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227篇
基础理论   94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海洋风化溢油鉴别中特殊芳烃标志物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母质来源、沉积环境和成熟度各异的原油样品进行风化模拟实验,并对实验产物进行GC-MS分析,最后基于油气地球化学手段对多环芳烃风化溢油鉴别的可行性、原理、常用指标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油样中同一芳烃生物标志化合物比值参数鼍值问有显著性差异;对同一油样的风化和未风化样品而言,同一烷基化多环芳烃特征比值参数的变异系数为6.51%-17.68%,而成熟度指标的变异系数通常小于8%;芳烃中烷基萘和"三芴"的分布特征、甲基萘指数、甲基菲指数和烷基化多环芳烃同系物的双比率可以作为重风化溢油鉴别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52.
海面溢油样品指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10年7月16日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发生后,在24 h内分别于事故油罐、不同海面厚油膜区域采集原始油样及溢油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通过生物标志物特征比值的变化趋势,对以往溢油鉴别过程中常规生物标志物特征比值进行评价和筛选,并对溢油样品的指纹特征和风化规律进行解析.溢油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不超过24 h的短期风化过程影响下,筛选排除的生物标志物比值均为国标GB/T 21247—2007中建议的nC17/Pr、nC18/Ph特征比值.化学消油剂与生物消油剂的盲目使用,有可能导致溢油指纹特征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53.
采用气浮 -酸化水解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海带工业生产废水。工程实践运行表明 ,该工艺处理效果好 ,运行稳定 ,工程投资省。  相似文献   
354.
采用混凝沉淀 厌氧折流板反应池 两级好氧生化工艺处理毛毯废水。在废水 pH为 4 .6 3— 6 .95、CODCr为96 6— 1990mg/L、BOD5为 2 4 3— 4 97mg/L、SS为 344— 4 36mg/L、色度 4 0 0倍时 ,处理出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该处理技术先进、可靠。  相似文献   
355.
文中通过理论推导说明了BOD5测定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指出,为比较不同废水中可生化降解有机物的多少,测得的BOD5与UBOD(完全生化需氧量)的比值应为0.68左右,在此基础上才能可靠地计算BOD5/COD的值,进而判断废水的可生化性。最后,文中以某工业废水BOD5测定为例,对BOD5测定时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验证说明。  相似文献   
356.
电热原子吸收悬浊液进样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生物胶作为稳定剂,把难溶环境固体样品制备成悬浊液,直接进样测定煤飞灰中的锰,并且利用塞曼背景扣除法,得到了准确的结果。文章找出了日立1808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测定适用条件,原子化温度,生物胶最佳用量范围,比较了不同信号采集方式、不同石墨炉类型造成的差异,并分析了酸度、搅拌、粒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7.
Bioremediation is a proven alternative for remediating petroleum‐impacted soils at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E&P) sites. Monitoring remediation performance can involve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biodegradation resistant compounds such as C3017α(H),21β(H)‐hopane, which requires the use of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y detection (GC/MS). Due to the remoteness of many E&P sites, this technology is not always available, and alternative methods are needed to provide reliabl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petroleum remediation efficiency. This study provides a detaile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lacustrine‐sourced crude oils and a technical basis for mea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bioremediation efforts for soil impacted by those crudes. We show that the novel isoprenoid hydrocarbon botryococcane is relatively stable in lacustrine‐sourced crude oils compared with C3017α(H),21β(H)‐hopane under moderate biodegradation conditions generally observed in field samples. We have also demonstrated that, due to the stability and relatively elevated concentration of botryococcane in lacustrine oils, it can be reliably measured using the more cost‐effective and available GC/FID methodology, and thereby be used to monitor the progress of ongoing soil bioremediation activities at remote sites.  相似文献   
358.
为了探讨壬基酚和辛基酚对大鼠体内(5-HT)代谢的影响,为壬基酚和辛基酚暴露标志物的鉴定提供依据.选取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壬基酚、辛基酚及其联合染毒低剂量组(50 mg·kg-1·d-1),壬基酚、辛基酚及其联合染毒高剂量组(150 mg·kg-1·d-1),每组5只,连续7d灌胃染毒,建立染毒动物模型.灌胃次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各组大鼠尿液中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表明,染毒组大鼠尿液中5-HT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剂量染毒组大鼠尿液中5-HT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低剂量染毒组(p<0.01);染毒第7天大鼠尿液中5-HT浓度均显著高于其染毒第3天(p<0 01)尿液中5-HT浓度随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有剂量-毒性效应和时间-毒性效应关系;尿液5-HT可作为评估壬基酚和辛基酚暴露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应用于大规模人群暴露风险的监测.  相似文献   
359.
Introduction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areofgreatsignificancetotheworkingofanyaquaticecosystem.Inmostcases,thechemicalproper...  相似文献   
360.
根据啤酒生产废水产生源分析,啤酒生产废水中主要污染因子COD浓度约为2250mg/L,其BOD:COD比值一般在0.67-0.8之间,大于0。3,具有良好的生化性。针对废水这一特点,提出了采用CASS法处理该啤酒生产污水,结果表明该治理工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可实现啤酒生产废水达标排放,处理后该啤酒废水达到DB21-60-89《辽宁省污水与废气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