. Similarly, the volumetric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Rmax is rather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kinetic model formulation employed. To show this we fitted three different (Bouldin, Blackman and Monod) kinetics to the same oxygen data profiles. When fitting these models, the Rmax values obtained differed by 20% for exactly the same oxygen profile. Accordingly, if one reports Rmax values, it is crucial to specify the kinetic model alongside. Overall, DOU emerges as sediment reactivity proxy which is the least model dependent.  相似文献   
956.
文件污染是当前P2P文件共享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用户行为是导致污染的重要因素.在考察用户行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污染文件传播模型,描述了用户的污染意识、共享倾向等因素对污染传播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反污染机制.仿真实验表明,该机制能够有效地控制P2P文件共享系统中污染文件的传播.图6,表12.  相似文献   
957.
Fe-C-H_2O_2协同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Fe-C-H2O2协同催化氧化体系对印染工业废水的降解脱色处理进行了研究。对影响印染废水降解的几种因素如铁屑/碳粒质量比、双氧水的质量分数、废水pH等进行考察。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色度为650度和ρ(COD)为468mg·L-1的印染废水,在废水pH=4.8的情况下,当铁屑/碳粒质量比为25∶1、H2O2用量为150mg·L-1、催化反应30min时,印染废水的脱色率达98%以上,CODCr去除率可达78%。与Fe-C微电解法相比,Fe-C-H2O2协同催化氧化方法对印染废水的脱色能力和去除COD,表现出了更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58.
掺Fe^3+A-TiO2粉末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一兵  郑敏  蒋荣彬  江雷 《生态环境》2010,19(7):1700-1703
以硫酸钛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了掺Fe^3+TiO2粉末,用SEM和XRD测定了样品的形貌和晶型,研究了以自制的掺Fe^3+A-TiO2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作用。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为锐钛矿型TiO2即A-TiO2。365nm紫外光照射下,用自制的掺Fe^3+A-TiO2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最佳条件是:10mg·L^-1的甲基橙溶液中加入0.050g掺5%Fe^3+(物质的量比)A-TiO2粉末,用HNO3调节溶液成酸性后,18℃恒温反应4h,降解率达到57.8%。  相似文献   
959.
程建中  李心清  唐源  周志红  王兵  程红光  邢英 《生态环境》2010,19(11):2551-2557
为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CO2体积分数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不同深度空气CO2体积分数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平均CO2体积分数影响较大,其次序为:次生林(0.35%±0.06%)〉草地(0.34%±0.05%)〉人工林(0.27%±0.03%)〉农田(0.16%±0.03%)。次生林、草地与农田之间土壤CO2体积分数差异性显著,而人工林与农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CO2体积分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比较一致:从春季到夏季逐渐增加而从秋季到冬季又逐渐降低,与该区域的温度和降雨量变化趋势一致。同时随着土壤剖面深度增加CO2体积分数逐渐增大,但在土层12 cm处有突然降低现象(农田除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空气CO2体积分数变化与大气、土壤温度密切相关(r=0.602~0.886,P〈0.05),土壤温度升高会导致土壤CO2体积分数上升。土壤湿度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剖面CO2体积分数,但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并不显著(r=0.105~0.393,P〉0.05),说明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温度对土壤空气CO2体积分数的影响大于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960.
毒死蜱(CPF)是我国推荐使用的低毒有机磷农药之一,目前在全世界广泛应用.选择不引起动物出现全身系统毒性的CPF剂量(1、5、10mg·kg-1)对大鼠连续染毒4周,评价CPF对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和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CPF连续染毒后动物出现记忆能力的损伤,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海马、皮质和纹状体CREB及ERKI/Ⅱ磷酸化蛋白表达逐渐减少,这表明ERK/CREB信号通路可能是参与毒死蜱低剂量重复暴露致学习记忆功能改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