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67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水中六六六与五氯苯酚的光催化氧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李田  仇雁翎 《环境科学》1996,17(1):24-26
以高压汞灯不光泊,TiO2为催化剂,研究了水中低浓度六六六五与五氯苯酚的光催化氧化。六六六易被光催化氧化,其4种异构体的半衰期十分接近,均在20min左右。PH中性条件下γ六六六的氧化速率较高。六六六光催化氧化存在含氯中物,并可逐渐被氧化去除。五氯苯酚光催化氧化速率明显高于光分解。30min之内五氯苯酚即可完全脱氯。随反应过程的继续,五氯苯酚被氧化成简单的小分子直至完全矿化。该法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  相似文献   
222.
部分苯衍生物对黄瓜种子发芽率的抑制毒性及QSAR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半静态培养法测定了29种苯衍生物对黄瓜种子发芽率的48h抑制毒性,并进行了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苯衍生物对黄瓜种子发芽率的抑制毒性不仅与化合物的疏水性(lgKOW)有关,而且与其分子最低未占轨道能量(ELUMO)有关.  相似文献   
223.
TiO2光催化氧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用或工业用表面活性剂的排放是河流、湖泊和海洋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比较具有代表性.用TiO2光催化其降解具有无毒、快速、矿化彻底、操作成本低、催化剂价廉易得、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就该反应的机理、反应动力学以及影响反应的因素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24.
光电离剂对SBD降解苯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单介质阻挡放电-紫外光电离剂(SBD-UV)协同降解苯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能与等离子体协同作用,促进苯的降解.外施电压较高时,SBD-UV254nm作用效果增大.在9 kV的电压下,SBD-UV254nm可以使苯的降解率和矿化率提高10%左右,结焦率变化不大;外施电压较低时,SBD-UV185nm使苯的降解率、矿化率提高较明显,同时结焦率也有增加.   相似文献   
225.
苯污染地下水系统反硝化菌分布及其净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降解作用是地下水系统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过程中最重要的破坏性衰减机制。在分析中,以我国某受苯污染水源地的地下水系统为对象,研究了该地下水中反硝化菌的分布,筛选出2株土著反硝化菌,通过生物降解实验证明其具有降解苯的能力,同时结合水源地历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首次从地球化学及生物学2个方面说明了该地下水中存在反硝化菌对苯的生物净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地下水中苯自然衰减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6.
本文研制一种新型高分子吸附剂,以丙烯腈、苯乙烯为共聚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在引发剂、致孔剂、分散剂存在下进行致孔悬浮交联共聚,其产物再经高温处理,制成多孔网络碳化树脂;经检测能很好地吸附二氧化硫气体。重点考察了引发剂、致孔剂、分散剂、水油比对该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7.
光催化氧化苯酚中间产物的分析与降解途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光催化氧化法降解苯酚溶液,利用液相色谱对苯酚及其中间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考察了投加H2O2对中间产物浓度变化的影响。根据中间产物的产生情况及浓度变化,推测了苯酚光催化降解的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228.
Holographic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HQSAR) is an emerging QSAR technique with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hologram, which encoded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various molecular fragment types, and the subsequent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 regression analysis. In this paper, the acute toxicity data to the guppy( poecilia reticulata) for a series of 56 substituted benzenes, phenols, aromatic amines and nitro-aromatics were subjected and this resulted in a model with a high predictive ability. The influence of fragment size and fragment distinction parameters on the quality of HQSAR model was investigated. The robustness and predictive ability of the model were also validated by leave-one-out (LOO) cross-validation procedure and external testing data set.  相似文献   
229.
分别采用熔融接枝法和共混法制备聚丙烯(PP)/苯乙烯(St)改性纤维(PP-g-St)和聚丙烯/聚苯乙烯(PS)改性纤维(PP/PS),研究了熔融接枝条件对St接枝率的影响,考察了PP纤维、PP/PS纤维和PP-g-St纤维对纯苯系物和水中乳化、溶解态苯系物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再生后的重复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P熔融接枝St的最优配比为w(St)=9%,w(过氧化二异丙苯)=0.5%,此时St接枝率为4.7%,且能顺利纺丝;相比于PP纤维,PP-g-St纤维和PP/PS纤维对纯苯系物和水中乳化、溶解态苯系物的吸附量显著提高;吸油饱和的PP-g-St纤维和PP/PS纤维通过离心法再生5次后吸附性能再生率仍能够分别达到82.0%和87.6%。  相似文献   
230.
自2013年6月以来,利用Airmo VOC在线分析仪在北京市典型城区开展了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连续观测,选取2014年4个季节中各1个月的苯系物在线数据,分析了其浓度水平、变化特征、光化学反应活性,利用美国环保署(US EPA)提出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开展了有毒有害苯系物物种的健康风险评价,结合来源分析结果,明确北京市应重点控制的苯系物污染来源。研究区观测期间环境空气中16种苯系物的质量浓度为(22.64±16.83)μg·m-3,且具有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的特点,其中BTEX(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质量浓度为(19.27±14.46)μg·m-3,占苯系物浓度水平的41.09%~95.16%。研究区观测期间苯系物质量浓度夜间高于日间,日变化呈V字形,在13:00—15:00时质量浓度低。16种苯系物的臭氧生成潜势(OFP)的范围为66.62~170.67μg·m-3,其中间+对二甲苯、甲苯和邻二甲苯的OFP值相对较大;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的范围为0.71~1.86μg·m-3,其中甲苯、间+对二甲苯和乙苯的SOAFP值相对较大。研究区观测期间6种苯系物(BTEX和苯乙烯)的危害指数在8.19E-03~5.01E-02之间,在4个季节中对暴露人群尚不存在非致癌性风险;而Ⅰ类致癌物质苯的风险值处于7.13E-08~8.13E-06之间,在夏、秋和冬季对研究区暴露人群的人体健康均存在潜在的致癌性风险。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春、秋季苯系物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其中春季还受到溶剂等挥发的影响,夏、冬季苯系物则主要来自于燃煤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