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28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404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118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青木关地下河中溶解态类脂物的含量.研究了其在地下河中的来源、组成及迁移特征.结果表明,7~11月,各溶解态类脂物的平均含量随着青木关地下河运移距离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以溶解态饱和直链脂肪酸的下降最为显著,即由最初的5 704 ng·L~(-1)下降到1 043 ng·L~(-1),减少了约81.71%.正构烷烃能够较为详尽地指征地下河中溶解性有机质来源,而饱和直链脂肪酸、脂肪醇则对藻类和细菌等微生物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随着地下河运移距离增加,有机质输入类型呈现多样化,可能与岩溶地表不均一性有关.正构烷烃三端元图解中,水生植物的输入为地下河中溶解性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其次分别为陆地高等植物和藻类、细菌等微生物,但随着地下河运移距离的增加水生植物的相对贡献量逐渐减少.青木关地下河中正构烷烃TAR值对降雨有一定的指示意义,而饱和直链脂肪酸CPI、L/H值则指示细菌降解活动.  相似文献   
32.
Introduction Livestock w astew ater contains highly concen- trated pollutants, including suspended solids (SS), organics, nutrients and bacteria. In C hina, w astew ater generated by concentrated farm s is com m only stored in anaerobic lagoons and partia…  相似文献   
33.
The aim of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ed effluent from different units of the Iran Central Iron Ore in Bafq city and comparison of effluent with the standards.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arameters data of effluent of thre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 with a capacity of 160 m3?d?1. Most common parameters include pH,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5),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heavy metals, and total coliforms and fecal coliforms as biological indicators. Then, for each SBR system, the average of each parameter was determined, an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recommended by the Iran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Based on the results, some of the parameters, including BOD5, COD, and TSS in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WTP) effluent, are higher than the permitted amount for discharge to the surface water. Considering the BOD5, COD, and TSS concentration in WWTPs, the treated wastewater is only suitable for agricultural and irrigation use. Therefore, wastewater produced by Iran Central Iron Ore Co. will need additional treatment to achieve standard quality of water before discharge in surface water and adsorbent well.  相似文献   
34.
Fenton法氧化降解聚乙烯醇的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深入了解Fenton法氧化降解聚乙烯醇(PVA)的机制,通过考察反应过程中COD、BOD5、总有机碳及pH等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研究了聚乙烯醇Fenton氧化降解过程的特点,结果表明,当PVA被Fenton试剂氧化时,可生成大量CO2,同时生成酸性中间产物。进一步分析认为,当Fenton试剂中H2O2不足景时PVA氧化的中间产物以醛为主,而当H2O2足量时醛会被继续氧化生成有机酸,最终COD去除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35.
黄河支流非点源污染物(N、P)排放量的估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估算黄河支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的排放量,为今后黄河流域的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对黄河流域的6个子流域(渭河流域、泾河流域、洛河流域、无定河流域、窟野河流域、黄甫川流域)进行了水样、土样和泥沙样的采集分析;结合6个子流域的多年水文资料,利用已经被证明了的平均浓度法对黄河6个子流域的氮磷污染物进行了定量描述,估算出各个流域的氮磷排放量.结果表明,95%的全磷、大于53%的全氮来自于非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是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各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硝态氮主要来自于渭河,铵态氮主要来自于泾河,其次是渭河.从全氮看,绝大部分氮来自于渭河和泾河.全磷则主要来自于泾河,其次是渭河.泾河和渭河是6条河流中对黄河污染物排放量贡献最大的2条河流.  相似文献   
36.
AOX漂白废水对黑鲷鱼卵及仔鱼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含AOX的造纸漂白废水对人工养殖的黑鲷鱼卵和早期仔鱼进行了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AOX漂白废水的毒性,黑鲷鱼卵胚胎阶段比早期仔鱼阶段更为敏感.高浓度的AOX漂白废水对鱼卵孵化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仔鱼产生尾部畸形和致死现象,鱼卵孵化的EC50和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18和0~0.087 mL/mL;仔鱼72 h LC50和96h LC50分别为0.557和0.774 mL/mL,72 h的LOEC和NOEC分别为0.032和0.001 mL/mL,96 h的LOEC和NOEC分别为0.003和0.001 mL/mL.表明仔鱼对AOX漂白废水的毒性敏感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7.
操作条件对超滤膜运行经济稳定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棕榈油生产废水二级处理出水的超滤工艺条件进行考察和优化,并用膜通量衰减系数、平均跨膜压差及产水量各自加权相加所得综合指标来表征不同超滤操作条件下膜运行的经济稳定性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减小膜表面流速和产水率,提高处理废水温度均有利于系统经济稳定地运行;各运行参数对综合指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膜表面平均流速>产水率>温度;在保证出水质量的前提下,最佳组合操作条件为膜表面平均流速0.7m/s,产水率80%,废水温度30℃。  相似文献   
38.
高浓度有机废水酵母菌低氧处理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开放式环境中,在低氧条件(DO=0-0.2mg/L)下通过连续小试试验考察了利用酵母Candidatropicalis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可行性。54d低氧连续小试结果表明:进水COD、NH4+-N、TP浓度分别为11000~30000、1000、230mg/L时,其去除率分别为67%~88%,18%~68%,23%~68%,氮磷去除率取决于进水COD、TN、TP的水平。污泥微观形态观察表明反应柱内微生物基本上是酵母,但运行过程中优势酵母形态发生了变化。低氧(DO=0.1-0.4mg/L)和无氧条件下C.tropicalis批量培养试验表明污染物去除和酵母生长与氧的供给关系密切,低氧条件下C.tropicalis有很高的活性,能有效去除COD(去除率为91%);无氧条件则导致C.tropicalis生物量下降,COD去除率仅为12%。  相似文献   
39.
论述了污水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中的地球化学过程.该系统通过对污染物的机械过滤、生物化学转化和降解过程、吸附/解吸过程、氧化/还原过程、沉淀/溶解过程、以及矿物的合成过程净化污水.运作周期通常为1~2 d灌水/4~5 d排干,年水力负荷变化于15~100 m之间,应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水力负荷.该系统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微生物和悬浮物,降低COD和BOD含量,和去除潜在的有毒的无机成分,如重金属和含氧阴离子.作为一种低投资、低能耗、高净化效率、运行简单的自然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极其短缺,在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的地区,应用土壤含水层处理技术处理污水,实现污水资源化,既解决了污水污染环境问题,又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对于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以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生化出水为背景水样,考察了臭氧氧化对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对硝基氯苯、四氯酞酸5种特征氯代烃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对2,4,6-三氯酚和氯苯的降解效果最好,反应30 min时的去除率均接近100%,其次为1,2-二氯苯和对硝基氯苯,反应30 min时的去除率分别为95.7%和36.0%,最差为四氯酞酸,反应30 min时的去除率仅为8.9%;臭氧对2,4,6-三氯酚和对硝基氯苯的降解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对氯苯和1,2-二氯苯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四氯酞酸的降解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