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66篇 |
免费 | 893篇 |
国内免费 | 479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15篇 |
废物处理 | 500篇 |
环保管理 | 995篇 |
综合类 | 7461篇 |
基础理论 | 1266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2390篇 |
评价与监测 | 344篇 |
社会与环境 | 207篇 |
灾害及防治 | 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230篇 |
2022年 | 356篇 |
2021年 | 489篇 |
2020年 | 444篇 |
2019年 | 436篇 |
2018年 | 423篇 |
2017年 | 487篇 |
2016年 | 613篇 |
2015年 | 639篇 |
2014年 | 691篇 |
2013年 | 809篇 |
2012年 | 920篇 |
2011年 | 884篇 |
2010年 | 683篇 |
2009年 | 695篇 |
2008年 | 521篇 |
2007年 | 831篇 |
2006年 | 765篇 |
2005年 | 552篇 |
2004年 | 460篇 |
2003年 | 409篇 |
2002年 | 333篇 |
2001年 | 288篇 |
2000年 | 259篇 |
1999年 | 217篇 |
1998年 | 151篇 |
1997年 | 132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94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1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5篇 |
1976年 | 3篇 |
1974年 | 7篇 |
1973年 | 4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锌铝助剂,该助剂于700℃焙烧后与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进行机械混合,制得混合催化剂;在FCC烟气工业模拟装置上考察混合催化剂的脱硫活性,用混合催化剂的脱硫活性来反映锌铝助剂的脱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锌质量分数为10%的锌铝助剂的脱硫活性最佳,脱硫率达62.5%。采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对锌铝助剂的脱硫机理进行了研究,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弱的L酸中心有利于锌铝助剂脱硫,XRD分析结果表明,锌铝助剂在锌铝尖晶石结构尚未完全形成时,存在较多的晶格缺陷,能够有效地吸附烟气中的SOx,将其转化为H2S。 相似文献
82.
沸石联合微生物固定化去除微污染水体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沸石联合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微生物固定化,通过静态实验.考察了不同粒径沸石及不同组分固定化方法对沸石联合微生物固定化去除氨氮的影响;通过动态实验,考察了沸石联合微生物固定化去除微污染水体中低浓度氨氮的机制.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经过16 d的驯化,氨氮去除率为90%以上;沸石吸附氨氮为快速吸附,粒径<0.5 mm的沸石的吸附容量明显大于其他粒径的沸石;不同组分固定化小球对氨氮的去除效率不同,各组分均有贡献,吸附容量依次为:沸石固定化小球>沸石联合微生物固定化小球>微生物固定化小球;沸石联合微生物固定化去除微污染水体中低浓度氨氮可分为4个阶段,即沸石吸附阶段、吸附饱和及微生物适应阶段、硝化作用明显加强和沸石部分再生阶段、微生物作用良好和沸石进一步再生阶段,最终沸石吸附与生物再生处于良好的动态平衡中,氨氮去除率达到60%左右. 相似文献
83.
84.
沸石改性及其去除水中氨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通过实验研究了沸石改性条件及其对水中氨氮吸附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改性与无机酸改性不能显著提高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量。利用NaOH改性的最佳浓度为1 mol/L,此条件下对氨氮吸附量可提高到650.68 mg/kg,为天然沸石的2.82倍。利用无机盐改性时,对氨氮吸附效果最好的是NaCl改性沸石,其次为KCl改性沸石与CaCl2改性沸石。随着NaCl溶液浓度和改性时间的增加,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量显著增加,可达天然沸石的3~4倍;在NaCl浓度为150 g/L与改性时间为18 h条件下,改性沸石对氨氮吸附量可达887.35 mg/kg,为天然沸石的3.84倍。 相似文献
85.
红萍净化水产养殖水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红萍(Azolla)对富营养化水产养殖水体进行净化研究。结果表明,红萍能显著增加水体中的DO,增氧幅度随流量在16.88%~70.46%之间变化,随着养殖水体流经的层数增多或者处理的时间延长,红萍对水体的增氧量加大,水中DO最终趋向一个常数值K;同时,红萍对水体中的NH3-N和TP都有明显的去除效果,NH3-N去除率随流量在9.86%~38.90%间波动,TP的去除率则随流量的变化在5.80%~38.43%之间波动。可见,红萍是净化水质的良好材料,能有效改善水产养殖水环境。利用红萍净化水体将为解决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的瓶颈提供新途径,实现水产养殖用水的封闭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86.
聚合氯化铝铁去除微污染水体中藻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聚合氯化铝铁(PAFC)为絮凝剂,H2O2为预氧化剂,用正交实验研究了PAFC处理微污染水体中藻类和降低浊度,得出正交实验中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及对除藻和除浊度的影响,研究表明,ρPAFC是影响除藻和除浊度的重要因素.在最佳处理条件,即ρPAFC为20 mg/L,ρH2O2为6 mg/L,pH为7,搅拌时间为4 min,能使水体中藻细胞街度从9.4×107 cells/L降至3.16×106 cells/L,除藻率为96.6%,浊度降至0.70 NTU,除浊度率达93.0%. 相似文献
87.
硝酸盐对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厌氧/缺氧间歇反应器内考察了硝酸盐进水浓度及进水方式对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氧阶段,反硝化除磷菌(DPBs)可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当硝酸盐浓度较低时,DPBs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吸磷。进水COD浓度为220 mg/L,正磷浓度为6.8 mg/L,硝酸盐初始浓度为26 mg/L时,系统达到最佳脱氮除磷效果,期间亚硝酸盐浓度积累至10.71 mg/L。采用连续流投加硝酸盐的方式更利于氮磷的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88.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DAT-IAT工艺和A/DAT-IA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常规指标去除和生态毒理指标削减的最优运行条件。结果表明,在正交试验的同一工艺中,COD去除最优运行条件的出水COD值优于生态毒性削减最优运行条件的出水COD值,但前者出水的生态毒性较大。由于厌氧池的水解酸化作用,A/DAT-IAT工艺对COD和生态毒性的处理效果均优于DAT-IAT工艺,并且回流总能耗低于DAT-IAT工艺,但是出水COD仍不达标。为了降低进入工艺的COD的总量,以絮凝沉淀做为预处理工艺,并采用Al残留量最小的絮凝剂投药量以降低出水中残留Al带来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在COD去除最优运行条件下,具有絮凝预处理的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优于没有絮凝预处理的工艺。絮凝-A/DAT-IAT工艺在COD去除最优运行条件下出水COD为104.46 mg/L,满足排放标准。在毒性削减最优运行条件下,具有絮凝预处理的工艺的出水生态毒性有所上升,但是污染物的总量得到了大幅削减。絮凝-A/DAT-IAT工艺与DAT-IAT工艺相比,在污染物去除效率得到大幅增加的同时,生态毒性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89.
微曝气Fenton氧化法处理模拟双酚A废水的效果及其生物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微曝气Fenton氧化法关键工艺参数对模拟双酚A(BPA)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从活性污泥性质和污染物去除率两方面,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 MBR)对微曝气Fenton氧化法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为实现BPA废水的生物处理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初始pH值、反应时间、H2O2/COD(质量浓度比)、H2O2/Fe2+ (摩尔浓度比)、反应温度及曝气量均对预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在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70%,BOD/COD值则由原废水的0.02提高到0.50以上。MBR处理上述出水的结果表明,经微曝气Fenton氧化处理BPA的废水,可较好地适应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90.
反渗透处理稀土氨氮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稀土冶炼厂排放的碳铵沉淀洗涤废水的水质情况,采用NH4Cl和 NaCl模拟废水进行了反渗透可行性对比实验。模拟实验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反渗透对NaCl 较NH4Cl 有着更高的去除率,而NH4Cl 相对NaCl则有着更高的产水速率。实际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在恒定操作压力范围内回收率为65%的条件下,NH4Cl浓度为2.85 g/L的碳铵沉淀洗涤废水经反渗透处理其NH4Cl去除率为77.3%,可作为氨氮废水的预处理。对该废水处理成本进行了分析,得出其约为2.7元/m3,比相近浓度氨氮废水的氨吹脱处理成本节省约26%。 相似文献