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6篇 |
免费 | 422篇 |
国内免费 | 107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5篇 |
废物处理 | 156篇 |
环保管理 | 89篇 |
综合类 | 1409篇 |
基础理论 | 229篇 |
污染及防治 | 756篇 |
评价与监测 | 20篇 |
社会与环境 | 4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68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47篇 |
2015年 | 135篇 |
2014年 | 138篇 |
2013年 | 196篇 |
2012年 | 208篇 |
2011年 | 162篇 |
2010年 | 136篇 |
2009年 | 125篇 |
2008年 | 124篇 |
2007年 | 151篇 |
2006年 | 177篇 |
2005年 | 104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73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BAC生物活性炭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生物活性炭(BAC)法去除有机物的方式,不同进水水质条件下的特征穿透曲线。总结了BAC法的优缺点以及国、内外对BAC生物再生的研究与观点,以及BAC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12.
213.
活性炭性质对其吸附水中硝基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活性炭进行HNO3氧化及热处理改性,研究了活性炭性质对其吸附硝基苯性能的影响.以低温液氮(N2/77 K)吸附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分布;以Boehm滴定、零电荷点pHPZC的测定及元素分析定量表征活性发表面含氧官能团变化.结果表明:经改性后,活性炭比表面积及总孔容略有减小,表面性质发生较大变化.改性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容量明显改变,吸附容量大小依次为:AC1′>AC0′>AC0>AC1.经硝酸氧化后,比表面积下降、存在过多表面含氧官能团是导致AC1吸附硝基苯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而AC1'表面适量酚羟基所提供的氢键吸附是其对硝基苯吸附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14.
目前臭气处理技术发展趋于组合工艺方向,兼顾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研究采用生物洗涤和化学吸收组合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展除臭工程试验。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启动运行生物洗涤塔,考察生物洗涤塔对H_2S和NH_3的处理效果,并研究生物洗涤塔中活性污泥吸收液成分及性状;第二阶段,在继续运行生物洗涤塔的基础上,启动运行化学吸收塔,考察整个双塔系统对H_2S和NH_3的处理效果。在此基础上开展机理分析和应用验证评价。研究表明除臭系统运行稳定,对H_2S和NH_3去除效果良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15.
活性污泥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HAs(polyhydroxyalkanoates,聚羟基脂肪酸酯 )是许多原核微生物在不平衡生长条件下合成的细胞内能量和碳源储藏性物质 ,作为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聚酯而倍受关注。介绍了利用生物处理污水中活性污泥的混合碳源及微生物群体发酵合成PHAs的有关研究成果 ,包括微生物的种类、碳源及合成途径等 ,重点分析厌氧 好氧法活性污泥积累PHAs的量化关系 ,指出合理的工艺及适当的营养条件可以提高污泥中PHAs的积累量。此工作为污水处理资源化及污泥减量化、实现清洁生产提供了非常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16.
糠醛废渣制备活性炭对糠醛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蒸气为活化剂,用热解糠醛废渣制备活性炭,着重研究了所制备的活性炭对糠醛废水的脱色性能. 结果表明:糠醛废渣制备的活性炭对糠醛废水脱色的最佳温度为50 ℃,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完成,该活性炭与糠醛废水混合搅拌15 min后,脱色率几乎不再变化. 由于采用糠醛废渣制备活性炭的成本较低,可以适当增加活性炭的投加量以提高糠醛废水的脱色率. 当活性炭投加量为10 g/L时,50 ℃条件下搅拌10 min,糠醛废水脱色率可达到86.65%. 经活性炭脱色后的糠醛废水无色、透明,以去离子水为参比溶液测定其吸光度,与自来水相当. 相似文献
217.
218.
AS-SMBR与BPAC-SMBR运行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完全相同的进水和操作条件下,考察了添加粉末活性炭(PAC)的生物活性炭浸没膜生物反应器(BPAC-SMBR)与常规的活性污泥浸没膜生物反应器(AS-SMBR)的运行特性.研究比较了2类反应器在长期运行条件下的膜通透性和活性污泥混合液特性,并就ρ(PAC)对膜过滤阻力的影响及2个体系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PAC-SMBR的过滤性能要优于AS-SMBR,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混合液特性的差异;随着ρ(PAC)的提高,膜过滤阻力的降低幅度依次减小;与AS-SMBR相比,BPAC-SMBR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219.
某针织印染厂年产3000吨针织高档服装布料,排放的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COD、BOD5、色度浓度比较高。该厂选择了"厌氧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工艺进行前期处理,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减轻了后续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压力,同时通过活性碳过滤进行脱色,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5、色度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20.
交替式活性污泥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它在一个反应器或一组反应器中通过时间或空间的交替实现对污水的处理。从最基本的形式到后来的各种变形,交替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在控制系统、运行模式上都发展迅速。文章首先给出了交替式活性污泥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三沟式氧化沟、UNITANK工艺、交替式内循环活性污泥工艺(AICS)和五箱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这几种典型的交替式活性污泥法进行了概述,最后提出了交替式活性污泥法的问题和其发展方向。交替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高效、经济、灵活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