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9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068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86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1569篇
基础理论   235篇
污染及防治   426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同SRT条件下厌氧污泥中氮元素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素是衡量污泥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污泥中所含的四种氮素形态之间可相互转化,研究其过程中的氮素变化规律对于优化厌氧消化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5 d和10 d两种不同污泥停留时间(SRT)的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研究,分析氮元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SRT为5 d天和10 d的两个系统中,均无亚硝态氮的累积,实验前期,10 d的系统中硝态氮的产生速率比5 d的快,但系统运行10 d后10 d系统的硝态氮的含量低于5 d系统。在两反应系统中,氨氮的变化规律十分接近,10 d的系统中氨氮含量一直高于5 d的系统。总氮含量的变化与氨氮含量变化一致,四种形态氮素中,对总氮贡献最大的是氨氮。实验过程中,两系统中均并无明显产气现象,在SRT小于等于10 d的厌氧反应器中,虽然有发生反硝化反应,但通过该反应去除的氮素极少。  相似文献   
72.
采用无动力厌氧生化池+人工湿地模式处理某农村生活污水,运行结果表明,CODcr的去除率为80%,BOD5的去除率为85%,SS去除率为77%,出水水质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该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好、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3.
沼液复合型杀虫剂的田间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沼液复合型杀虫剂的田间应用试验,对各种沼液复合型杀虫剂的抗病防虫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大田应用条件下测试了沼液复合型杀虫剂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该沼液复合型杀虫剂对蚜虫的毒杀作用均比较明显.为了推进沼液复合型杀虫剂的商业化进程,提出便于其田间应用的各种最佳配比浓度,即BP01号、BP02号、BP03号、BP04号、BP05号沼液复合型杀虫剂抗病防虫性能最佳的配比分别为9 500倍液、26000倍液、11 667倍液、22 000倍液和13 333倍液.  相似文献   
74.
接种不同污泥启动厌氧氨氧化ASBR反应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ASBR反应器,分别以好氧硝化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为种泥,通过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指标的监测和数据分析、污泥颜色的观察,研究2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的可行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2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均可成功启动;采用好氧硝化污泥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耗时142 d,启动前后污泥颜色变化不大,亚硝酸盐氮浓度超过20 mmol/L会对厌氧氨氧化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厌氧颗粒污泥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耗时249 d,启动前后污泥颜色变化很大,从黑色逐渐变为砖红色,亚硝酸盐氮浓度超过13.4 mmol/L会对厌氧氨氧化产生抑制作用;分别用以上2种污泥启动的厌氧氨氧化ASBR反应器中占优势地位的厌氧氨氧化菌不同.  相似文献   
75.
ABR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相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考察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含硫酸盐有机废水的相分离特性,采用有效容积为32L的五隔室ABR,通过为期132d的启动试验,研究了启动运行过程中各隔室COD和SO24-降解情况、VFA和S2-分布规律及颗粒污泥微生物相变化状况.结果表明,采用低负荷低增幅方式启动,在132d内成功启动ABR并达到稳定,COD和SO24-的负荷分别由1.5kg·(m3·d)-1逐渐提高到3.3kg·(m3·d-1)和由0.07kg·(m3·d-1)逐渐提高到0.18kg·(m3·d-1),COD和SO24-的去除率分别为95%和85%左右.各隔室COD沿程呈递减趋势,其去除主要由第1、4、5隔室完成,SO42-的去除主要由前面三隔室承担,前面三隔室的VFA和S2-浓度较高,到最后两隔室则急剧降低;随负荷的增加,承担COD及SO42-主要去除作用的隔室后移,前面三隔室的VFA和S2-最高点及最后两隔室的VFA和S2-的急剧降低位置也后移;各隔室的微生物经长期运行驯化后表现出良好的种群配合和高度的特异性,具有明显的产酸相与产甲烷相、硫酸盐还原相与硫单质生成相的分离特征.  相似文献   
76.
水热法制备BiVO4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i(NO3)3•5H2O为铋源,NH4VO3为钒源,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BiVO4 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在BiVO4光催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水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通氧量、溶液pH值、双氧水用量及光照强度对糖蜜酒精废水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热产品属于单斜晶系BiVO4,其带隙能为2.398 eV,并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降解经30倍稀释的糖蜜酒精废水,BiVO4添加量为3.0 g•L−1 ,通氧量为120 L•h-1,助氧化剂H2O2添加量为9 %,不改变废水pH值,在400W镝灯离液面11cm照射反应180 min的条件下,糖蜜酒精废水的脱色率为88.60 %,COD去除率为25.84%,而添加5g•L−1的FeSO4•7H2O后其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提高到90.90 %和91.26%。单斜晶型BiVO4晶体的可见光催化糖蜜酒精废水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77.
采用文献调研法比较评价了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生物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渗滤液的水质特征(主要指COD)主要由渗滤液年龄决定,B/C值和渗滤液年龄对COD去除有重要影响。传统生物处理常采用多级组合工艺,渗滤液特性、工艺单元数、水力停留时间和有机负荷率等是影响COD去除的重要参数。近年来,MBR工艺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B/C值较低的老龄渗滤液,MBR工艺可获得更好的COD去除效果,也有利于废水的膜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78.
试验考察了东阿县污水处理厂一期A2/O工艺厌氧池去除有机污染物效能,当进水ρ(COD)为548.3 mg/L时,厌氧池平均去除率达78.7%。同时探讨了几种常见数学模型模拟厌氧池去除有机物规律情况,根据实际工程监测数据确定有机底物降解动力学常数,得出Grau模型、Stover-kincannon模型和改进的Monod模型较适合模拟厌氧池去除有机物的规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79.
酸化液对厌氧释磷好氧吸磷速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序批式试验研究了酸化液对聚磷菌厌氧释磷好氧吸磷速率的影响。同一活性污泥混合液中聚磷菌的释磷潜力相当,混合液中挥发性脂肪酸越多则越有利于激发聚磷菌的释磷潜能。酸化液投加量越大,对应的混合液中聚磷菌的平均释磷速率也越大。当酸化液投加量为30 mg/L(以TOC计)时,聚磷菌的平均释磷速率达0.137 mg/(mg.d),是未投加酸化液工况的3.26倍。聚磷菌厌氧释磷过程中,活性污泥的MLVSS值逐渐增大,而MLSS值却不断减小,这是由聚磷菌释磷反应过程中聚磷颗粒和糖原的消耗,以及PHB的生成而产生的。碳源充足与否,对聚磷菌的平均好氧吸磷速率影响不大,研究各工况中,聚磷菌的平均吸磷速率在0.129~0.160 mg/(mg.d)内。碳源越充足,则聚磷菌在好氧吸磷反应持续的时间越长,因此,具有更强的超量吸磷能力。酸化液投加量为20 mg/L时(以TOC计),聚磷菌在好氧吸磷结束时,出水的SP浓度能减少到0.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80.
Pretreatment of thickened waste activated sludge (TWAS) by combined microwave and alkaline pretreatment (MAP) was studied to improve therm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efficiency. Uniform design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combination of target temperature (110–210°C), microwave holding time (1–51 min), and NaOH dose (0–2.5 g NaOH/g suspended solids (SS)) in terms of their effect on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 (VSS) solubilization. Maximum solubilization ratio (85.1%) of VSS was observed at 210°C with 0.2 g-NaOH/g-SS and 35 min holding time. The effects of 12 different pretreatment methods were investigated in 28 thermophilic batch reactors by monitoring cumulative methane production (CMP). Improvements in methane production in the TWAS we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microwave and alkaline pretreatment of the sludge. The highest CMP was a 27% improvement over the control. In spite of the increase in 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ncentration and the decrease in dewaterability of digested sludge, a semi-continuous thermophilic reactor fed with pretreated TWAS without neutralization (at 170°C with 1 min holding time and 0.05 g NaOH/g SS) was stable and functioned well, with volatile solid (VS) and total chemical oxygen demand (TCOD) reductions of 28% and 18%,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system. Additionally, methane yields (L@STP/g-CODadded, at standard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STP) conditions of 0°C and 101.325 kPa) and (L@STP/g VSadded) increased by 17% and 13%,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rea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