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111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301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通过对某民爆企业废气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该厂废气主要来源于稀硝酸配制产生的硝烟和粉尘、硫化氢、爆炸烟气、硝烟、一甲胺的无组织排放。针对该企业废气排放现状,提出了采用新建硝烟吸收罐对稀硝酸配制过程中产生的硝烟进行吸收处理和拟采用碱液吸收系统对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进行处理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22.
黄斌  舒雅  姚斌 《火灾科学》2016,25(3):140-147
"Z型"中庭自然排烟设计已经在部分高层建筑中实际运用。然而,现有规范对此类设计方法无具体指导性消防安全要求,同时缺乏相关研究。通过在海南某高层建筑中开展全尺寸火灾实验,选取中庭和办公室不同火灾区域和规模,在不同外界风向和风速下,通过监测有毒气体浓度、烟气温度和能见度以及烟气层厚度等参数,研究超过12m的"Z型"高大中庭烟气流动特性及自然排烟效果,并分析其对中庭和人员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建筑采用"Z型"中庭能够有效排出烟气,自然排烟设计合理。所得结论可为消防部门审核该项目提供参考,也为类似高大中庭自然排烟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3.
文章结合《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3847—2005)修订中的重大问题阐述中国在用柴油车排气烟度控制方面的新要求。主要包括:国10以来在用重型柴油车自由加速法的排气烟度限值、国2和国3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烟度水平、排放符合GB18352的压燃式轻型在用车的排气烟度限值、制造厂新生产汽车的烟度检验标准、在用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检测法简介、制定加载减速工况法烟度限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供地方参考的排放限值等。  相似文献   
624.
焦作市郊区公路两侧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焦作市郊区三条公路旁的土壤采样分析,得出了这些路段两侧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污染状况,分析了多环芳烃的种类和来源,通过分析远离公路的土壤对比样,得出汽车尾气排放对公路两侧土壤所造成的污染情况。同时,针对这些污染,提出了一些多环芳烃的防治措施,以期达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道路两侧的土壤所造成的多环芳烃污染。  相似文献   
625.
为研究障碍物对隧道火灾中竖井自然排烟效果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的纵向风速和隧道内障碍物所处的不同位置对隧道及竖井内温度场、流场结构的影响,并根据模拟结果计算竖井排出热量。结果表明:随着火源与障碍物纵向距离的改变,在近火源区域,竖井后方会发生吸穿现象;在中间区域,障碍物后方发生边界层分离,烟气层变厚;在近竖井区域,竖井和负压区的耦合作用使烟气层变薄;排出热量随着纵向风速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临界风速为1.5 m/s。  相似文献   
626.
为量化抽出式通风机及其数量对排烟道与行车道内流量分配的影响,提出1个新的量化指标——通风排烟系统性能系数,即为抽出式与压入式通风机组合功耗与排烟体积流量的比值。为确立通风排烟系统性能系数,依托某过海区间隧道,搭建隧道通风排烟模型实验系统,测定排烟道与行车道所构成的风道内流动参数。结果表明:以吊顶排烟口为镜像面,行车道静压对称分布;对于行车道速度而言,双压二抽表现为对称分布,双压一抽为近对称,双压零抽为偏置分布;偏置分布的排烟道速度出现在双压一抽中,近对称属于双压零抽,对称显现于双压二抽。将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后可知,性能系数最低的是双压零抽两通风机组合。  相似文献   
627.
汽车产业碳达峰目标的确定加速了汽车电动化转型的步伐。随着电动汽车逐年增多,由制动磨损、轮胎与路面磨损、路面扬尘等产生的非尾气排放颗粒物污染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汽车尾气排放颗粒物主要由燃烧产生,位置与形式相对单一;而非尾气排放颗粒物主要由摩擦副摩擦产生,位置分散,成分复杂。虽然电动汽车近年来发展迅猛,并且多年来的尾气排放治理已使得尾气颗粒物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但传统燃油车保有量仍占有绝对优势,在突出和加快非尾气颗粒物排放控制的同时,尾气颗粒物排放依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建议,在延续尾气排放治理经验基础之上,进一步从政策法规、工程技术、交通管理三个方面着眼,多角度协同控制,加强汽车颗粒物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628.
本文主要介绍红外光老化在日系、美系及欧系汽车业的应用情况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629.
王海林  杨涛  聂磊  方莉  张中申  郝郑平 《环境科学》2021,42(12):5574-5584
在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包括汽修业在内的生活源VOCs污染问题开始凸显.通过对我国汽修业的行业整体现状、VOCs排放组分和排放水平进行了梳理分析,在北京实地调研和检测的基础上估算了我国汽修业VOCs整体排放量约为91.02万t;其次,对汽修企业VOCs治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于漆雾前处理而言,组合式干式过滤法最为有效,现阶段VOCs废气治理技术以等离子、UV光解和活性炭吸附等处理方式为主,部分省市吸附处理法占比均超过50%,但更换不及时,去除效率普遍偏低;再次,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修涉VOCs原辅料中VOCs限值要求和我国现有各省市汽修行业VOCs排放标准,中国水性涂料中底漆和面漆VOCs含量限值要求远高于国外,国内汽修行业VOCs排放标准限值以北京、江苏和上海这3个省市最为严格,均为20 mg·m-3.最后,归纳提出了汽修业VOCs整体治理技术路线:对于规模以上汽修企业或区域整体治理而言,现阶段可选择"面漆水性化替代+集中钣喷中心+转轮吸附浓缩-催化燃烧脱附再生"的治理方案,对于较为分散且规模较小的汽修企业,VOCs防治宜采用"面漆水性化替代+活性炭分散吸附-共享式催化燃烧脱附再生"的治理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30.
管件液压成形技术作为汽车零件减重的重要方法之一 ,近几年发展很快 ,国外多个汽车公司已将其应用于管类零件的生产。主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特点 ,国内外应用情况与相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