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敌敌畏降解真菌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受过有机磷农药污染的污泥中分离到一株降解敌敌畏的真菌。经初步鉴定为木霉属,并命名为木霉FM10。该菌对敌敌畏的降解是同葡萄糖以共代谢方式进行的。葡萄糖浓度在1000μg/mL时,木霉FM10降解低地畏作用最强;敌敌畏初浓度越大降解率越低;菌株生长的最适pH为8.0,而pH9.0时,菌株降解率更高;37℃是菌株生长和降解敌敌畏的最适温度;增加接种量可以提高降解率;金属离子对所分离菌株一般表现为抑制作用。经分析,木霉FM10降解敌敌畏的酶多分布于胞外,属于分泌性酶。  相似文献   
112.
为研究棉秆炭对碱性镉污染水稻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结构及功能的影响,采用室外水稻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添加了0、 1和8 mg·kg~(-1)的镉和炭土质量比分别为0%、 1%和5%的棉花秸秆生物质炭,以水稻成熟期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借助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手段分析棉秆炭与镉污染条件对碱性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及潜在功能的影响,探寻不同土壤环境因子与真菌群落结构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①施用棉秆炭显著提高了土壤pH、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等指标,并降低土壤中可还原态镉的含量(P0.05).②水稻根际土壤真菌菌门分布主要为子囊菌门、Aphelidiomycota门和壶菌门,占所有菌门的57%.菌属分布主要为被孢霉属、链格孢属和镰刀菌属.各处理间真菌群落α-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未添加棉秆炭处理下(C0),镉浓度的增加降低了土壤中壶菌门、被孢霉属和链格孢属的相对丰度和真菌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在不同浓度镉处理下(Cd0、 Cd1和Cd8),增加棉秆炭会降低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镉污染导致土壤中壶菌门相对丰度增多,却使子囊菌门丰度下降,施用棉秆炭可显著提升壶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镉污染使被孢霉属和链格孢属丰度下降,但是施用棉秆炭可使链格孢属相对丰度增多.增加棉杆炭施用量,土壤中会存在更多的内生菌、植物病原体和腐生菌;而镉污染程度增加会减少土壤中内生菌、植物病原体和腐生菌.③影响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和pH.水稻土壤镉含量中占比最大的可还原态镉与轮形动物门、Aphelidiomycota门和子囊菌门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其它菌门呈负相关(P0.05).研究结果说明棉秆炭在碱性镉污染土壤微生态调控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3.
采取新旧地铁站台对比研究的方法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换乘站的六个站台,分别研究各站台空气中细菌、真菌的含量,并做浅要分析。结果表明:旧站台在细菌数上远比新站台高,而真菌数却明显比新站台低(一号线东单站站台例外)。菌落总数只有2号线复兴门站站台超过2500cfu/m^3,达2883cfu/m^3;再则是1号线复兴门站站台接近2500cfu/m^3,为2092cfu/m^3,其余诸站台均明显低于2500cfu/m^3。这表明北京市地铁站站台空气微生物的质量比较好。对菌种进行初步分析知细菌的优势菌种为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双球菌)和杆菌,真菌的优势菌种为青霉属和黄曲霉属。  相似文献   
114.
试验分别接种普通活性污泥、酵母浸粉和土壤三种不同的方法用SBR反应器培养真菌,使其成为活性污泥中的优势菌群,为纤维素乙醇发酵提供新的糖化途径。试验观察发现接种土壤上清液培养真菌是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污泥中的酵母菌菌落数达到4.83×105个/mg污泥,分别是普通活性污泥和酵母浸粉的69倍和3.47倍;而丝状菌菌落数可达到4.6×104个/mg污泥,分别是上述两种方法的16倍和7.7倍。采用土壤培养的污泥絮体较大、不规则、松散,菌丝很长,呈单体手状分布,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较高,分别达到80%和30%。实验还从微生物动力学参数耗氧速率间接指示真菌数量的百分比在三种情况下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15.
为研究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应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相关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在OTUs水平上的物种组成,OTUs种类变化丘间较冻融丘明显,且土壤真菌OTUs种类变化显著;冻融丘和丘间细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真菌微生物;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优势微生物种类相同,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RB41,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除RB41外未退化与重度退化间优势微生物丰度有较大差异(P<0.05),丘间的优势微生物对不同退化较冻融丘敏感;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微生物碳、微生物氮和莎草科的盖度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导致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在湿地恢复中应加强湿地冻融丘和莎草科植物的保护以及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微生物碳氮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6.
白腐真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聚酯纤维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白腐真菌-裂褶菌F17(Schizophyllum sp. F17)挂膜迅速、结合牢固且表现出良好的脱色性能.采用连续和间歇两种运行方式,考察了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及进水浓度对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当进水浓度为15mg/L,停留时间24h,连续式运行,混合染料废水脱色率达到79.5%,刚果红脱色率为91.6%,结晶紫为65.4%,次甲基蓝为6.9%.  相似文献   
117.
固体浓度对生物淋滤法去除制革污泥中铬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序批式摇床培养,研究了含固率为2%~10%的污泥浓度对生物淋滤法去除制革污泥中重金属Cr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滤处理8d,不同浓度处理Cr的去除率均达95%以上;污泥浓度越低,则污泥中Cr的去除率相对越高,去除速率也越快.如含固率在6%以下的污泥其Cr的去除率在第6d时就达100%. 6%的污泥浓度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合适.在相同的pH值条件下不同含固率的污泥均有相似的Cr去除率.Cr大量溶出时,具有明显的pH临界点.当pH<2时污泥中Cr的去除率才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18.
浙西南食用菌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食用菌在浙西南山区发展迅猛,大大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食用菌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者提出了浙西南山区持续发展食用菌的若干建设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9.
Introduction Synthetic dyestuffs are extensively used for textile dyeing as well as othe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ccording to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chromophoric group, dyestuffs are classified as azo dyes, anthra- quinone dyes, triarylmethine dyes, …  相似文献   
120.
利用嗜酸性硫杆菌去除制革污泥中铬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15,他引:40  
本研究采用嗜酸性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Thiobacillus thiooxidans)并添加S粉为能源物的生物淋滤技术应用于制革污泥中铬的去除(溶出).序批式试验结果表明,淋滤处理8d,Cr的溶出率可高达100%(污泥中铬的原始浓度为14519mg/kg).在能源物各种投加比例中,以4g/L的投加比例较好.研究表明,生物淋滤法去除制革污泥中铬主要是通过嗜酸性硫杆菌的新陈代谢使介质酸化而实现的.生物淋滤作用导致介质pH下降到2.0,是使制革污泥中铬大量溶出的一个临界点,在pH低于这个临界点时,污泥中铬去除率才可迅速达到80%~100%.这为重金属含量高的废弃物处理展示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